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入口: 资讯 | 资源

圣彼得堡圣彼得保罗要塞印象

来源: 来源作者: 编辑人:王苏佳 发布时间:2019-06-26 10:33:54

 

   圣彼得保罗大教堂(摄于俄罗斯)

在俄罗斯圣彼得堡,有一座圣彼得保罗要塞,坐落在涅瓦河右岸,这是一个军事要塞,也是一个古建筑群,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一、这是与圣彼得堡城市同龄的要塞。彼得大帝1682年继位后,向西方学习,进行全面改革,使国力迅速增强。1700年11月,他率领35000名亲手训练出来的新式俄国陆军,向瑞典控制的纳尔瓦城(位于今天的爱沙尼亚)发起进攻,但大败,8000名士兵阵亡,145门大炮落入瑞典军队之手,彼得大帝的新式军队家底基本赔光。但彼得大帝知耻后勇,斗志不减,将教堂里的大钟熔化用来制作枪炮,改革兵役制,军队由贵族专利变为广招平民子弟,当兵能改变穷人的命运,大家踊跃当兵。三年后,1703年彼得大帝再出兵,将瑞典击垮,波罗的海周边大片领土落入俄罗斯手中。在战胜瑞典的当年即1703年,为了控制波罗的海出海口,彼得大帝决定在紧靠波罗的海出海口的一片沼泽地上建一座新城市,这就是今天的圣彼得堡。为保证新城市的安全,在涅瓦河通向波罗的海出海口的地方,建起了圣彼得保罗要塞。圣彼得保罗要塞于1703年5月27日由彼得大帝在兔子岛上奠基。为什么叫兔子岛?据说彼得大帝一踏上这个小岛,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兔子,兔子岛就这样叫开了。5月27日这一天,也被确定为圣彼得堡建城纪念日,这一天是俄国旧历5月16日。后来,为了方便计算,固定为5月的最后一个星期五,并一直延续至今。当时,在一片沼泽地上建要塞,又是相当湿冷的天气,工程进行得相当困难。彼得大帝使用了大量瑞典战俘及农奴,亲自督工,严格工期,限令完工,所以,劳动条件相当艰苦,劳动强度相当大,有几千人在建设过程丧失了性命。最初,用半年时间建成了木制的要塞。之后,1706年至1725年和1779年至1787年两次大规模改扩建,建成6座六棱体的堡垒,3座面对波罗的海,一座高大石墙将6座棱形堡垒连在一起。围墙高12米,厚2.4米至4米,沿涅瓦河一面长达700米。当时,每座棱堡的建造都由一名大臣主持,棱堡建成后,在棱堡前竖一个石碑,上面刻着主持建造的大臣的名字,如纳富什金棱堡、特鲁别茨科君棱堡、佐托夫棱堡等。圣彼得保罗要塞的名字是彼得大帝起的,他用耶稣两个圣徒的名字来命名此要塞。

    这座要塞守护的涅瓦河至今仍是水路大动脉,每年有4000多艘巨轮从上游驶来,通过圣彼得保罗要塞,进入波罗的海,驶往波罗的海沿岸国家。涅瓦河通航季节,每天凌晨0点至5点,涅瓦河上的18座大桥呈八字型向上张开,让万吨巨轮鸣笛而过。

二、这是关押众多著名政治犯的要塞。要塞最初的目的是为了防卫,但由于俄罗斯日益强大,不断地向外扩张,波罗的海事实上成为俄罗斯的内海,作为防御的要塞基本没有用上。1717年这里成了国家监狱。第一个被关入监狱的,是彼得大帝的儿子阿列克谢。阿列克谢是彼得大帝的长子,但他是父亲改革的坚决反对者。之所以反对改革,是因为阿列克谢自小有一位非常反对彼得大帝改革的东正教教士的老师。阿列克谢主张恢复俄罗斯旧传统,因此阿列克谢周围聚集了一批反对彼得大帝改革的贵族势力。彼得大帝威胁阿列克谢顺应改革潮流,否则将剥夺他的皇储地位。阿列克谢依然坚持自己的观点,并于1716年9月逃到维也纳,向奥地利国王查理六世求助。彼得大帝经与奥地利政府谈判,将儿子押回了俄罗斯,关在圣彼得保罗要塞。阿列克谢死在狱中。

