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入口: 资讯 | 资源

《金水桥边》:莫让形式掩盖内容

来源:光明日报 来源作者:闫伟 编辑人:荆书剑 发布时间:2016-07-12 16:22:05

电视剧《金水桥边》剧照 资料图片

前一段时间,荧屏上接连播出几部年代剧,大多以新中国成立前后至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为时间背景,以多样的平民生存样态为表现主体,用人物命运走向串联时代变迁,彰显某种史诗意味,勾起人们心底的怀旧情结。其中,《金水桥边》以充溢着“京味儿”的地域特色、“大杂烩”式的历史景观、多类杂陈的元素融合,从同类作品中脱颖而出。该剧将一个小四合院作为空间叙事,讲述从建国初期到“文革”结束的30年间,北京城里一群小人物的复杂情感纠葛和曲折人生经历。故事致力于以人带史、以史彰人,大情大义的品性与京腔京韵的对白互补互衬,跌宕紧张的破案与幽默风趣的调侃一张一弛,从底层百姓笑中带泪的生活况味中铺陈出一幅气象万千的市井风情图。剧作在多股势力博弈的纷繁环境里,把新中国的诸多利民政策,如严打特务及反动会道门、查封妓院、稳定物价等深植于故事情节,用普通百姓真切实在的内心喜悦,折射出社会转折时期共产党的先进性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以历史的视角展现了国族命运与个体命运间的休戚相关和深层呼应。

一批实力派演员的加盟,让作品在形象塑造方面深具质感。与同类作品主要以家庭关系结构全剧不同,本剧中钱有根和孙光大这对兄弟情才是最有看点的戏核。分别出身于旧警察和战斗英雄的两人,一个精于技术,一个恪守纪律;一个智慧练达,一个英勇耿直;一个痞气十足,一个虎气冲天。这种“双头鹰”式的主角模式,使二者在相互交流、碰撞中历经“对抗—和谐—再对抗—再和谐”的关系演进脉络。加上程煜、梁冠华等老戏骨的精彩表演,以及各类身份女性角色的柔性映衬,一组千姿百态的人物群像跃然荧屏。剧中被历史风云裹挟着的芸芸众生,大多苦出身而重情义,虽有小缺点,却有大善良。他们人格中散发的真善美,不仅把京派文化生动传神地凝结具象成一种性情魅力,也在更大范围内和当代观众产生着心灵契合与精神共鸣。

该剧在精神内蕴和人物塑造上可圈可点,在故事叙述上却存有提升空间。从纵向看,反特线、感情线、成长线、历史线等多维并进,因为过分要求面面俱到而暴露出捉襟见肘的尴尬。很多时候对某一情境或段落的表现只能流于蜻蜓点水般浅尝辄止,戏剧冲突的衔接性与持续性不强,结果刑侦推理欠缺缜密,情感描摹欠缺细腻,成长历程欠缺连贯。从横向看,几条线索缺乏深糅互渗,融汇得不够熨帖圆融,不必要的枝蔓导致情节碎片化,再加上时常“耍贫嘴”造成的温吞拖沓,整个作品颇像是用“浮世绘”拼接而成的编年史。

其实,这也是当前年代剧创作的通病,即过于追求形式而忽视故事的打磨。作为以“讲故事”为核心的艺术形态,这种倾向显然有些喧宾夺主。仍以《金水桥边》为例,从相关报道中可见其制作上的精雕细琢:不但专门斥资搭建了真正的四合院,从石阶、草帘、房顶到佛龛、箱柜、大炕都力求还原原貌,而且剧中涉及的广播特别邀请专业播音员模仿当时的语音、语调专门播报录制,甚至主人公不同年代的警服都有20余套之多,这当然彰显出主创者精益求精的严谨态度。但过于看重“怀旧感”的营造,却有可能放松了对关乎根本的“故事性”的要求。无论何类剧作,叙事的失重、线索的失焦、节奏的失当,都很可能导致整个作品的有点无面、形散神散,惯常以“小人物、大时代”作为叙述策略的年代剧尤当慎行于此。

(闫伟,作者为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编辑)

公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