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入口: 资讯 | 资源

服务生

来源:大河网-河南日报 来源作者:郑彦英 编辑人:荆书剑 发布时间:2015-03-23 10:57:14

那是1998年6月一个雨后的下午,三门峡市委领导找我谈话,我走进领导办公室时,领导正在开窗子,让我坐下。我没坐,看着领导开窗子,没话找话地说:“空气很好。”

领导顺着说了一声:“开开窗子让好空气进来,你坐下。”

我还是没有坐,笑着说了一句:“不知道啥事情,有些紧张。”

领导坐下了,“坐坐坐,坐下说”。

我这才坐下,却不敢靠椅子背,直着身子。

那一年我45岁,正在灵宝市挂职担任副市长,对自己的前程有着许多光辉灿烂却又不着边际的设计,所以对这一次谈话很重视。

领导拿过一份文件,递给我,“你看看”。

我一看,是一份干部任免文件,其中有一行是我,任命我担任三门峡日报总编辑。

我的眼睛停在这一行字上,心里说:“所有对前程的设计都在云端,落到地上从这里开始。”

我抬起头来,第一句话是:“感谢市委信任。”

领导很认真地给我介绍了三门峡日报的情况,特别提到了干部职工中的派性问题,由于派性,告状信几乎天天有,新闻稿的水平原地踏步,告状信的水平却明显提高。

我心里很沉重。我在广州空军创作组担任创作员时,两个创作员在争组长一职,弄得我在创作组不敢说一句话,唯恐得罪了哪一方,于是干脆下部队体验生活,然后转业。

好在从谈话到任职,还有几天时间,就在这几天里,我给自己制订了一个规矩:不去了解有关派性的人和事,更不参与派性;用正派人,用能人,给这些人当好服务生。

到报社后一个月左右的时间里,我没有参与报纸编辑出版,一直在看报。让我感动的是,报纸一直跟着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走,导向没有差错,稿件水平并不差,甚至有一些很有文采的稿件。

一个月后,我开始点评报纸,点评稿件,表扬好稿子,我至今还记得我表扬的第一篇稿件是刘建设写的一篇关于种麦的报道,其中用了农谚: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之后的每一周,我都要点评报纸。由于我确实不知道派性斗争的人事,所以点评无障碍,大家听了一段时间以后,渐渐地接受了我的引导,于是,下功夫写好稿子的记者,编好版面的编辑越来越多了。

半年后,我建议党委提拔任用能力强的编辑记者,得到党委大部分委员的赞同后,一批正派能干的人逐渐走上中层岗位。

一年后,风气渐渐扭转,几乎没有人再去弄什么派性,大家的积极性,几乎全部用在办报上。

五年后,省委任命我到河南省文学院担任院长。离开报社的时候是在国庆节前,我把报社每一个人在我脑子里过了一遍,一个个面孔是那样的亲切,每个人的特长和特点是那样的突出,我不禁问自己:“这样一批人,咋会出派性呢?”

离开报社前,我主持召开了一次报社全体人员大会。在许多人的努力和推动下,报社贷款300万元,在市区买了30亩地,作为发展和家属区用地。用12亩盖了家属房后,还剩18亩,有个单位要出500万元买这18亩。我很想建议大家把这地卖了,因为报社就这300万元的债务,许多单位的一把手换人后,新任一把手往往大会小会捶胸顿足,说上一任给他留下一屁股债,他一接手就从还账开始。但从报社发展看,这地有无限的发展潜力,当然是不卖为好。是卖还是不卖,我在报社全体人员大会上,用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征求大家的意见。

只有一个人同意卖,其他人一致表示不卖。我心里很高兴,报社的人心,竟然如此整齐!

我在会上说,我对大家的服务,到这里告一段落。三门峡日报离河南省文学院200多公里,走过这200多公里,我还是去当服务生,服务的对象,是作家。

公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