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入口: 资讯 | 资源

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活动

豫见河南  出彩中原——河南省非遗影像展播之马聚魁

来源:河南文化网 来源作者: 编辑人:荆书剑 发布时间:2019-06-19 17:01:44

编者按: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历史赋予的责任,也是传承文化根脉、共筑文化自信的时代命题。2019年6月8日是我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活动“豫见河南 出彩中原——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影像展播”于5月29日至6月12日陆续推出,从近年来开展的数字记录工程中精选30个非遗代表性项目和代表性传承人进行介绍,向公众呈现我省丰厚的非遗资源和优秀的匠人风采,宣传展示非遗保护成果,向新中国70周年华诞献礼。

汝瓷烧制技艺         

始于唐代中叶,盛于北宋中晚期,延续至今。古时,瓷多以产地命名,该瓷器产于古汝州,故名“汝瓷”。根据近年来的考古发掘,汝州市张公巷瓷窑遗址和宝丰清凉寺汝官窑遗址是北宋烧造汝瓷最重要的两个窑口。这两地皆属古汝州管辖范围,故汝瓷的烧制技艺在这两地皆有留存,并向外辐射至周边鲁山段店、禹县及开封等中原各地。

传统汝瓷烧制技艺要求用玛瑙入釉,釉色素静典雅,具有青如天、面如玉、质如乳、声如磬的典型特征。种类繁多,既有陈设用瓷,又有生活用具,代表作品主要有出戟尊、三足尊、天青釉洗、三足洗、青瓷盘、圆足盘、盏托等。

汝瓷烧制工艺技术性强,难度大,工序繁杂,采用一钵一器支钉托烧的叠烧技法,主要环节有选料(拣选)、粉碎、练泥(配浆)、制坯(手拉坯)、素烧、制釉、施釉、烧制等。在烧制过程中,如何把握制釉的黏度和流动性,烧制熔融温度及保温渐冷的析晶过程,直接影响着汝瓷青瓷乳珠的形成和青瓷釉的成色,这独特的烧制技艺没有具体的理化指标,全凭技师的悟性、眼观和手感掌握等经验,靠师徒在生产过程中口传心授,世代传承。   

汝瓷作为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高超的烧制技艺在我国制瓷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

2011年,汝瓷烧制技艺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汝瓷烧制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马聚魁

马聚魁,男,汉族,1957年12月出生,河南省宝丰县人。2012年,被原河南省文化厅认定为第三批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马聚魁自从事汝瓷研究以来,对汝瓷烧制技艺进行全面性攻关,熟练掌握了整套汝瓷烧制技艺。1999年成果“汝官汝天青釉、月白釉的仿制研究与应用”通过省(部)级专家鉴定:“具备了宋代汝瓷御用品所具有的独到特征,填补了国内汝官瓷天青釉、月白釉仿制研究的空白,达到了国内同类研究的领先水平。”

马聚魁始终坚持汝瓷技艺的挖掘恢复与传承。多年来,他的很多作品获得了国家、省、市大奖,如2007年作品《三足洗》《弦纹樽》编入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美术课本;2008年,作品《魁汝莲花》获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作品《魁汝北京奥运瓶》《汝瓷奥运瓶》分别被英国珍宝博物馆、中国陶瓷馆收藏;2009年《具有保鲜功能的汝瓷碗及制备方法》获国家发明专利,汝瓷产品12项获国家外观设计专利。

 


公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