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入口: 资讯 | 资源

同根同源血脉相连——豫台情缘

来源:大河网--大河报 来源作者:姚伟 文 白周峰 摄影 编辑人:荆书剑 发布时间:2018-01-15 17:43:47

2017年8月台湾青年演员到河南学豫剧

柏杨回乡探亲 受访者供图

因柏杨、王广亚、痖弦们这个特殊的群体,河南和台湾有了血脉的联结。历史上,两地血脉相连的故事,曾发生过多次。

历史记载,河南人大规模迁入福建等东南地区,主要有四次,分别是两晋南北朝时期、唐代前期、唐代末期和两宋时期。明清时期福建等地逐渐变得人稠地狭,开始外迁台湾,奠定了台湾社会发展的基本格局,经由福建等地,河南与台湾建立了跨越时空的血脉联系。比如福建、台湾很多家族信奉的“开漳圣王”陈元光,就是唐代南迁的河南人。一次次的人口迁徙,让中原文化深深植根于台湾,正如柏杨所说,台湾本土文化就是中原文化,台湾主流文化的源头在中原。近年来豫、闽、台三地普遍认同:台湾同胞的祖根500年前在福建,1300多年前在河南,台湾同胞来大陆寻根认亲,往往首站福建,终站河南。

血脉相连,同根同源,河南和台湾两兄弟就有很多共同的话题。近年来,豫台交流内容丰富多彩,两地间豫剧、佛教文化、关公文化、根亲文化等交流活动频频举行。

2011年4月,以抵御法国侵略的清代台北知府、河南临颍人陈星聚为主角的豫剧《台北知府》赴台演出3场,3000多台湾观众观看了演出,民众反响热烈。

2013年5月22日至29日,信阳豫剧团携新编豫剧《开漳圣王陈元光》赴台演出5场。剧团除在台北文艺中心戏剧厅演出外,还深入到庄团、草屯、斗六、风邑等地的开漳圣王庙流动演出,与台湾民众更广泛地接触交流。

2015年关林关公圣像赴台巡游,这是2010年关林关公圣像首次赴台巡游5年后再次进入台湾。巡游关公圣像选用关公夜读春秋木雕坐像,在台绕境巡礼祈福历时近两个月,足迹遍布台湾中华道教关圣帝君弘道协会管理的东、西、南、北、中等五区共98家会员宫庙,组织十分严密、内容丰富多彩,巡游活动包括起驾、接驾、开幕式、城乡踩街、法会、论坛、民俗演出等,是一次两岸关公文化的嘉年华。

同年,河南组派三个文化艺术团分赴台湾台北、台中、高雄等地执行“欢乐春节”展演任务,河南的豫剧、杂技、民乐、少林功夫等特色文化,为台湾同胞送去了一道丰盛的节日文化大餐,20多万台湾民众欣赏了河南独特的风俗民情,感受了中原文化的丰富多彩,增进了台湾同胞对中原的情感。

另一方面,台湾同胞回中原寻根问祖等文化活动也十分频繁,其中有佛教、道教交流,有关公文化和豫剧交流等,最为重要并且常规化的活动,是参加黄帝故里拜祖大典。

2006年,新郑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升格为省级主办,此后每年规格不断提升,典制日趋完善,由国务院台办、中国侨联、全国台联、河南省政府、河南省政协、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共同主办,影响力上升至国家层面。2006年以来,“台湾元素”越来越重要,出席历年拜祖大典活动的台湾政要有江丙坤、连战、郁慕明、宋楚瑜、林丰正、张昭雄、吴伯雄、蒋孝严、徐立德、丁懋时、詹春柏、胡志强、萧万长、刘兆玄、饶颖奇等。

连战在黄帝“故里祠”前欣然题词“扫蒙昧,定中原,世胄文明於焉开”,表达炎黄子孙对人文始祖的景仰追思之情。他说:“过去在台湾,尤其是电视没有普及之前,我们主要是靠广播了解时政,电台每小时都要报一次时间,报的就是‘中原标准时间’,可见,中原是所有中华儿女心灵上的故乡。”在故里祠前题字时,詹春柏写下了“万流归宗”,胡志强写的则是“广被全球”。萧万长题写了“中华肇造,万古常新”。

