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入口: 资讯 | 资源

千年的浪漫,传承的新篇

——今天我们如何过七夕

来源:光明日报 来源作者:张勃 编辑人:荆书剑 发布时间:2018-08-14 17:51:25

合肥海洋世界潜水员扮成的“牛郎、织女”正在“海底”相会。

编者按

再过几天,传统七夕佳节就要到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提出:“实施中国传统节日振兴工程,丰富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文化内涵,形成新的节日习俗。”相较于春节、元宵、中秋等传统节日,七夕无论是节日内涵,还是过节仪式,都尚缺乏共识。现代社会,如何过七夕,如何让七夕这一古老的节日重新焕发光彩和活力,这需要各界人士共同努力。有一点是大家的共识:传统节日只有找到与现代社会、时代精神的契合点,才能更好地传承与发展。

七夕,时在夏历七月初七,又称“七月七”“双七节”,汉代以来日益成为流传广泛的重要民俗节日,一度连皇帝也热衷参与,比如唐高宗李治就曾在七夕节宴请臣僚,并留下《七夕宴悬圃二首》的诗篇。林杰《乞巧》诗云“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更写出了唐代人过七夕的盛况。近代以来,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七夕节迅速式微,除个别地方,已很少有人将其作为节日来过了。进入21世纪,在新的时代情境中,伴随着中华传统节日的整体复兴,七夕节再次被重视起来,不仅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习俗重新焕发活力,而且出现明显的爱情节转向,并因此吸引了众多都市男女的注意力——人们开始希望过好这个节日了!令人尴尬的是,许多人根本没有过节的常识和经验。今天如何过七夕,成为需要直面回答的现实问题。

因时制宜,融古开新

七夕节源远流长,经过2000多年的发展,积淀了多样的习俗传统,形成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今天过七夕,应该充分尊重它的既有传统,这不仅是过好当下节日生活的需要,也是保护传承七夕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需要。大致而言,七夕的节日传统包括如下内容:牛郎织女传说、乞巧乞美乞智的习俗传统、“小人节”的习俗传统等。除了丰富的传说故事,多样的习俗活动,围绕七夕节还形成了大量诗词歌谣、绘画戏曲等文学艺术作品以及石爷庙、织女洞、昆明池、天河山等各种活动场所和文化景观。所有这些都是宝贵的文化遗产,是今天过好七夕节可以取用的重要资源。

从过节主体上讲,传统社会,虽然七夕节也有男性参与,但总体上是一个以女性尤其是未婚女性为主体的民俗节日,七夕节是传统社会的女儿节,在女性权利受到压抑的时代,为女性的社交、娱乐、精神慰藉提供了珍贵的文化空间。现代中国,女性地位大大提升,且已有“三八”妇女节的节日设置,因此,今天七夕节的过节主体可以向全体社会成员扩展。人人都过七夕节,不仅有利于七夕节的传承,也有利于七夕节俗的拓展。

从节日内涵上讲,传统社会,七夕节的内涵主要体现为对心灵手巧的憧憬与追求,对爱情虽有关注,但并不突出。这与中国传统农业社会重婚姻、轻爱情以及男主外女主内、男耕女织的社会分工密不可分。现代中国,已步入城市化和信息化时代,一方面,传统分工模式被打破,生活日用更多依赖于市场而非自己制作;另一方面,人们的生活自主性迅速增强,社会交往方式变化巨大,离婚率高、家庭不和成为亟须解决的社会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对七夕节的文化内涵进行新的阐释,使其符合时代需求,具有时代价值。

今天过七夕节,可以凸显爱情主题,揭示并弘扬牛郎织女传说中蕴含的不离不弃、忠贞不二的爱情观,夫妻和睦、白首偕老的婚姻观以及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的家庭观。同时,对于乞巧乞美乞智等习俗的内涵也要进行新的阐释,如果说传统社会所乞之巧主要是一双巧手,所乞之美主要是面容姣好,所乞之智主要是科举功名,在当下体现的就是人们对自身素质的深切关怀和美好期许,是提升自我形象的内外兼修,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并因此成就一个更好的未来。

节俗是文化内涵的载体,与文化内涵的转换相适应,节日习俗也应发生转化,传统的诸多习俗,都具有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潜力。积极利用传统元素,适当吸收外来文化要素,同时积极发挥民众的创造力,形成新的创意,发明新的活动,让七夕节为单身男女架起相识相交的桥梁,为恋爱双方搭建增进情感的舞台,为夫妻二人系牢保鲜爱情的纽带,为家庭成员营造和睦亲爱的氛围,也成为人们提升修养、展示才艺的重要时机。今天过七夕,强调爱情主题,同时也要维护其地方特色与文化多样性。

