快捷入口: 资讯 | 资源

追寻华夏正声

河南博物院在无形文化遗产方面的新探索

来源:河南博物院 来源作者: 编辑人: 发布时间:2005-01-11 08:00:00

5、瑟
瑟与琴是起源很早的弹弦乐器。由于北方气候、土质等问题,丝竹类乐器几乎不可能留存至今,但有关中原琴瑟的文献记载,证实周许多著名的琴师均出自中原。师旷、师襄、师文等,都以非凡的音乐才能、高超的演奏技巧、“内得于心、外应于器”的丰富的音乐内心世界,为后代琴家学者所敬仰。
为了复制久己失传困的古乐器——瑟,我们从固始侯古堆和信阳长台关大墓中出土的12架瑟中,选取长台关M2:177号瑟与M1的锦瑟为蓝本进行复制,追求原始的制作方法与纹饰特征。关于25弦瑟转调问题,经过丁承运教授多年的探索,也得到了比较圆满的解决,采用五声音阶定弦,分设上下两排弦码,构成相差小二度的两个调,在不移动弦码的情况下,可以较方便地转调。
瑟的音色类似古筝,但高音较古筝更加铿锵有力,而低音比古筝更为浑厚。我们在瑟的演奏上借鉴了古筝的一些手法,但力求纯朴、自然,不加过多修饰,同时又参照了有关的文史图片资料,依据瑟码排列特点,创制了双手前后勾弹的独特技法。
6、排萧
两周时期的排萧出土资料仅四处,除曾侯乙墓外,其余三处均在河南。河南出土的上古排萧,有竹、骨、石三种质地。渐川下寺楚墓出土的石排萧,三角形翼状,以整块石料制成十三个长短不等的编管,管壁最薄处仅一毫米。其精确的音律排列与令人叹为观止的做工,证明了两千多年前中国音乐高超的艺术水平。
排萧音色空灵,别具魅力,其编管数目不定,从十三管至二十多管不等,音域可跨跃三个八度,令笛、策类吹管乐器望尘莫及。可惜,排萧在其传承的过程中,逐渐衰落,以致今天仍有许多人不知其为何物。经过华夏古乐团演奏员的反复琢磨,现已基本掌握了排萧的吹奏方法,并用于演出实践,许多观众对此乐器亦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7、陶埙
埙是中国特有的闭口气振吹奏乐器,早在七千年前就已出现。安阳殷墟出土的陶埙,平底卵形,有五个按音孔,基本代表了埙的主流形制。
埙的音色醇厚质朴“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我们在演出中使用的陶埙复制件,总体上保持了殷埙的风格,将原有的五个按音孔扩充为八个,并按人体工学结构,进行重新排列,不仅拓展了音域,而且使其演奏性能得到了发展。
钟、磐、琴、瑟、萧、管在上古所扮演的角色,除了自身器乐功能外,更主要的,还是其作为贵族礼乐文化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我们在日常的展演活动中,力求将潜藏在每一件古乐器上的历史钩沉,都尽可能地传达给观众。
四、千古不变的艺术生命——延续与探索
音乐文物的复原与研究,是考古与古音乐、古文献、古律学、古代服饰以及文物修复、保护、冶铸等广泛领域的全面合作,是无形与有形文化遗产的多角度融汇贯通,是用传统文化因素创造出一个传统展示的真实氛围,以此可推动博物馆陈列领域中多学科的综合展示研究的拓展。
1.乐器配置
古乐复原要在丰富的考古与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尽可能多地还其历史本来面目。上古时期,音乐常常用来作为礼制的载体。社会等级决定着其乐队在器乐的类别、各类乐器的位置、以及数量多寡上的不同。但也存在着地域、时代和对礼制的遵循程度等多种变数。在乐队人员编制上,我们以十五人的小型乐队为主,将打击乐的钟、磐、鼓与吹管乐笙、坡、排策、丝弦乐的琴、瑟等结合,根据不同乐曲需要,参考当时墓葬中出土的原始情况进行配置。
2.乐曲开发