每年数百名台湾退役将士、各大宗亲协会成员参加黄帝故里拜祖大典,使这一盛典成为海内外中华儿女宣示“民族认同、血脉认同、文化认同”的重要平台。2016年4月,新郑市成为“海峡两岸交流基地”。

河南与台湾还有一项特殊的情缘。清朝康熙年间,一批台湾高山族来到南阳邓州张村镇上营村,他们娶妻生子,繁衍至今,成为远近闻名的“台湾村”。2010年10月,来自阿里山的高山族前来南阳,探望他们血脉相连的同族兄弟,成为当地一件盛事。

漂泊一生 终归故乡

每年清明,崔渝生都会带着父亲生前爱吃的食品,从西安乘火车来郑州。通达机场的城郊铁路建好后,她来往就方便多了,搭乘地铁在双湖大道下车,西行六七百米,就近了父亲的铜像。

这是一处像公园的墓园。柏杨铜像周围环绕着百多平方的草坪,后面是松柏,旁边有小桥流水。铜像是坐式,高约两米,柏杨左手放在膝盖上的一本书上,右手托着下巴若有所思,神情端庄而安详,严肃又不乏温情。

“父亲铜像采取坐姿,是我的提议。”崔渝生说,“很多铜像是站姿,我觉得父亲一生太累了,坐像比较好,家人都同意了。”柏杨一生,确实太累了。崔渝生在牙牙学语时就跟父亲分离了,40多岁才又见到他,但她理解父亲,对父亲有着深挚尊敬和无间的爱。

河南福寿园内,王广亚的铜像站立着,面朝他所创办的学校。这里距离柏杨铜像不远,两位漂泊异乡的游子,最终在故乡安心、安魂。

亲情乡情牵绊终生深爱中原

柏杨的一生,极富传奇色彩。他半生漂泊,30多岁开始写作,小说、杂文都颇有影响,而一次牢狱之灾,让他转向历史研究和写作,在这个领域更是成果斐然,可以说,有华人处,就有柏杨的作品流传。

柏杨是新乡辉县人,1920年出生在开封,原名郭定生,后改名郭立邦、郭衣洞,笔名柏杨、邓克保。他自幼丧母,曾自言幼年如“野生动物般”,受尽继母毒打和虐待,这让他青少年时期非常叛逆,有过不少“顽劣”行为。从小学到大学,他读过很多学校,却没有拿到过一张文凭。抗战时期,他辗转于河南、甘肃、重庆等地,抗战胜利后,他前往东北谋生,后来一路南下,去了台湾。

柏杨的写作生涯始于台湾,这源于他自少年时期养成的阅读习惯。13岁时,因与继母发生冲突,他被父亲送回家乡辉县读书,幸运地遇到一位好老师,引发了强烈的阅读兴趣,从此终生爱读书,虽历经坎坷、艰辛而未曾改变。因此,他没有文凭,却有满腔才学。

有人将柏杨在台湾的生活概括为“十年小说,十年杂文,十年铁窗,十年史学”,在每个领域,他都取得了极高的成就。他的长篇小说《异域》在台湾卖出100多万册,后来又改编成电影,影响巨大;他的杂文面冷心热,研究者将其与鲁迅相提并论。

从1968年到1976年,柏杨坐牢9年多,在狱中他写出了《中国人史纲》《中国历史年表》《中国历代帝王皇后亲王公主世系》等三部著作。出狱时,除了一身囚衣、三部书稿,他一无所有,靠朋友帮助生活。但他很快重新开始写作,为自己赢得了声望和良好的生活条件。

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勤奋,他先后完成《丑陋的中国人》《柏杨版白话资治通鉴》等著作,一生著述2000多万字,在华人世界引起巨大反响。

