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入口: 资讯 | 资源

【“味道河南”长垣篇】一份被浓缩的简历

来源:大河网-河南商报 来源作者:马红丽 编辑人:荆书剑 发布时间:2013-12-27 11:08:16

在业内,他是一个颇有争议的人。他带领他的团队频频亮相于国际各大美食节,获奖无数;他本人也经常应邀出席国内外各大讲坛、论坛,逢坛必宣讲豫菜和豫菜复兴。于是,有人赞赏,有人不屑。赞赏者认为他这种高调的做派很好地解读了当代厨师的新风尚;不喜欢的人则认为他过于张扬,不够内敛和传统。

这位始终处在争议中,却始终我行我素的长垣厨师,就是中国烹饪大师、世界中国烹饪联合会国际评委、郑州市政协委员、阿五美食创始人樊胜武。

寻找不一样的樊胜武

这期的稿子写得特纠结。

纠结一:年底了,同城各媒体都在搞评选“神马”的,于是,樊胜武以及“阿五美食”的成功故事再次席卷全城。

纠结二:做美食记者第一天,当时的河南省餐饮与饭店行业协会秘书长张海林就告诉我,咱们圈里现在做得最好的豫菜企业就是“阿五美食”。那一年年底,“阿五美食”荣登“中国餐饮百强”,是当时河南餐饮企业唯一登上全国百强的企业,也是唯一的豫菜品牌。我写的第一篇行业稿件就是樊胜武与他的“阿五美食”。

无论是樊胜武本人还是“阿五美食”的成功史,都已经被我以及我的同行们报道了无数次。翻翻纸媒或者扒拉一下新媒体的网页,除了樊胜武的照片不一样外,其他基本是雷同的故事、相似的情景。

我不愿重复,我认为那不仅是对我自己和职业的不尊重,还是对受访者的不敬。于是,就在这种纠结中,我采写、准备了一个多月,我试图找到一个不一样的樊胜武。

长垣名人樊胜武

在长垣,樊胜武有着非常高的知名度。

比如,我和他一起参观长垣县中国烹饪文化博物馆,当讲解员知道正在后面指点江山的来宾就是樊胜武时,这个年轻的女孩子就像见到明星一般,抓住我的胳膊不停摇晃:天哪,他就是樊胜武?

我对她的反应表示诧异,就问:“怎么啦?”她说:“我们长垣人没有几个不知道樊胜武的。他做得很成功,是我们长垣的骄傲。”

想想也是。

一个出生农家的长垣籍厨师,既没靠任何权力,也没靠家族的财富传承,靠着骨子里敢闯爱拼、不服输的草根精神,靠着一身过硬的烹饪手艺,成为他那个领域的领军人物,确实值得长垣人骄傲。

被浓缩的简历

这是一份被我浓缩的简历,也是一份足以令长垣人为他骄傲的简历:

1999年,29岁的樊胜武成为国际饭店的行政总厨,也是当时河南省内最年轻的五星级饭店的行政总厨。这年年底,因为表现出色,他的年薪上升到了6位数。

2004年,正值业务巅峰的樊胜武从郑州建业路上一间180平方米的阿五豫菜馆起家,打拼出了如今阿五美食、厨乡美食以及中和会等多品牌、连锁化的餐饮企业,并先后在河南、河北、山东、北京、澳大利亚等国内外开设了数十家连锁店,成为河南餐饮企业最具代表性的一面旗帜。

如果说,当年,国宝级大师侯瑞轩是传统长垣籍厨师的缩影,那么,樊胜武则是当代长垣籍厨师的缩影。从他身上,更可以管中窥豹目前活跃在全国26个省份和世界46个国家和地区、3万多名长垣籍厨师的成长轨迹。

在传统与现代中穿行的他

关于“阿五美食”,我想放在郑州市场篇来做,本期见证、放大的只是中国烹饪大师、世界中国烹饪联合会国际评委、郑州市政协委员、阿五美食创始人樊胜武的几个生活小片段。

因为,我始终认为,一个企业的发展轨迹跟这个企业的掌门人是有直接甚至是决定性关系的,掌门人的思维方式、人生观、价值观乃至行为方式都会影响企业的命运。

片段1:孝

由于品牌影响力逐渐增大,樊胜武的社会活动也越来越多,他的行程表目前已经排到了2014年的3月份。

回到郑州的第一件事,是去看85岁的妈妈,吃一顿妈妈亲手做的饭;每年,陪妈妈出去旅游一次。无论多忙,樊胜武交给妈妈的这些时间都不会更改。他还喜欢把妈妈做的饭菜、与妈妈的合影发在微信朋友圈里,为此招惹了不少朋友的羡慕嫉妒恨。他的铁杆兄弟,也是长垣籍厨师顿玉松对他这一类的微信除了点很多赞以外,还会发N个、有时候看都看不下去的感叹号。但顿玉松强调,他是真心被“五哥”的孝行感动。

因为重孝道,所以樊胜武考量朋友、员工的标准时,有时候会拿“孝”说事儿:一个人如果连自己的父母都不孝顺,还怎能干好其他的事儿并让人信任呢?