俄罗斯伟大文学家、现代主义文学鼻祖陀思妥耶夫斯基(1821-1881年)曾被关押在圣彼得保罗要塞。1849年4月,他因参加反对沙皇的革命活动而被捕,关在圣彼得保罗要塞8个多月,然后被流放到西伯利亚。1854年他被释放,但要求他必须在西伯利亚服兵役。1860年,他发表了第一部长篇小说《被侮辱与被损害的》,并于这一年返回圣彼得堡。1866年,他的代表作《罪与罚》出版,为其赢得了世界性的声誉。1868年他完成了《白痴》,1872年完成了《群魔》。1880年他发表了《卡拉马佐夫兄弟》。1881年2月,正当他准备写作《卡拉马佐夫兄弟》第二部时,因血管破裂而去世。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主要描写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小人物的悲怜、矛盾、困苦和走投无路,揭示专制制度下的黑暗污浊。陀思妥耶夫斯基是心理描写的大家,他注重人性的深度发掘,剖析人心、解剖灵魂。鲁迅说,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人类灵魂的伟大审问者,他把小说中的男男女女,放在万难忍受的境遇里,来试炼他们,不但剥去表面的洁白,拷问出藏在底下的罪恶,而且还有拷问出藏在那罪恶之下的真正的洁白来。

俄罗斯民主主义革命家、哲学家、作家车尔尼雪夫斯基(1828-1889年)因反对沙皇统治,宣传革命思想,于1862年被捕,从1862年至1864年被关在圣彼得保罗要塞。在这期间,他用110天在单人牢房里,创作了最为著名的长篇小说《怎么办?》。这部作品是俄国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优秀代表作,小说赞美了革命民主主义,发表之后引起轰动,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俄国及其他国家的革命者。列宁在一个夏天把《怎么办?》读了五遍,称赞车尔尼雪夫斯基是“未来风暴中的年轻舵手”,“唯一真正伟大的俄国著作家”,“深刻透彻地了解他那个时代的现实”,“不仅是空想社会主义者,同时还是一个彻底的革命民主主义者”。在圣彼得保罗要塞关了两年后,沙皇政府将车尔尼雪夫斯基判处7年苦役,并终身流放到西伯利亚,直到1883年他由于身体状况极度恶化,才被准许定居伏尔加河下游的阿斯特拉罕,1889年被准许返回故乡萨拉托夫,4个月后因脑溢血离开了人世。车尔尼雪夫斯基没有读过马克思的著作,马克思却读过车尔尼雪夫斯基的著作。车尔尼雪夫斯基的学生、革命家格尔曼·洛帕廷(1845-1918年)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朋友,《资本论》第一卷的俄译者,他在1873年一封致友人的信中说,马克思学会俄文后,读了车尔尼雪夫斯基的《约翰·穆勒政治经济学第一部的补充和注释》。洛帕廷接着写道:“马克思不止一次地对我说,车尔尼雪夫斯基是现代所有经济学家中唯一真正具有独特见解的思想家,而其他的经济学家只不过是编纂者罢了。他的作品具有独到的见解、说服力和深刻的思想,是目前经济学著作中唯一值得阅读和研究的。俄国人应该感到惭愧,因为至今竟没有一个人把这位杰出的思想家介绍给欧洲;车尔尼雪夫斯基在政治上的死亡,不仅是俄国学术界,也是整个欧洲学术界的损失。”