随着时光流逝,在台湾的大陆人乡愁日渐强烈。同乡之间,同操一方口音,彼此倍感亲切。辉县在台湾有300多人,分散岛内各地,经热心人奔波联络,建起了同乡会。

柏杨被推荐为会长后,辉县同乡会活跃起来,编写了《移民录》,分发各位乡友,每年春节,大家携妻带子,聚集台北举行团拜会,会长致辞,像一个大家庭一样热闹。有一年柏杨的致辞感人至深:“我们这些人老之将至,以后都要携其子孙回去,不能让后人忘记,我们虽然漂流海岛,根在辉县,回大陆探亲就是要去寻根认祖。”

上世纪90年代初,为了寄托思乡之情,台湾辉县同乡会决定在家乡建一座纪念建筑,费用由乡友自由捐助,不足部分由柏杨补齐。经辉县市政府同意,同乡会筹款30万,在故乡的百泉风景区建起了一座“怀乡亭”。

在此之前,柏杨也开始寻找自己失散多年的家人。柏杨在大陆有过两次婚姻,第一次是奉父命在家乡娶妻,婚后育有一女;第二次是在重庆与信阳息县女孩崔秀英相爱,也育有一女。抗战胜利后,他带着妻女回信阳探亲,安顿好妻女后前往东北谋生,随后世事变化,他一路南下去了台湾,从此与家人隔绝。

柏杨的二女儿崔渝生从小在息县跟随姥姥、姥太生活,姥姥、姥太先后离世,她才到武汉与母亲和继父生活,后来辗转到西安工作。1986年,柏杨与两个女儿在香港相见了。

“在香港的四天里,父亲安排我们住最好的,吃最好的,还买了很多东西,恨不得将几十年欠下的亲情一次补上……”

归葬故乡凝聚两岸亲情

1988年,柏杨第一次回到大陆,他先到上海、北京,然后回了辉县,在家乡住了三天。长女郭素萍陪他去了老家——常村镇常北村,见了很多亲戚、儿时的同学,他满口辉县话,记得幼年的很多细节,记得家乡的很多地名。

随后,郭素萍陪他前往西安见崔渝生,父女三人再度相逢。1993年、1998年,柏杨又两次回大陆,去辉县给父母上坟。

柏杨的大陆行,中国现代文学馆副馆长周明多一路陪同,两人结下了深厚的友情。2006年岁末,柏杨将自己的手稿等上万件文物捐赠给中国现代文学馆。始料未及的是,此举在台湾引起很大震动,有人质疑、指责,也有人反思。病中的柏杨坚持见周明,跟他说,捐赠的事自己信心坚定,绝不动摇,还希望大陆和台湾多来往,多相互了解,并在一张纸上写下一行字:“重回大陆真好!”表达自己的心愿。

后来,台南大学争取到了柏杨另一部分手稿等文物,建起柏杨文物馆,复原了他一生中几个重要的书写环境,甚至拿走了他正在使用的沙发、茶几和书柜。

2008年4月29日凌晨,柏杨病逝于台湾,寿年89岁。经周明、郑彦英等先生多方奔走,2010年9月12日,位于新郑龙湖镇的河南福寿园举行了一场隆重的安葬仪式,柏杨的长子郭本城将骨灰盒安放在雕像下的石室里,盖上黄土,覆上绿草、鲜花。漂泊一生的游子,终于安息在了故乡的怀抱里。

由于柏杨归葬故乡,他生活在中国大陆、台湾和澳洲的五个子女,都对故乡有了更深厚的情感,彼此也联系更多,亲情更浓。

采访柏杨长子郭本城时我们提出了第一个问题:“您对河南有感觉吗?”

台湾生台湾长的郭本城的回答让我们很意外。“对自己故乡的感觉,就像怀念母亲温暖的怀抱一样。河南的热情淳朴真诚,深刻于心,思念不已。”他说,“中原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就是以河南为核心的广袤区域,这乃是先父的出生之地,我又是何等的‘与有荣焉’。”

郭本城说,曾有台湾记者问柏杨:“柏老,您的祖籍是河南,您怎么看中原文化?”柏杨回答说:“我们的中原文化,是非常灿烂的;而台湾的海洋文化,则是非常多元的。台湾会走向本土化,但是却没有办法脱离中原文化,因为本土文化就是中原文化。四维八德,最能彰显中原文化。”