各取所需,身体力行

节日是要过的。“过”是参与,是个人的身体实践与情感投入,是付出时间、精力的实实在在的行动,人们在“过”中满足个人需求,获得心灵安顿和精神滋养。同时,过节还要遵循一定的“过法”。每个节日都有一定的“过法”,节日里做什么,不做什么,什么时候什么人在哪里做,都有一定之规。规矩里蕴含着节日的内涵与精神。过节须遵循一定规矩,体现节日的内涵与精神,若随心所欲,想怎么过就怎么过,就不是过节了。今天过七夕,就应该遵循七夕节的规矩。当然,在规矩的框架下,不同人则可以各取所需。“五彩亭前祝七娘,三家村里拜文昌。桥填乌鹊星联斗,天上人间各自忙”,从来都是民众过节的常态。

在农历七月初七及其前后,从事见证和弘扬爱情忠贞、婚姻幸福、家庭和美的活动,乞巧乞美乞智、展示才艺的活动,用特定方式关爱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活动,晒衣晒书等活动,就是今天七夕节的规矩。政府、社区、企业等不同主体应在这个框架下积极行动起来,各司其职,发挥各自优势,组织活动,开辟线路,搭建平台,营造温馨浪漫、相亲相爱、积极乐观的节日气氛,提供优质的服务和产品。

而民众可在这个框架下,根据自己的需求和条件,择美而从,择善而行,过好自己的七夕节,比如有一技之长的可以参加才艺比赛,渴望走入婚姻的单身男女不妨参加一次相亲大会,或许在那里能够找到自己心仪的另一半;恋爱中的情侣可以手写情书作为礼物,当然也可以去海边去草原去沙漠仰望星空,或者就去甘肃西和、浙江温岭、山东沂源、山西和顺、湖北郧西、广州天河等七夕文化丰富的地方,亲自感受七夕节的地方特色与文化传统。婚姻中的夫妻不妨暂时从柴米油盐中脱身,互赠礼物,共进一次烛光晚餐,共同回忆相识相爱的往事,甚至带上家人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浪漫旅行。

(作者:张勃,系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学研究所研究员,该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华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及其传承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5BZW186)

穿越回古代,七夕怎么过

陈童

七夕节乞巧赛艺是广州市传统民俗。自2013年以来,每年七夕来临之际,当地都会举办“广州乞巧赛艺会”。图为赛艺会上塑造牛郎织女鹊桥会情景的作品。

提起七夕,人们就会想起牛郎织女的故事及其承载的美好爱情。今天,七夕多以“情人节”的面目示人,可在古代,七夕却有着更丰富的内涵。下面,就让我们穿越时空隧道,看看古人如何过七夕。

晒衣曝书,珍惜时令物候

和多数传统节日一样,七夕也与农业社会的时令密不可分。记录了东汉乡村岁时生活与风俗的《四民月令》记载,每到七月七日,“曝经书及衣裳,习俗然也”。东汉王充在《论衡》中这样解释为何选在七月初七这一天曝书:“子日沐,令人爱之。卯日晒,令人白头。”他解释说,当时的人认为在七月初七这天,阳光好,霉菌能很快被太阳晒死,书页也很容易被晒透。如果错过了这个日子,太阳不那么如意之后,晒了半天,书页可能仍然晒不透,连头发都会被急白。

七夕的日期与立秋相近,潮湿多雨的夏季即将过去,凉爽的秋天即将开始,在这个时候晾晒书籍和衣物,可以防霉烂生虫。《世说新语》中就记载了几则与晒衣曝书相关的逸事,《排调篇》写道:七月七日的时候,名士郝隆在自家庭院里四仰八叉地仰躺着晒太阳,别人问他在干什么?郝隆回答,“我在晒书”——别人都是酒囊饭袋,只有自己的肚里都是学问,魏晋名士的傲气由此可见一斑。

有“晒”的地方就有比较。《世说新语》中还记载了一则关于晒衣的趣事:“竹林七贤”之一的阮咸瞧不起趁晒衣炫富的作风,到了七月七日,邻居的衣架上多是绫罗绸缎,阮咸却不慌不忙地用竹竿挑起一件破旧的衣服,别人不解地问:“你在干啥?”他回答:“未能免俗,聊复尔耳!”

