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入口: 资讯 | 资源

【一线见闻】“丢掉行李也要带走泥咕咕”

来源:河南日报 来源作者:郭戈 王风娇 编辑人:荆书剑 发布时间:2018-06-07 15:06:31

泥咕咕的颜色不经调和,以原色直接绘画,极具民俗韵味。郭戈 张志嵩 摄

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宋楷战在制作泥咕咕。

“给个咕咕鸡,生子又生孙!”

6月4日,见到记者时,浚县黎阳镇杨玘屯村70多岁的王顺义老人像孩子一样雀跃。对他来说,没有什么比“泥咕咕入选首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这一消息更令人振奋了。

因能用嘴吹出“咕咕”般的响声,浚县民间泥塑小玩具被冠以“泥咕咕”之名已达上千年之久。据《资治通鉴》记载,隋末农民起义军与隋军争夺黎阳仓(浚县史称黎阳),因瓦岗军大将杨玘屯兵于此,得杨玘屯村名。后来一些士兵就地安置,用当地的黄胶泥捏塑泥人、泥马以纪念阵亡的将士和战马,这门手艺就这么流传了下来。

“喝一口杨玘屯水,会捏泥咕咕狗;吃一口杨玘屯饭,会捏泥咕咕哨。”童谣从侧面反映了1000多年来杨玘屯村与这一民俗艺术共生共荣的辉煌。

取土、和泥、捏制、修坯、扎孔、晾晒、烧制、彩绘、油漆……大到20厘米,小到4~5厘米,泥咕咕的形态分为人物、动物和飞禽三类,历史久远、色彩鲜明、造型古朴,被民俗学家誉为研究历史的活化石。

2006年,泥咕咕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今年春节,泥咕咕登上央视春节联欢晚会,来自海内外的订单纷至沓来,沉寂千年的“老古董”成了年轻人津津乐道的网红,不仅成为“抖音”的常客,还被老外传上了Twitter。

走进杨玘屯村憨刀文化创意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泥咕咕代表性传承人宋楷战,正带着团队挑灯夜战赶制一家企业的订单。

“去年参加第十二届北京文博会和第十二届孔子学院大会时,海内外游客对泥咕咕的追捧,实在出乎我的意料。”宋楷战告诉记者,“韩国一所大学的孔子学院院长希望买几只泥咕咕带回国收藏,但行李箱实在装不进去,没想到他宁可丢掉其他行李,也要带走泥咕咕,对于我们这些手艺人来说,这就是最大的褒奖。”

郑州市政通路小学正乐合唱团的45名“小歌手”,今年7月15日将赴香港参加2018“一带一路”世界合唱节,而他们参赛的曲目正是以泥咕咕为素材创作的歌曲。

“泥咕咕,泥咕咕,俺家有一群泥咕咕,姥姥说是全家的护身符……”宋楷战忘情地回忆起孩子们5月初来杨玘屯村采风时的情景。这首即将登上大舞台的歌曲《泥咕咕》,赋予了千年“老古董”开展国际交流的新使命。

“北京大学和北京语言大学从我们这里购买了2500套、共5000只泥咕咕,都将用于文化交流活动。”正说着,宋楷战拿出一个牛皮纸包装的精致礼盒向记者展示。他与北京大学等多所高校开展合作,使泥咕咕走进校园。今年8月,宋楷战还将远赴意大利开展国际交流,法国、日本、泰国等国家的孔子学院也抛来橄榄枝,泥咕咕未来的行程预计将十分“繁忙”。

“能走出国门大放异彩,离不开其自身的艺术魅力和文化积淀。”鹤壁市文广新局负责人表示,致力于守住泥咕咕的“根”、留住泥咕咕的“魂”,鹤壁市不仅高度重视泥塑艺术的保护与传承,还在进一步研发原生态的泥咕咕,按照国际标准进行包装和环保认证,探索将这一国家级非遗项目发扬光大。

【微评】

把泥咕咕捏成“金娃娃”

冯军福

一团黄泥,一根细杆,不到5分钟,就能捏出一个小玩具。大到20厘米,小到4~5厘米,不管造型多么复杂,都能捏得活灵活现。“泥咕咕”是一门古老的手艺,也是我们的文化瑰宝。而传承人年龄老化、后继乏人,是很多传统工艺难以“活”下去的重要原因。保护传统工艺,最重要的是保护那些民间艺术传人。

绝活不能变成“绝唱”。保护传统工艺,不能只靠情怀,还需要政府拿出好举措来扶持,激励更多年轻人学好、传好这门手艺。民间艺术传人也要创新思维,让“老古董”焕发新生机,把泥咕咕捏成“金娃娃”。产业“塑形”,文化“注魂”。只有将这一民间绝活逐步转化成产业,融入现代文化生活,泥咕咕才能获得新生,从而走出国门,“吹”响世界。


公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