郭本城现在时常回大陆,“每次踏上中国大陆的土地,就是踏上故乡之路,而进入河南,才有回家的归属感,最后踏上郑州、新乡、辉县的土地时,那种返抵家门、进入客厅的欣慰和兴奋,难以言喻,沿途很想下车摘朵小花,或是一片树叶,就像进入了自己家里的院子……”

海上桥村游子搭建两岸教育桥梁

巩义市大峪沟镇海上桥村的村名有点怪,没有海,也没有桥,却叫海上桥。有趣的是,这个村的游子王广亚是第一个到大陆投资办学的台湾人,可说是海峡两岸教育事业的一座桥梁。

我们来到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校园内一套普通单元房时,王广亚的女儿王淑芳已经削好了两个苹果,正在为自己削第三个,她殷勤地劝我们吃苹果,彼此之间一下子没有了陌生感。

王淑芳与父亲的分离,是在1947年,那时她已经记事。“抗战胜利后,父母带着我和妹妹从重庆到南京,住在鸣阳街25号。怕我和妹妹走丢,天天教我们记这个地址。”

“我家的表叔也特别多。”王淑芳幽默地说,当时前去南京找工作的亲朋,常在她家住,一到晚上,屋里打满地铺。但王广亚的薪俸很微薄,完全不够家用,他的妻子很大度,常卖些娘家陪嫁的首饰,艰难维持生计。

1947年,王广亚决定把妻女送回巩义老家,自己前往台湾“找前程”,没料到,他与家人从此隔绝数十年。

王淑芳再次得到父亲的消息时,已在新疆生活了20年,她的丈夫刚去世,她靠一台缝纫机养活自己和几个孩子。

王广亚先联系上在巩义老家的妻子,将她接到香港,然后托人去新疆找到女儿,也接到香港。那是1984年,父女之间已分离37年。

王广亚1949年7月在台湾开创了自己的补习学校,后来更名为台北育达高级商业家事职业学校。

再见到女儿时他已经很有钱,但他没打算用钱补偿对女儿的愧疚,他对女儿说:“你要准备接我的班,必须上学,我管学费,生活费你自己打工挣。”

这年王淑芳已经43岁,已经多年没有看过书。此后四年,她白天打工,晚上读夜校,用四年拿到本科文凭,然后又用三年读完研究生。

不久,王广亚带着女儿回河南探亲,看到河南教育资源匮乏,决心回乡办学,此后他谢绝上海、南京、广州等地的邀请,执意在家乡办学。这些年,他在河南办学投入两亿元,却没往台湾拿一分钱,王淑芳先后在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担任董事、董事长,也只是拿工资,“还不是全校最高的,工资最高的是学校聘请的教育界名家”。

“父亲回乡办学,一是为了河南学子,二是为我开创一份事业。”王淑芳说。

在创办的所有学校中,王广亚对升达倾注了最多的心血,八九十岁时,他还坚持每月从台湾飞回来,到学校处理事务。他独特的办学理念,使升达独具特色,办校二十多年来,为河南培养了大量的人才。

王广亚十分看重乡情,他为家乡海上桥村修路、建校、修建文化大院;在郑州,除了办学,他还捐资兴建了升达艺术馆;在台湾,他资助台北河南同乡会、资助《中原文献》杂志等。1972年,台北河南同乡会在台北县南港一块风景秀丽的地方,建了一座“河南同乡墓园”,建有大殿、纪念碑、升天堂等设施,陈设河南在台各种文物,展示河南在台人士的历史功绩,并安放过世的河南同乡灵位。在该园建造的纪念碑上,因贡献最大,王广亚的名字排在第一位。

因柏杨、王广亚、痖弦们这个特殊的群体,河南和台湾有了文化的联结,他们和他们在台湾的子孙,将河南文化传留在了宝岛。这样的事情其实历史上发生过很多次。河南、台湾相距两三千里,但历史上中原人口多次南迁,将中原文化印记一次次带到台湾。正如柏杨所说,台湾文化是多元的,但其核心是中原文化。


公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