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入口: 资讯 | 资源

薪尽火传——寻找中原音乐创造者的足迹(2)

来源: 来源作者:李宏 编辑人: 发布时间:2005-01-11 12:00:00

两周时期的排箫出土资料仅四处,除曾侯乙墓外,三处都在河南,即商末周初的鹿邑长子口墓的大小相次的骨质排箫五件,春秋时期信阳光山黄君孟墓出土的竹管排箫和淅川下寺的13管石质排箫,三种质地的箫管,音质各有千秋。“文以琴瑟.动以干戚.饰以羽旄.从以箫管”《礼记•乐记》,钟磬琴瑟箫管在上古所扮演的角色,除了自身器乐功能外,更主要的,还是其作为贵族礼乐文化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
中原乐音有着如此久远的源渊,在两周时期,中原正声被视为正统的王室音乐之源头。在中国第一部乐歌总集诗经中,被称为二雅的宫庭音乐实际上称大夏小夏,这是周祖述夏人,视中原传统为王室正统音乐的因由。诗言志、歌咏声。上古时期,士人与贵族在交往中,常常是赋诗言志和献诗陈志,有诗来婉转表达自己的意志与情感。一部诗经,可歌、可弦、可舞、可诵。史记曾有“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的记载。在最近上海博物馆新发现的战国竹简有7 枚记载诗曲的音调竹简中,记载了我国古代唱诗时乐器伴奏的四声和九个音调。如宫音有宫穆、宫、宫讦、宫祝,其他的商、徵、羽音之前后也都附有这样的前缀字或后缀字,这表明当时人们对音调已经相当“规范化”。且这些音调经测定,与现代音调相差无几。
诗经成书时间上下绵延五百多年,作者来自黄河流域广袤的大地。一部诗经,可歌、可弦、可舞、可诵。史记曾有“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的记载。而孔子学琴于师襄,师襄是中原卫国人。在诗经的风、雅、颂三类诗歌中,国风是黄河流域十五个诸侯国的民间歌乐,其中九国的歌诗自河南及河南周边地区。周南、召南,周与召的分界处就在河南的三门峡;鄘、邶、卫三国均在河南的安阳、淇县、汲县、开封、中牟;王风来自今天的洛阳、孟县、沁阳、偃师、巩县等地;而郑风和桧风就在新郑、郑州、荥阳、密县;陈风取材于豫东的淮阳一带。两周音乐音声虽已消泯,但我们可以从这部乐歌总集中,在大量出土的两周音乐文物中,找到这股音乐的潜流。
我们目前所做的华夏古乐复原与研究工作,只是进行了计划中的第一步,即先秦以前音乐文物的复原。相对于中原漫长的音乐进程来,等于是刚刚涉足长河之源头。而中原还有众多历代的音乐考古和文物复原的科研项目亟待开发。两汉时期的中原,是百川汇流的中心,在河南出土的大量汉画像砖、石、壁画中,舞乐百戏的题材占有相当的比重。在承三代音乐的基础上,有更多的形象资料可供参考。不同规模的乐队,丰富多样的乐器,纷繁复杂的演奏方式。我们在画像石刻中,可以找到旧有和新出现的乐器和演奏方法,可以从如痴如醉的乐手形态中探索汉乐的节奏和旋律特点,可以从不同姿态的长袖舞女形象中建构完整的舞蹈动作序列。
汉魏乐府对民间音乐的整理和传播,对保留大量传统曲目和建立完整的音乐理论,起了重要作用。随着中原与西北异域少数民族的交往,一种新鲜的音乐因素注入了古老中原的文化肌体中。考古发现中的河南汉唐乐舞中,胡人乐舞最早见于河南出土的北朝。在汉唐陶塑中,乐舞俑带来古乐复原的每一手资料。琴瑟的指法、器乐的组合、演员的服饰隋代安阳张盛墓所出坐部伎,一组八件,八个跽坐演奏的乐女手中分持曲项和直项琵琶、五弦、竖箜篌、横笛、钹、排萧、觱篥。新唐书、礼乐志》言:“堂上立奏,谓之立部伎,堂上坐奏,谓之坐部伎。”这种小型的室内演出,是古代宴乐的一种形式,起于周代,隋代已经成熟,至唐代更加完美。
唐代乐舞的美在于它汇拢了各国舞蹈的精华,以炉火纯青的技艺表达诗一般深遂优美的意境,随着各国艺术家大量涌入,箜篌、琵琶等胡乐传入中国。来自西域的胡腾舞、胡旋舞也风靡一时。唐王朝在隋以来的宫廷“七部乐”基础上,编排增补的“十部乐”,就是以国名、地名为乐部名称的音乐大全。中原的唐代民间与宫廷舞乐在内外乐舞风潮中呈现出绚丽多姿与青春朝气。“《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来。”霓裳羽衣曲作为隋唐时的民族交响乐曲,无疑代表唐代音乐歌舞的最高成就。唐代墓葬所出大量的彩绘和三彩乐俑,显示出盛唐乐舞的普及程度。
逮至宋元明清,宫庭音乐逐渐走向市井,一时“万家竞奏新声”,开封作为北宋之都,作为娱乐场所的瓦舍、勾栏遍布汴梁四城,宋太宗与徽宗嗜琴如命,音乐论著向纵深发展。为近代民族音乐奠定的丰厚的基础。明代郑王世子朱载育,十四年潜心研究,创造了“十二平均律”,对欧洲和近代的音乐造成了有力的影响。这位世界音乐与律学巨匠,就植根于中原音乐文化的沃土中。
中原音乐考古的历史,凝聚着无数先民心灵的和声。为使这些历史遗存真正成为我们全社会的财富。在真实的历史氛围中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使现实与历史文明的对话在博物院中得以实现。使华夏民族沉寂数千年的乐声重新复活,博物院的科研人员与全国知名的音乐考古、乐律学家密切合作。成立了河南博物院华夏古乐团,特别邀请全国知名的音乐考古和文物复原专家,对上古的乐器、曲谱、服饰等进行了全方位的研究与复制。先期复制上古打击乐器编钟、编磬、鼓,吹管乐器骨笛、埙、石排箫、笙,丝弦乐器瑟、琴、筝等,努力保持古代音乐中“八音”的奇特配置。从上古流传下来的古代琴谱中编译配置带有浓厚中原特色的古曲,演奏人员的服饰发型也都可以从上古出土的实物和绘彩俑中找到出处。
以史作证,以物为鉴。当沉默二千多年的古老的华夏音乐之声再次在河南博物院响起,我们才真正开始了与华夏祖先心灵的相通。

公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