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入口: 资讯 | 资源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系列主题第四场新闻发布会举行

在“老家河南”邂逅“诗和远方”

来源:河南日报 来源作者:温小娟 编辑人:荆书剑 发布时间:2019-08-30 13:12:03

文旅融合发展,“诗和远方”相互成就,“老家河南”越来越美。新中国成立70年来,河南从文旅大省向文旅强省铿锵迈进,为中原更加出彩增光添彩。

8月29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系列主题第四场新闻发布会上,看到了我省文化和旅游发展的亮丽成绩单。“河南的文化和旅游工作,与祖国共命运、与时代同奋进,走过了一条不平凡的道路。”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宋丽萍说。

公共文化从“匮乏贫瘠”到“琳琅满目”

“想看书只有几本教科书”“偶尔村头会放几场电影”“娱乐场地就是一块光秃秃的土地”……这些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省许多农村文化生活的真实写照。

这些年来,我省持续深入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文化惠民活动品牌,公共文化服务实现了从“匮乏贫瘠”到“琳琅满目”的华丽蝶变。

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覆盖城乡。目前,全省初步构建了省、市、县、乡、村五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建成各级公共图书馆160个,文化馆205个,公共博物馆、纪念馆334个,乡镇(街道)文化站2412个,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4.7万多个,全部实现免费开放。

文化惠民为百姓幸福“加码”。2008年以来,我省积极开展“戏曲进乡村”“高雅艺术进校园”等活动,形成了城市、乡村、学校、社会全方位的文化惠民格局。同时,推进“百姓文化云”数字平台建设,整合全省公共文化资源形成“超市化”供应模式,让百姓自由“点单”,不断增强百姓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文艺创作从“高原”向“高峰”迈进

从“高原”到“高峰”,河南文艺创作在接力中攀登。从豫剧大师常香玉到当今豫剧领军人物李树建;从豫剧现代戏《朝阳沟》到连获中国文华大奖和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的《重渡沟》,河南戏曲名人辈出、好戏连台,先后获得多个国家级奖项,被全国文艺界誉为“河南戏曲现象”。

近年来,我省每年安排近1亿元资金扶持文艺创作和演出,实施中原人文精神“五大工程”,引导广大文化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创作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精品,形成了出作品、出人才的生动局面。

文化产业从“软实力”到“硬产业”嬗变

1984年,郑州市出现了全省第一家营业性舞厅,河南文化产业由此发轫。

当前,全省文化市场经营机构有1.5万余家,从业人员近10万人。2018年,全省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营收达3617.2亿元,连续13年增速高于同期GDP增速……这一组数据见证了我省文化产业从无到有、从“软实力”嬗变为“硬产业”的历史进程。

目前,文化产业集聚发展势头强劲。全省现有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1个、文化产业基地12个,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9个、文化产业基地104个。同时,新业态蓬勃发展。《大宋·东京梦华》《禅宗少林·音乐大典》等新型文化业态项目常演不衰;《印象太极》《只有河南》等旅游演艺项目落户河南。

文化遗产从“保护传承”到“融入生活”

近年来,我省非遗保护践行“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理念,许多濒临灭亡的非遗项目获得了新生。

目前,我省非遗项目建立了国家、省、市、县四级项目名录保护体系,截至2018年年底,列入保护体系的非遗项目有9000余项,其中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项目2个、国家级代表性项目113个、省级代表性项目728个。

在文物保护利用方面,我省成绩斐然:从2000年龙门石窟成为我省首个世界文化遗产,到如今以5处世界文化遗产位居全国前列;基本摸清文物家底,全省不可移动文物单位总数达65519处,居全国第二位,可移动文物177万件(套),居全国第四位……

同时,我省积极推动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诸多陈列在中原大地上的珍贵遗产悄然活化,如建立明堂天堂遗址、安阳殷墟等一批考古遗址公园和大遗址保护展示园区,吸引了八方游客。

旅游发展从“增量”到“提质”转型升级

2007年,少林寺、龙门石窟、云台山成功获评全国第一批5A景区,以此为起点,我省旅游业开启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的转型升级步伐。

智慧旅游走在全国前列。全省70多家4A级、5A级景区规范推进智慧旅游建设,培育出以龙门石窟、云台山、红旗渠等为代表的一批智能化企业。

如今,文旅融合发展,“1+1>2”效应初步显现:2019年上半年,全省接待游客4.9亿人次,旅游总收入515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8.5%、19.2%。预计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量将超过9亿人次,旅游总收入将突破1万亿元。

 

公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