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入口: 资讯 | 资源

心中装着大写的人民

来源:河南日报 来源作者:刘先琴 编辑人:荆书剑 发布时间:2018-01-31 16:05:28

熟练地取下空水桶,轻松将满满一桶水嵌入饮水机,拿出一叠揉皱的单据让我签字——这个司空见惯的过程中,让我铭记下的,是送水工拿起收据一瞬间惊喜的表情:“这是你的名字?《永远的圣殿》是你写的?”

一个写作者,与读者偶遇不算新鲜,可这一次,对方是个民工,让他记住的,是我的一篇为河南大学90周年校庆采写的报告文学。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文艺是人民的文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中进行无愧于时代的文艺创造。的确,只有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只有深入到生活中去,真正走近广大人民群众,才能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作品,报告文学尤其如此。

长期以来,报告文学体裁一直在“报告”与“文学”的争议中生长,但并不妨碍那些里程碑式的作品,用魅力的光芒照亮我们探索的道路,让我们看到不容忽略的事实:报告文学是一种行走的文学,好的报告文学是行走出来的,那些让我们心潮激荡的章节背后,是大量的田野调查、实地勘察、现场采访,是报告文学作家的沙里淘金,从而为世人捧出高层次的心灵享受。而这个过程,步步都踏在文学创作的节奏上。

教科书称,典型性是文学和作家的徽章,文学典型通常的解释是具有高度概括性的文学形象,是根据生活的真实经过集中、概括、虚构而创造出来的。“虚构”两字使不少学者将作品的纪实性与典型性对立起来,而报告文学典型的原型性,使其艺术创造空间大大缩小。也正因为如此,迫使报告文学作家离生活近些更近些,才情方能得到极致挥洒。作家夏衍是在做了足足两个月的夜工后,笔下才有了震撼人心的“芦柴棒”形象,才有了让人过目难忘的国统区黑暗的典型场景,成就了中国报告文学的开山之作;面对一位深奥的数学家,年过半百的作家徐迟住进中关村,不仅采访到很多了解陈景润的人,还阅读马克思的《数学手稿》《中国古代数学史》,逐句“啃”陈景润的学术论文,千方百计走进科学怪人秘不示人的6平方米的房间,深入到一位数学天才的内心世界,才挖掘到那些任何虚构也编不出来的典型细节。当这些细节跃然纸上时,犹如晨星照亮神秘莫测的太空,使普通读者读懂了科学王国的伟大,读懂了一位痴情科学家的高贵。作家本人称“写了一篇《哥德巴赫猜想》,我似乎已从长久以来的冬蛰中苏醒过来”。还有《胡杨泪》《强国梦》《伐木者,醒来!》……但凡曾在人们心目中激起涟漪,在文学里程碑上留下痕迹的报告文学作品,毫无例外都是作者拣拾起珍珠般的经典细节,巧妙融入作品,在内容细节化、经典化同时,实现了文学化的成果。

由诗歌、散文到新闻,再到报告文学,写作道路上,我深深受益于典型人物典型细节的应用。《永远的圣殿》原本是一个奉命之作,然而我在河南大学写满历史故事的建筑群徜徉,在挂满大师肖像的校史馆内驻足,瞬间感到一般叙述对不起这里的每一片砖瓦,每一个面孔。我一页页翻阅尚未出版的河南大学校史校对稿,捕捉到河南大学学子晨起背诵英语成为“蛙声”美誉的细节,从而采访到时任河南文学馆馆长孙广举的学子生涯;发现当年学生一人做一个小棉垫子,代替自己到图书馆占位子的细节,继而找到文学评论家刘思谦,交谈中女教授的话语与她当时眸子里的亮光一样真挚:“垫子一放,一方天地就归你了。明亮的光线洒在书页上,也照亮了我求真向上向善的年轻的心,只觉得这是人世间最快乐、最惬意的事情,从那时起,我就认为这是值得我终生守护的精神生活方式。”这方亮光也照亮了我的描述我的思路,沿此思考,我在数百里的伏牛山深处,挖掘到更动人的典型人物典型细节:一位老人58年为抗战牺牲在大山中的河大人守墓,老人不识字,但老人知道黄土里躺着的是“学生娃”,是来自远方大学堂里的知识青年,至此,水到渠成用主题做结尾:“有一种景仰,值得终生去守望。”

同样,我在获得杜甫文学奖的报告文学作品《淅川大声》里,采访到一位为移民下跪的党员干部,从一句他是复转军人想象到背后应该有的故事细节,采访结果与我的直觉不谋而合:父亲去世时,下跪的军人正在老山前线枪林弹雨中,每天匍匐几十公里往来运送弹药给养,作为唯一的儿子,他没能为父亲尽孝。后来,他怀着同样的赤诚,跪在移民亲属的坟前,拥抱家乡的土地。这个典型和细节,感动了很多读者。

作为一名党的新闻工作者,我写过很多报道,也曾多次获奖。但《淅川大声》获得的评价格外不同,时常能够听到“读时多次流泪,读后心情久久难以平静”这样的话语。

我想,这就是文学的魅力,它不仅在小说散文戏剧里,也在时代报告里。只有你心中装着大写的人民,才能写出流传久远的报告文学佳作。


-->

熟练地取下空水桶,轻松将满满一桶水嵌入饮水机,拿出一叠揉皱的单据让我签字——这个司空见惯的过程中,让我铭记下的,是送水工拿起收据一瞬间惊喜的表情:“这是你的名字?《永远的圣殿》是你写的?”

