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入口: 资讯 | 资源

拓展融合,让创意和设计深入产业核心

来源:中国文化报 来源作者:程丽仙 编辑人:荆书剑 发布时间:2014-03-26 11:07:45

3月21日,在印发《文化部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的第二天,文化产业司主持召开了研讨会,邀请业内专家和企业代表,就如何贯彻好、落实好、执行好国务院文件的精神,在产业融合发展新形势下对文化产业的工作思路和发展方向进行了研讨。

部委特征与整体意识并重

“这两个文件出得非常及时,也很有针对性,是对十八届三中全会整体深化改革和市场导向精神的贯彻。”清华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熊澄宇这样表述对两个《意见》的看法,并指出了《实施意见》的鲜明特点:首先,它从文化部的主管领域和行政职能的角度找到了自己的承接点,根据部委特征进行布局;其次,在创意设计业、动漫游戏业、演艺娱乐业、艺术品业和工艺美术业之外,对每一个不属文化部管辖但有交叉的产业门类,在如何推动、如何拓展等问题上进行了细化。“可以说,《实施意见》既体现了部委特征,又体现了整体意识。”

“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标志着中国文化产业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文化教研部主任祁述裕说,“原来我们讨论文化产业,都是从文化产业的具体行业单独去谈,但今天,我们所谈的文化产业已经远远超出文化产业本身,我们是在谈文化产业与制造业、农业、旅游业甚至城镇化发展等领域的关系,这是一个全新的视角,文化产业也因此有了全新的内涵。”

在文化部文化产业司司长刘玉珠看来,好的政策要能落地,要能让管理者拿到文件后知道找谁去办事。“为此,文化部向中央及有关部门先后提出了政策意见和建议,希望解决多年来困扰文化产业界特别是文化企业的各种难题,如税收、土地、知识产权保护、市场秩序等。”刘玉珠表示,如何落实《若干意见》将是文化部今年及之后几年在文化产业方面的主要工作任务,“一分部署”还需“九分落实”,《实施意见》在把握文化产业核心内容的同时强调了跨界融合的理念,以期能帮助广大民营文化企业解决生存和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希望能在取得社会共识的前提下,共同为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贡献力量。

深入产业核心 提升生活品质

跨界融合不仅是当下时代发展的趋势,更是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而文化产业创意水平和整体实力的提高,正是推进产业融合的基础。

《实施意见》在明确指出创意设计、动漫游戏、演艺娱乐、艺术品、工艺美术等重点领域的发展举措之后,更进一步细化了发挥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对制造业、建筑业、信息产业、旅游业、农业、体育产业等领域支持作用的具体措施,提出要加强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装备制造业等的对接、注重文化建设与人居环境相协调、加快文化与科技融合、促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推动文化与特色农业有机结合、促进文化与体育产业融合发展,着重以文化提升相关产业产品和服务的附加值,以融合发展拓展文化产业发展空间,实现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文化创意与设计服务与工业的结合早已有之,并在我们的脑海里形成了一个误读:设计就是做好产品外包装,体现产业附加值。“实际上,设计不仅是解决外观和美学的问题,更是在解决和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有关的问题。”北京国际设计周组委会副主任曾辉认为,在讨论产业融合时,必须考虑如何通过设计的介入提高生活品质、提升城市品质,使城镇化发展不单追求规模,也追求品质;必须考虑如何让设计深入产业内核,成为产业灵魂。

除了设计服务,艺术授权也是提升产业附加值常采用的做法。如果说艺术授权是用文化提升各个产业的附加值,那么设计就是用创意激活各个产业的附加值。“艺术授权与艺术衍生品并不相同,艺术授权是一个总体规划的概念,它会产生某一种品相,从而变成艺术衍生品,比如艺术作品与制造业结合在杯子上,杯子就是艺术衍生品;但如果跟房地产业结合,地产就不是艺术衍生品,而属于提升附加值的范畴。”国际艺术授权基金秘书长郭羿承认为,从事文化产业工作,不能只是把文化当做商业来对待,更要多多思考文化的本质内涵是什么。“设计形式可以学习甚至抄袭,但其核心是抄不来的,需要从自己文化的本质中寻找设计的核心。”

如何去挖掘传统文化对设计的影响?“这是我们最近一直在探讨的方向, 到底我们的设计基因是什么?我们的设计哲学又是什么?”李宁(中国)体育用品有限公司设计总监郑永先认为,不同设计品牌和设计公司在持续实践中,才能形成独特的中国设计基因。“一个品牌或一个国家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的发展水平不单单是看到地标性建筑或某个产业集群,更多应该看普通百姓的生活品质是如何通过设计得到提升的,这是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进行融合中非常重要的一点。”郑永先说。

公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