去年,是樊胜武父亲去世10周年。有着10余年军龄的父亲,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获得过解放勋章;转业时,为了响应国家支农号召,父亲主动放弃进城指标,回原籍带领乡亲参加新农村建设。为了纪念父亲平凡而又伟大的一生,樊胜武为父亲出了一本书,书名是《英雄一生》。

樊胜武说,这本书既是对父亲的缅怀,也是对自己的提醒:“父亲在世时,总是说吃亏是福。以前不懂,直到后来自己一人闯荡江湖,才理解了吃亏是福、厚德载物的真正含义。我觉得这应该是做人、做事的信条之一吧,所以,后来我把‘吃亏是福’这句话写到了企业文化里。我觉得这也是我对父亲尽孝的方式之一。”

片段2:信

今年8月份,在一次会议中,我跟樊胜武无意中聊起要去信阳采访的事儿。当时樊胜武随口说他们过些时候也要去信阳,可以捎上我。

但我以为他只是随口那么一说,并没放在心上。没想到半个多月后的一天,忽然接到樊胜武的电话,才知道,他一直记得他这个随口一诺。

这让我有点小惊诧,原因是我知道他确实很忙,随口一说,忘了原本也是正常现象。更何况,现在经常这样随口一说的人多了去了。

在郑州,樊胜武有不少好朋友、球友,朋友们交代的事情,或者在闲聊中发现谁有什么需要帮忙的,他都会放在心上。

樊胜武说,小时候家穷,没上过几年学,但教书先生在启蒙课上曾说过一句话:人无信则不立。现在想想,这话真对。出来混的,有情、有义、有担当,才会有朋友,人若无信,还能交到朋友吗?做企业其实有时候就是在延续你的为人。你的人脉有多广,你的情商有多高,你的企业就能走多远。

片段3:仁

平心而论,樊胜武绝对是那种追求完美,甚至对完美有点苛求的人。

跟他一起吃饭,他会对菜品品质挑个没完,如水放少了,肉滑得不够嫩;跟不上他跳跃式的思维节奏和反应速度,他就会对你一边批评、一边啰嗦得没完没了,当时你就会彻底理解《大话西游》里周星驰的痛苦了。

但同时他又特别心软。比如听说由于一件小事而耽误了别家公司一位员工的饭碗,他会特别内疚。第二天,他就会安排那位员工来自己公司上班。朋友说他心软,他就回了这么一句话:上留天下留地,做人要给自己留有余地。

樊胜武的助理刘斌,大学毕业后就在阿五美食工作,至今已经7个年头了。像刘斌这样在阿五美食一待就是六七年甚至更长的管理人员,占了60%以上。

报社一位同事听到这个数据时,跟我说了这样一番话:“员工能在一家企业做这么长时间,有这样的忠诚度,两个原因最重要:一是说明这家企业发展得不错,并还有更加壮大的可能性;二是这家企业的老板做人、做事,肯定比较厚道、仁义。”

片段4:智

杨新林,是一家橱柜公司的董事长,跟樊胜武是好朋友、球友。他今年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教会五哥玩微信,是我今年最后悔的一件事儿。”

其实这是一句调侃的话。因为杨新林发现自从教会樊同学玩微信后,樊同学对微信的忠诚度和热爱度远远超出了自己的预期,不管到什么地方座谈,哪怕跟朋友吃顿饭、打场羽毛球,他都要拍照微一下。以至于现在跟他吃饭,小伙伴们都会主动等他先拍照微一下。

不仅是微信,樊胜武对一切新鲜事物都很敏感、很好奇。但这并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当他发现新鲜事物后,会马上把这些新鲜事物引用到他的思考程序中,并付诸实施。

比如在业内独领风骚的阿五厨艺绝技表演团,比如他新近提出的即食中餐概念,比如明年3月份他们的十周年庆典思路,比如他经常在微信圈里做的微信营销等。他的一位曾经的对手、如今的铁哥们这样告诉我:“这个长垣人身上有着突出的长垣品质,坚毅、执着、精明,但这还不是最能成就他的原因。其实他最大的优势是善于学习、善于思考,能够遵循传统但并不囿于传统,并且有敢于打破传统的创新意识、勇气和担当。这点也是他有可能超越前辈的最大优势。”

记者手记

如果说《味道河南·长垣篇》前两期是长垣的前世,那么,本期就是长垣的今生,也就是长垣的收篇了。

长垣的前世曾出现那么多泰斗,那么,长垣的今生也必须要有一位能够代表当代“厨师经济”水准的典型人物。所以,我选择了樊胜武。

中国烹饪大师、煜丰美食董事长顿玉松也是长垣人。他跟樊胜武是同乡,还是烹饪学校的同学,一起在郑州打拼,既是竞争对手,又是铁哥们。我跟顿玉松也是相识多年的朋友,但是在选择长垣今生的代表人物时,我放弃了顿玉松。

担心这个选择会影响我跟顿同学之间的情分,便提前给他打了个电话。谁知,顿同学在电话那头儿把我臭骂一顿,他说:“你太小看你老哥我了。目前能够代表长垣厨师的人只有樊胜武;能够把企业做到品牌效应,做到广而告之程度的,也只有樊胜武。”

其实,在梳理长垣“厨师经济”的过程中,我一直想找到一条长垣籍厨师之所以能够形成一股强大气场的脉络。因为我认为,一方地域之所以能够形成某种集体现象,绝不是偶然的。但每每快要接近我要寻找的真相时,这条脉络又变得看不见摸不着了。顿同学的这个电话再次提醒了我,长垣跟儒家的亲密关系:孔圣人曾在这里讲过学;孔圣人的好朋友、卫国大夫邑人蘧伯玉,是长垣伯玉村人,当时以贤孝闻名全国;孔子的学生子路事亲至孝,是长垣有史书记载的第一任县令。

慕忠从善,教化服理。这个脉络现在明晰了。

公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