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入口: 资讯 | 资源

年画与动漫,曾一起走过

来源:中国文化报 来源作者:李保传 编辑人:荆书剑 发布时间:2016-01-07 17:09:44

上世纪40年代,漫画家张文元创作的年画风格的《抗战门神》漫画

漫画家黄尧创作的年画风格漫画《抗战门神图》

动画片《集体有余》从内容到形式完全吸收了山东木版年画的特点

动画片《过猴山》取材于传统木版年画中的故事和形象

盼望着,盼望着,2016年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动画电影《小门神》选在新年第一天上映,神荼、郁垒更让我们提前感觉到春节的来临——二位门神可是年画的常见题材啊。

再过一个月,就是孙悟空的本命年了,逢年说些年话,年画自在其中;又逢中国动画90周年,以年画来道一声贺,也不失为一件趣事。也许有人会问,年画是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跟动漫有什么关系?动漫业蓬勃发展也只是近几年的事情,一个新兴的文创产业和有着千年历史的年画又怎能同日而语?然而,翻开中国漫画和动画的发展历史,我们不得不感叹传统年画的生命力。

年画的工艺,漫画的思想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漫画在反帝反封建的历史洪流中应运而生,在硝烟和炮火中担负起匕首和投枪的作用,许多漫画家在大后方创作了大量的漫画作品。年画这种只有在迎接农历新年时才张贴的画作,因其独特的艺术样式和美学特征被借鉴应用到了当时的漫画创作中,如借鉴年画门神的艺术形象。

1940年4月11日,《新华日报》发表署名“画工”的文章《谈民间年画》,号召画家“不妨参考民间年画的构作”,借鉴民间木版年画的形式,来表现和宣传抗日。其中,上海漫画家张文元参照民间木版年画中的门神,创作了以“恭贺新禧”为题的一对“抗战门神”:左图描绘中国士兵在战斗胜利时活捉日军的情景,右图为美国空军“飞虎队”队员活捉日军的情景,画面采用民间年画常用的群青、大红、深紫、土红、明黄等纯色。据说这套漫画作品在重庆大量印刷,广为张贴,深有影响。

漫画家黄尧也在这一时期创作了一套年画风格的漫画作品《抗战门神图》。整幅画主色调是粉红色、土黄色和灰蓝色,色彩鲜亮,冷暖色调对比强烈,极富民间艺术特色。作品借鉴了传统门神画中秦琼、尉迟恭的人物造型,有趣的是作者不但把两人的面貌换成了“牛鼻子”(黄尧创造的漫画人物)的漫画形象,还把两个门神原来手持的鞭锏兵器造型替换成了一把上了刺刀的步枪,身后都放着一枚手榴弹,在门神的胸前和肩上都画着象征中华民国的青天白日旗,肩上的小旗子上写着“打倒日本”“复兴中华”的字样。门神下方各站有两个善财童子,手中执有铜盘,写着“有钱出钱” “有力出力”,这些文字恰到好处的点明了漫画创作的主题所在。

黄尧是抗战漫画宣传组中的一员,在重庆创作的抗战漫画一般在自己经营的民间出版社印刷制作,当时这套《抗战门神图》究竟印了多少张,至今没有详细数据可考。不过黄尧创作的另一幅木版画《抗战钟馗图》,据说在当时印刷了50万份之多。

尽管这些漫画作品仅仅用于抗日宣传,但丝毫没有削弱木版年画固有的复杂制作工艺,比如有些地方使用了“套印”制作技术,甚至还进行了“翻转”印刷,可以说,它们在制作工序上完全采用了年画工艺,但在思想表达方面使用的是漫画语言。

年画的风格,动画的表现

1949年11月,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二个月,中央文化部即颁发了《关于开展新年画工作的指示》,明确规定了开展新年画工作的方针、人物,号召各地文教部门和文艺团体发动和组织美术工作者从事新年画制作。据统计,1951年至1958年8年间,全国共发行年画7.9亿张,与全国6亿5000万人口相比较,人均拥有年画一张多。这些数字足以说明新中国成立以来年画的发展以及对人民群众精神生活的影响。

就新年画的艺术风格来看,主要是在民间木版年画和月份牌年画的基础上进行大力整顿和改造,重新创造出新的年画艺术表现手法和形式。在这个过程中,传统的年画图式反而得以推陈出新,古为今用,在其他“姊妹艺术”中常有借鉴年画艺术的影子,动画自然也不例外。

我国动画发轫于上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末60年代初达到最高峰。在概念上,早期的动画叫做“卡通”,新中国成立后,又有了一个新称谓“美术电影”,从字面上理解,我国动画电影强调的是“美术”的特性。可以说,从上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末期,几乎所有可供动画创作的美术形式都得到了尝试,如水墨画、壁画、简笔画、年画、版画、画像砖、装饰画、漫画、抽象画、拉毛工艺等。以年画为例,比较著名的动画作品有《过猴山》、《集体有余》、《渔童》、《人参娃娃》、《好猫咪咪》、《抬驴》等,很多动画片也编印成年画,在民间流传。

《过猴山》是1958年由王树忱首次导演的动画片,该片取材于传统木版年画中的故事和形象,创作着眼于追求一种趣味性和娱乐性,没有鲜明的善恶对立或对错判断。整个影片像一出幽默风趣的小品,气氛始终轻松活泼,洋溢着生活的气息。

《集体有余》是在民族化探索方面比较有代表性的动画作品,片子从内容到形式完全吸收了山东木版年画的特点,片名都是从劳动群众喜闻乐见的年画角度考虑的。为拍这部影片,摄制组曾先后到山东潍坊、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等年画产地收集材料,花费了极大精力,使影片内容与形式统一和谐。

《好猫咪咪》是何玉门执导的一部年画风格浓厚的动画片,拍摄期间,主创人员特意到木版年画的故乡山东潍坊搜集资料作为造型参考。1980年11月,以手冢治虫、小野耕世、林静一为代表的访华美术片考察团先后访问了北京、上海等地,并在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观看了《哪吒闹海》、《等明天》、《牧笛》、《好猫咪咪》等片。小野耕世曾说:“《好猫咪咪》是至今我所看过的全世界写猫的作品中最好的一部,老鼠的造型也不同于日本和欧洲国家的形状。”

除了上述几部之外,还有多部动画作品在创作中借鉴了年画的表现手法,有的是在人物造型方面,有的是在色彩表达方面。无论是怎样的借鉴和应用,只要是触及了年画艺术的精髓,它那特有的艺术张力就会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这就是年画的生命力所在。

今天的年画,已经不再是过年时张贴的简单画作,它已经成为中华文明的一个符号。今年春节,不妨贴几张年画,既能感受到扑面而来的年味儿,又能咂摸些动漫的意趣。

公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