晒衣、曝书一直是七夕节风俗的重要一环,唐代在宫中还设有曝衣楼,专供宫女们在七夕这天曝衣之用。开元年间的诗人沈佺期在《七夕曝衣篇》中写道:“宫中扰扰曝衣楼,天上娥娥红粉席。”今天读来还仿佛能看到当时皇宫中七夕曝衣的热闹画面。

望月拜星,祭祀牛郎织女

一条银河横贯夜空,漫天繁星中最亮的那颗星就是织女星,银河对岸,织女星的东南方向,有一大两小一字排开的三颗星,中间那颗最明亮的星就是牛郎星。星空之下,人们搭起供桌,摆上新熟的瓜果、精巧的手工,对着明亮的星星和皎洁的银河默默地向织女祈祷。

在凉爽的夜晚赏月观星是七夕的一大乐事,七夕正值瓜果飘香的时节,把新鲜的瓜果献给织女正是应时之举。除应时瓜果,七夕节食品中最有名的就是巧果,巧果以油、面、糖、蜜为主要材料,先将白糖放在锅中溶为糖浆,然后和入面粉、芝麻,拌匀后摊在案上擀薄,晾凉后再用刀切为长方块,最后折为梭形巧果胚炸至金黄,手巧的女子还会把面团捏成各种与七夕传说有关的花样,更添乐趣。

皇宫里过七夕的排场更大,甚至为七夕专起楼观,称为“彩楼”。高台之上不仅视野开阔,便于观星,在中国传统天宫图中,紧邻织女星东侧,有四颗星为一组名为渐台。在世人的想象中,渐台就是织女登高眺望的地方,而在七夕之夜,宫女们登彩楼观星与织女登渐台以望牛郎相呼应,人间节趣也是天上故事的再现。

对月乞巧,祈愿美好生活

以女性为主角的七夕,最丰富的还是乞巧活动,《荆楚岁时记》记载:“七月七日,为牵牛织女聚会之夜。是夕,人家妇女结彩缕,穿七孔针,或陈几筵酒脯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丢巧针、结喜珠……乞巧活动名目繁多,体现了女子们对心灵手巧的向往。

既然是求“巧”,女红的主角“针”自然就成为“乞巧”的主角,女子们通过“穿针乞巧”“丢巧针”“浮针取巧”等各种方式表达自己对手巧的向往。其中,“穿针乞巧”是较早也是最普遍的乞巧方式。在七夕的晚上,年轻的女性对着月光穿针引线,谁先穿过就是“得巧”。在月亮之下穿针引线,不仅需要手巧,还得有好眼力,乞巧所用针线也都是特制,线是彩缕,乞巧针也有双眼、五孔、七孔、九孔等不同的规格,材质则有金、银、黄铜和天然铜等,种类繁多。据南朝顾野王《舆地记》一书记载,齐武帝曾经专门把一层楼观当作“穿针楼”供宫娥们使用。唐代开元年间的大诗人崔颢的《七夕词》也描写了当时都城长安的七夕之夜家家乞巧、户户穿针、朝野上下共庆七夕的盛况:“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此夜持针线。”足见“穿针乞巧”这一活动的重要性。

女子们向织女乞巧,而织女是否回应了她们的祈愿则以喜蛛为媒介,小小的喜蛛寄托着乞巧女子得到织女眷顾的愿望。每年七夕之前,女子们四处寻找蜘蛛,放在盒子里,第二天打开盒子如果发现蜘蛛结的网又大又漂亮,就代表着盒子的主人会成为灵巧的女孩子,形体小巧的喜蛛也因此被乞巧的女子们视为吉祥的象征。

到了宋代,市民文化空前发达,庆祝七夕的活动更加繁盛。据《岁时杂记》记载,当时人们从七月初一开始办置乞巧物品,乞巧市上车水马龙,热闹非凡,到七夕前三五天达到了顶峰,到了七夕这天,“乞巧楼”楼上摆放着来自异域的“摩睺罗”,更为七夕之夜增添了一种新鲜和异域色彩。

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七夕都给人带来美好的感受。对美好生活的具体想象随时代不同而有所变化,但向往和追求美好生活,珍惜物候与时令的心情,今人与古人却是相通的。

(作者:陈童,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生,本文部分内容参考了刘宗迪所著的《七夕》)

公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