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入口: 资讯 | 资源

“出彩河南——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中国豫剧优秀剧目北京展演月”

《北魏孝文帝》:一位走在“时代”前沿的改革家

来源:河南文化网 来源作者:胡玲娣 文/图 编辑人:胡玲娣 发布时间:2018-08-19 09:02:22

大型豫剧历史剧《北魏孝文帝》在长安大剧院精彩唱响

《北魏孝文帝》座谈会现场

“孝文帝堪称千古一帝,可以和秦皇、汉武并列,他为后期隋唐的繁荣奠定了基础。面对落后的奴隶制生产关系与中原先进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时,他决定迁都洛阳,进行大胆改革。‘孝文帝’这个人物塑造的是有难度的,他既有须生,又有小生的角色,我在演绎时查阅大量资料,做了很多的功课。这次把《北魏孝文帝》带到首都,想让观众更加了解孝文帝,了解洛阳的历史文化。”洛阳豫剧院演艺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国家一级演员、孝文帝的扮演者张松晓说。

8月4日晚,由洛阳豫剧院演绎有限公司创排的大型古装豫剧《北魏孝文帝》参加“出彩河南——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豫剧优秀剧目北京展演月”亮相北京长安大戏院。激昂浑厚的唱腔,沉稳大气的表演,生动地塑造了一位雄才伟略、励精图治的孝文帝形象,深受首都观众的喜爱。

《北魏孝文帝》讲的是啥?

该剧讲述了尚武刚烈、骁勇善战的鲜卑人,一路金戈铁马,所向披靡,从森林、草原到统治北方,却始终不能摆脱原有原始部落文化的掣肘。公元493年(太和十八年),北魏孝文帝亲率三十万步骑大军,以南征萧齐为由,迁都“中原腹地,华夏衣冠”——洛阳。在人文荟萃的礼仪之邦,他仰慕先进的汉文化,为了鲜卑族的发展大计,他锐意进取,以兼容、开放的雄才伟略,推行了一系列汉化改革:变风俗、改姓氏、易汉服……他坚信,要消除鲜卑族与汉族的严重隔阂,就必须实行汉化,才能更好地融入以汉族为主体的华夏文化圈。此举受到了洛阳汉族百姓尤其是士人的热烈拥护,却遭到了以穆泰为首的鲜卑族大臣的强烈反对……

该剧自2015年首演后,得到全国戏曲界专家及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并入选中原人文精神精品工程重点项目。为让更多观众欣赏到这部弘扬民族融合团结精神的优秀剧目,洛阳豫剧院演艺有限公司历时一个多月对其进行重新编排,并在洛阳、漯河等地进行演出,取得了良好效果。

主创阵容有多大?

《北魏孝文帝》由国家一级编剧郑怀兴执笔,国内著名导演查明哲执导,国家一级作曲赵国安担任音乐设计,国家一级导演张平任形体导演,彭丁煌任服装设计,舞美设计为罗江涛、刘四宇,灯光设计为乔凯,复排导演为李广海。国家一级演员张松晓
、关美利及青年演员赵晓星、吴金霞、常明杰等联袂出演。该剧以北魏孝文帝推行改革、民族融合为主线,借助其生平中的迁都、改姓、等几个具有代表性的节点,通过与儿子元恂、知己嵇芳等人物之间的情感纠葛和观念冲突,塑造了一个雄才大略、有血有肉的帝王形象,再现了北魏孝文帝推行改革、促进民族大融合的历史功绩。该剧大胆吸收并借鉴了舞蹈、话剧等多门类艺术元素,并利用高科技手段,打造出一个多彩的梦幻舞台,将孝文帝这样一位与洛阳历史密不可分而又极具传奇色彩的历史人物,通过豫剧艺术形式展现在了世人面前。

该剧亮点在哪里?

一是豫剧既能成“豪迈派”,又能走“婉约流”。在《北魏孝文帝》中,査明哲导演在该剧中使用了不少话剧的表现方式,让戏曲的写意与话剧的写实相结合,呈现出独特的艺术效果。“豫剧有很多慷慨壮歌,适合表现人物的大悲大喜,但作为一个历史剧中的人物,也需要低吟浅唱。”查明哲表示,他力图通过多种表现形式,让人物更丰满、更有张力。

二是从恢宏宫殿到幽幽竹林,舞台场景唯美梦幻。洛阳城外流水淙淙,绿竹幽幽,魏孝文帝与“竹林七贤”之一嵇康的后人嵇芳在此相遇,观众也仿佛身临其境。该剧利用高科技手段,打造了一个梦幻舞台。

三是历史剧里汉子太多,需要女性中和。该剧中几乎所有人物都能在历史中找到,唯有“嵇芳”是虚构出来的。在剧中,嵇芳是一个符号化的人物,她身上闪烁着博学、仁厚、善良的光芒,代表了汉家的文化。

四是剧中洛阳文化符号不少。该剧出现了许多与洛阳相关的文化符号,如嵇芳守护的熹平石经、孝文帝居住的太极殿等。查明哲表示,洛阳在中国历史上占有很高的地位,留下了许多文化瑰宝,要将具有地域代表性的元素呈现在剧目中。

专家们怎么看?

洛阳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杨炳旭,洛阳市文广新局党组书记章勇,副局长谢中岳,河南豫剧院院长李树建等现场观看了演出。演出结束后,中国戏曲学院院长巴图,中国艺术报总编康伟,中国艺术研究院评论家李小菊,中国文化报评论理论部主任杨晓华,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万素同主创人员及演员一起召开了座谈会。大家一致认为,《北魏孝文帝》的创作可以作为基于地方文化传播的一个新标杆。它挖掘出了文化、挖出了意味和品质,是部让观众观看过后很受启发的剧目。该剧作为“出彩河南”系列的豫剧演出,是对改革开放40周年特别的呼应。《北魏孝文帝》的主人公是个改革的政治家,他开创了新时代,这充分说明主创者在发掘地方文化题材的同时,通过艺术创造,对当下时代艺术的回应。该剧同时在讨论民族的冲突、融合方面有现实性。如何看待中华文化?中华文化从何而来?在文化之间从差异到尊重、欣赏、主动借鉴、交流、沟通等方面,该剧都做出了很好的诠释。孝文帝以夷狄之身,主动融入中原文化,进而认同华夏之根,逐步形成地域文化共识,而形成的国家、民族、历史观和共同的文化观,这是北魏孝文帝给新时代文化复兴、文化强国的启示。

该剧在艺术转化、专业上都有说服力和感染力,能够打动观众,同时,该剧用话剧的力量介入到戏曲的创作中,营造舞台的冲突和矛盾,非常抓人。主演用艺术的方式拨动了观众心里的那根“弦”,用艺术打动人。《北魏孝文帝》体现了主创人员的探索意识和对艺术成功的把握。 

据悉,本次展演活动由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河南省文化厅主办,河南豫剧院承办,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协办,全国各相关豫剧院团共同实施,河南文化网、戏缘APP、河南恭禧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对此次活动进行全程宣传及相关支持,共有来自全国6个省19个院团24台优秀剧目,于8月2日至27日在北京长安大戏院精彩上演。

【特别提醒】

8月19日晚19:30,商丘市梁园区豫剧二团将携豫剧《打金枝》亮相北京长安大戏院,该剧由刘忠河领衔主演,欢迎京城市民前往剧场观看演出。



公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