俄罗斯著名作家、苏联社会主义文学奠基人高尔基(1868-1936年)曾被沙皇关押在圣彼得保罗要塞。高尔基的《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母亲》、《海燕》等作品,不仅为苏联人民所熟悉,而且为广大中国人民所熟悉。1905年俄国爆发革命,高尔基积极参加革命运动。因叛徒告密,他被捕了,被关进了圣彼得保罗要塞。在狱中,因遭受严刑拷打,高尔基病了,为他治病的医生非常同情他,将自己的笔和《圣经》送给他。高尔基用这支笔,蘸着自己用炭和水搅拌成的“墨汁”,在《圣经》书的空白处,写成了小说《太阳的孩子们》。

列宁的大哥亚历山大也曾被关进圣彼得保罗要塞。亚历山大在圣彼得堡大学学习期间,积极参加革命活动。1887年3月因参与谋杀沙皇的活动被捕,在法庭上他慷慨激昂,大义凛然。最后他陈述到:“辩护权仅仅用于讲一下我的思想过程。”当年5月,年仅21岁的亚历山大被沙皇当局绞死。

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后,苏维埃政权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部长们关在要塞,这是要塞的最后一批政治犯。

三、这里有珍贵的历史遗迹。圣彼得保罗要塞与冬宫隔着涅瓦河相望。要塞中留下了许多带有历史记忆的建筑。

要塞共有6个城门,圣彼得门是唯一被保存至今的当时留下的古城门。门上有一个象征沙皇至高无上的双头鹰图案,这也是现在俄罗斯的国徽图案。门上的浮雕讲述的是耶稣的大弟子圣彼得战胜异教徒的故事,以此来隐喻彼得大帝战胜敌人的英勇无畏和一往无前精神。据说,浮雕上的圣彼得的形象就是彼得大帝的相貌。

要塞内有一座圣彼得保罗大教堂。这是要塞中最著名也是最为耀眼的大教堂。建于1703年,原为木质建筑,1712年至1733年在原处改建为石头教堂。大教堂的钟楼高122米,金光闪闪的尖顶直耸云天,尖顶上是高达3.2米的天使塑像,天使塑像又是一个风向标。这个大教堂一直到20世纪中叶,都是圣彼得堡的最高建筑,是圣彼得堡古老的地标,也曾经是要塞的瞭望塔。现在,只有圣彼得堡的电视塔高度超过了教堂。在圣彼得堡的任何地方都能看到这个教堂的尖顶。大教堂于1919年关闭,1924年改为博物馆。

圣彼得保罗大教堂是皇家陵墓,从彼得大帝直到亚历山大三世的历任沙皇均葬在此教堂,还有许多王公大臣也葬于此处。亚历山大三世的儿子尼古拉二世是末代沙皇。在1917年2月革命后,被资产阶级政府押送至西伯利亚的托博尔斯克。1917年十月革命后,被苏维埃政府转移到叶卡捷琳堡。1918年7月,尼古拉二世家族以及仆人近10人被秘密处决,包括尼古拉二世、他的妻子、儿子和四个女儿。1998年,根据俄罗斯总统叶利钦的命令,尼古拉二世一家的遗体被隆重安葬在圣彼得保罗大教堂旁的小教堂之中。至此,从彼得大帝至最后一位沙皇尼古拉二世的遗体都安葬在圣彼得保罗要塞之中。

在要塞内有一个建筑,被称为“小船屋”,屋顶装饰着航海女神的雕像。在建筑里面,陈列着一个木船的复制品,据说彼得大帝在少年时代驾驶着这只船完成了沿莫斯科附近的亚乌扎河和佩列亚斯拉夫湖的航行。在要塞内有一个造币厂。现在,俄罗斯的金币、纪念币仍在这里制作。中国的第一套人民币,也是在这里印制的。

十月革命前夕,圣彼得保罗要塞成为起义军司令部,按照列宁的指示,在要塞上悬挂明灯作为信号,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炮轰冬宫,拉开的起义的怒潮,成就了伟大的十月革命。

从18世纪起,每日中午12时正,从纳富什金棱堡的榴弹炮中射出一个空弹,作为居民报时之用。这个传统一直保持至今。

 

公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