一个写作者,与读者偶遇不算新鲜,可这一次,对方是个民工,让他记住的,是我的一篇为河南大学90周年校庆采写的报告文学。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文艺是人民的文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中进行无愧于时代的文艺创造。的确,只有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只有深入到生活中去,真正走近广大人民群众,才能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作品,报告文学尤其如此。

长期以来,报告文学体裁一直在“报告”与“文学”的争议中生长,但并不妨碍那些里程碑式的作品,用魅力的光芒照亮我们探索的道路,让我们看到不容忽略的事实:报告文学是一种行走的文学,好的报告文学是行走出来的,那些让我们心潮激荡的章节背后,是大量的田野调查、实地勘察、现场采访,是报告文学作家的沙里淘金,从而为世人捧出高层次的心灵享受。而这个过程,步步都踏在文学创作的节奏上。

教科书称,典型性是文学和作家的徽章,文学典型通常的解释是具有高度概括性的文学形象,是根据生活的真实经过集中、概括、虚构而创造出来的。“虚构”两字使不少学者将作品的纪实性与典型性对立起来,而报告文学典型的原型性,使其艺术创造空间大大缩小。也正因为如此,迫使报告文学作家离生活近些更近些,才情方能得到极致挥洒。作家夏衍是在做了足足两个月的夜工后,笔下才有了震撼人心的“芦柴棒”形象,才有了让人过目难忘的国统区黑暗的典型场景,成就了中国报告文学的开山之作;面对一位深奥的数学家,年过半百的作家徐迟住进中关村,不仅采访到很多了解陈景润的人,还阅读马克思的《数学手稿》《中国古代数学史》,逐句“啃”陈景润的学术论文,千方百计走进科学怪人秘不示人的6平方米的房间,深入到一位数学天才的内心世界,才挖掘到那些任何虚构也编不出来的典型细节。当这些细节跃然纸上时,犹如晨星照亮神秘莫测的太空,使普通读者读懂了科学王国的伟大,读懂了一位痴情科学家的高贵。作家本人称“写了一篇《哥德巴赫猜想》,我似乎已从长久以来的冬蛰中苏醒过来”。还有《胡杨泪》《强国梦》《伐木者,醒来!》……但凡曾在人们心目中激起涟漪,在文学里程碑上留下痕迹的报告文学作品,毫无例外都是作者拣拾起珍珠般的经典细节,巧妙融入作品,在内容细节化、经典化同时,实现了文学化的成果。

由诗歌、散文到新闻,再到报告文学,写作道路上,我深深受益于典型人物典型细节的应用。《永远的圣殿》原本是一个奉命之作,然而我在河南大学写满历史故事的建筑群徜徉,在挂满大师肖像的校史馆内驻足,瞬间感到一般叙述对不起这里的每一片砖瓦,每一个面孔。我一页页翻阅尚未出版的河南大学校史校对稿,捕捉到河南大学学子晨起背诵英语成为“蛙声”美誉的细节,从而采访到时任河南文学馆馆长孙广举的学子生涯;发现当年学生一人做一个小棉垫子,代替自己到图书馆占位子的细节,继而找到文学评论家刘思谦,交谈中女教授的话语与她当时眸子里的亮光一样真挚:“垫子一放,一方天地就归你了。明亮的光线洒在书页上,也照亮了我求真向上向善的年轻的心,只觉得这是人世间最快乐、最惬意的事情,从那时起,我就认为这是值得我终生守护的精神生活方式。”这方亮光也照亮了我的描述我的思路,沿此思考,我在数百里的伏牛山深处,挖掘到更动人的典型人物典型细节:一位老人58年为抗战牺牲在大山中的河大人守墓,老人不识字,但老人知道黄土里躺着的是“学生娃”,是来自远方大学堂里的知识青年,至此,水到渠成用主题做结尾:“有一种景仰,值得终生去守望。”

同样,我在获得杜甫文学奖的报告文学作品《淅川大声》里,采访到一位为移民下跪的党员干部,从一句他是复转军人想象到背后应该有的故事细节,采访结果与我的直觉不谋而合:父亲去世时,下跪的军人正在老山前线枪林弹雨中,每天匍匐几十公里往来运送弹药给养,作为唯一的儿子,他没能为父亲尽孝。后来,他怀着同样的赤诚,跪在移民亲属的坟前,拥抱家乡的土地。这个典型和细节,感动了很多读者。

作为一名党的新闻工作者,我写过很多报道,也曾多次获奖。但《淅川大声》获得的评价格外不同,时常能够听到“读时多次流泪,读后心情久久难以平静”这样的话语。

我想,这就是文学的魅力,它不仅在小说散文戏剧里,也在时代报告里。只有你心中装着大写的人民,才能写出流传久远的报告文学佳作。


公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