流传下来的中国传统乐谱除了大量古琴谱外,还有包括燕乐减字谱、古代工尺谱、唐敦煌琵琶谱在内的三十余种古乐谱,对这些乐谱的译读、编配、排演,是改变中国音乐史无声现状的关键。由于能力有限,我们目前仅对部分古琴谱和传统工尺谱进行了编译编配,所选乐曲与中原文化都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其中,《神人畅》 (载《西麓堂琴统》〉由丁承运教授打谱解译,此曲愿意是表达舜帝祭祀天地时载歌载舞的情景,曲调苍古雄健,带有史前乐舞淳朴自然之风;《小雅一鹿鸣》、《小雅一鹤鸣》、《卫风一泯澳》、《秦风一兼葭》、《陈风一月出》、《邶风一击鼓》 (均出自《诗经乐谱》〉是我们对工尺谱解译编配的一种初步尝试:《商颂一玄鸟》、《葛天氏之乐一奋五谷》则是武汉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高鸿祥先生为华夏古乐团量身打造的创作乐曲,既化古人之意,又富时代气息,令人耳目一新。之所以在初期便进行多角度的尝试,也是出于我们对华夏古乐学术性与艺术性的综合考虑。
3.服饰开发
演奏员的演出服饰直接关系到一个乐队专题音乐时代特征的凸现,同时也是博物馆展演的需要。服饰文化与音乐艺术一起,共同构筑了一种综合文化形态。我们根据信阳长台关战国早期墓中彩绘木俑的服饰,设计了演奏员的演出服装。春秋战国时期,中原一带佩玉盛行,人们用玉来代表对美好人生的追求。我们特地以组合玉佩的考古资料为依据,在具有中原特色的右枉直裙深衣上加饰佩玉,构成一道上古中原服饰亮丽的风景线。另外,女性的发型参考了光山县黄国国君孟姬夫人的发饰,而男性的冠式叫玄冠,是先秦贵族出行、宴宾、交往时所戴的礼仪首服。如此考究的服饰与配饰组合,就目前来说,在中国古乐表演团体中也是不多见的。
4.展演模式
除了日常的固定展演外,我们曾于2001年5月1日至7日河南博物院建院三周年之际,聘请河南艺术研究所所长方可杰博士为艺术总监,排演了以《诗经》为主题的“中原古风一一诗经吟诵音乐会”,一时好评如潮,许多文博界和音乐界的专家学者在观看后都给予高度赞扬,首先肯定这台音乐会在学术性和艺术性方面所具有的开拓性意义,同时又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同年10月1日至7日,时值国庆、中秋双节之际,我们本着雅俗共赏的目的,排演了“华夏月明一一中秋古乐欣赏会”,不仅排演了大众所熟悉的《月儿高》、《关山月》、《春江花月夜》等乐曲,还首次将骨笛独奏搬上了华夏古乐的舞台,演奏了由本团王歌扬同志根据河南地方古民歌编创的骨笛曲《击壤》,以生动的音乐语汇,表现黄河流域的先民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用骨笛吹响中华文明最初的乐歌。
今年,我们首次灌制了CD唱盘,包括若干首有关《诗经》的乐曲和以往演出的一些经典曲目,而首张介绍华夏古乐的VCD也在后期制作当中。在我们的计划里,还将不断推出新的、好的作品。
一种无形的文化成果,转而为有形有声的音乐生命体,这个复原过程实际上也是创造过程。这种创造引导观众心感身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对于我们从事的这项工作,也开始赋予不同寻常的意义。然而,一项事业需要许多人的共同合作,并献身其中。在发展事业的过程中,我们遇到了很大的困难,也有许多困惑。现在,华夏古乐团面临着严重的人才危机,这也是目前众多无形文化遗产所面临的共同难题。我们希望能够有幸参加国际博协的这次大会,带着这个问题以及文章中没有反映出来的许多问题,向与会的专家们求教。

   

下一篇 追寻华夏正声

公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