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入口: 资讯 | 资源

滑县木版年画的世代流变

来源:河南日报 来源作者:任国战 张龙飞 编辑人:荆书剑 发布时间:2018-02-09 15:00:17

中国民间,年画是年的象征,而脱胎于刻版印刷的木版年画,则被称作年画中的年画。

过去说到木版年画,人们言必谈天津的杨柳青、开封的朱仙镇,而位于黄河故道的豫北滑县则鲜有人提起。直到2006年,文化名人冯骥才造访滑县,深藏民间一度被人遗忘的滑县木版年画才重见天日。

乡下春来早。腊月里,豫北农村的年味越来越浓。被冯骥才推崇的滑县木版年画是否红火乡里?

“采访木版年画,有两个人不能不见,一位是自嘲为‘罪人’的耿建社,一位是被称作‘功臣’的韩建峰。”2月6日,滑县县委宣传部的同志说。

“罪人”耿建社

耿建社家位于老店镇马兰村,主街道是个集市,闹市里有他的两间店面。

我们到时,耿建社正给一位买主介绍他最新创作的木版年画:“你瞧它,远看像个‘寿’字,近看则是一棵‘不老松’……”买主听完介绍,击掌称好,收画交钱走人。

在耿建社家二楼不大的展厅里,墙上挂满了大小不一、色彩艳丽的木版年画,画下堆放着各式刻版。

“滑县木版年画始于明代,鼎盛于清,距今有500多年历史。画品覆盖中原,远销西北、东北,年销上百万张。”耿建社说,滑县木版年画题材多以神像、族谱为主,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颠倒岁月,刻版或烧或毁或藏或弃。改革开放后,木版年画被视作民间手工艺珍品,艺术价值日渐凸显。

“我是滑县木版年画的罪人啊!”耿建社话锋一转,他说,祖上留下上百块木版年画的古版,上世纪末,一些古版被他廉价出售。“这方面,李方屯村的韩建峰比我强。除了将自家的古版保存下来,还出钱收购了许多,他南下郑州,北上京城,奔走呼号,为滑县木版年画扬名立了头功。”

为了“赎罪”,近年来,耿建社多次到杨柳青、朱仙镇学习,创作出了《十子抱福》等新画,2010年被认定为省级非遗传承人。同时,他还把经典作品整理汇编,制作成精美的册子。

“功臣”韩建峰

韩建峰是滑县木版年画唯一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辞别耿建社,我们来到慈周寨乡李方屯村韩家。

进屋,冯骥才题写的“弘扬滑县年画的功臣”字幅挂在堂屋醒目处。

“我出生在木版年画世家,从小耳濡目染,学会了刻版、彩绘等技艺。”韩建峰说。

韩建峰年轻时当过兵,经过商,见识广,看到哪家有年画古版,便出资购买。1999年,韩建峰开始研究整理木版年画,他一边搜集,一边研习,请教老艺人,走访民间画师,对不同题材的年画烂熟于心。

“和杨柳青年画相比,李方屯年画讲究对称均衡,人物传神,线条流畅。”韩建峰介绍,2006年11月,冯骥才专程来村里考察,称李方屯是半个世纪以来新发现的中国古版年画之乡。

韩家一楼东屋是一间画室,打开房门,空气中弥漫着墨香。只见中间一张茶几上摆满了各种绘画工具,右边的工作台上堆满画稿,左边的柜子放满各式各样的古版。“家中现存刻版270块,其中明清古版100多块,画作500余种。”

兴之所至,韩建峰当即演示木版年画的制作过程:墨盆里加上适量温水,用毛刷蘸墨均匀刷在木版上,将宣纸铺平,用一把叫做“趟子”的工具慢慢拓印,一幅“五神像”跃然纸上。

说起新年心愿,韩建峰说他有两个小“目标”:一是走访100所高校,建立联谊互动关系;二是希望通过他的努力,把古版抢救、恢复到500块左右。


-->

中国民间,年画是年的象征,而脱胎于刻版印刷的木版年画,则被称作年画中的年画。

过去说到木版年画,人们言必谈天津的杨柳青、开封的朱仙镇,而位于黄河故道的豫北滑县则鲜有人提起。直到2006年,文化名人冯骥才造访滑县,深藏民间一度被人遗忘的滑县木版年画才重见天日。

乡下春来早。腊月里,豫北农村的年味越来越浓。被冯骥才推崇的滑县木版年画是否红火乡里?

“采访木版年画,有两个人不能不见,一位是自嘲为‘罪人’的耿建社,一位是被称作‘功臣’的韩建峰。”2月6日,滑县县委宣传部的同志说。

“罪人”耿建社

耿建社家位于老店镇马兰村,主街道是个集市,闹市里有他的两间店面。

我们到时,耿建社正给一位买主介绍他最新创作的木版年画:“你瞧它,远看像个‘寿’字,近看则是一棵‘不老松’……”买主听完介绍,击掌称好,收画交钱走人。

在耿建社家二楼不大的展厅里,墙上挂满了大小不一、色彩艳丽的木版年画,画下堆放着各式刻版。

“滑县木版年画始于明代,鼎盛于清,距今有500多年历史。画品覆盖中原,远销西北、东北,年销上百万张。”耿建社说,滑县木版年画题材多以神像、族谱为主,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颠倒岁月,刻版或烧或毁或藏或弃。改革开放后,木版年画被视作民间手工艺珍品,艺术价值日渐凸显。

“我是滑县木版年画的罪人啊!”耿建社话锋一转,他说,祖上留下上百块木版年画的古版,上世纪末,一些古版被他廉价出售。“这方面,李方屯村的韩建峰比我强。除了将自家的古版保存下来,还出钱收购了许多,他南下郑州,北上京城,奔走呼号,为滑县木版年画扬名立了头功。”

为了“赎罪”,近年来,耿建社多次到杨柳青、朱仙镇学习,创作出了《十子抱福》等新画,2010年被认定为省级非遗传承人。同时,他还把经典作品整理汇编,制作成精美的册子。

“功臣”韩建峰

韩建峰是滑县木版年画唯一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辞别耿建社,我们来到慈周寨乡李方屯村韩家。

进屋,冯骥才题写的“弘扬滑县年画的功臣”字幅挂在堂屋醒目处。

“我出生在木版年画世家,从小耳濡目染,学会了刻版、彩绘等技艺。”韩建峰说。

韩建峰年轻时当过兵,经过商,见识广,看到哪家有年画古版,便出资购买。1999年,韩建峰开始研究整理木版年画,他一边搜集,一边研习,请教老艺人,走访民间画师,对不同题材的年画烂熟于心。

“和杨柳青年画相比,李方屯年画讲究对称均衡,人物传神,线条流畅。”韩建峰介绍,2006年11月,冯骥才专程来村里考察,称李方屯是半个世纪以来新发现的中国古版年画之乡。

韩家一楼东屋是一间画室,打开房门,空气中弥漫着墨香。只见中间一张茶几上摆满了各种绘画工具,右边的工作台上堆满画稿,左边的柜子放满各式各样的古版。“家中现存刻版270块,其中明清古版100多块,画作500余种。”

兴之所至,韩建峰当即演示木版年画的制作过程:墨盆里加上适量温水,用毛刷蘸墨均匀刷在木版上,将宣纸铺平,用一把叫做“趟子”的工具慢慢拓印,一幅“五神像”跃然纸上。

说起新年心愿,韩建峰说他有两个小“目标”:一是走访100所高校,建立联谊互动关系;二是希望通过他的努力,把古版抢救、恢复到500块左右。


公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