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入口: 资讯 | 资源

偶然的相聚 必然的辉煌

来源:河南日报 来源作者:冻凤秋 编辑人:荆书剑 发布时间:2019-11-21 14:57:06


对于一个人来说,漫长而短暂的人生,有几次相聚的美好,能留在记忆里,刻骨铭心,念念不忘?

对于新时期河南文学来说,又有几次相聚的盛景,能留在文字里,史料里,更留在当事人的心里,被一再重提?

这是一次看似偶然的相聚。

在黄河科技学院,这所我省仅有的以“黄河”命名的民办高校,由钟情文学事业的胡大白女士和文艺理论大家鲁枢元先生发出邀请,于2019年11月9日,立冬后的第一天,召唤分散在天南海北的豫籍文学巨子,回到家乡,面对面坐着,回忆温暖的情谊,悉数灿烂的过往,展望辉煌的未来。

来或不来,都有太多偶然性。工作、事务、家庭、身体、天气、交通等等,任何一点风吹草动,似乎都可能成为阻隔一次归来的理由。所以,每一次这样的相聚,看起来都像是奇迹。

那一天,76岁的文学评论家孙荪先生感慨万千,化用古诗说:海内存知己,今天到眼前;来者皆鸿儒,无一是陌生。

他说,我们都是时间的穷人。他清楚地知道,那些丰沛的才情,劲健的笔力,有一天都会被时间带走。

多年前的某一天,他的眼睛出了问题,只要一看书就会刺痛。这对看了大半辈子书,评了大半辈子书的他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打击。他宽慰自己,这也许是上天的安排,让他放松休息。他转而写大字,深厚的文化功底让他的书法如行云流水,爽健清逸,在业界备受赞誉。甚至这次聚会,他的书法作品也被作为礼物赠送给获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的豫籍作家。

他只字不提半年前的手术和静养后的康复,他反复说起20年前,在新乡小冀召开的“文学豫军研讨会”。那次,评论家们探讨的是“中原突破”问题,为文学豫军探寻前进的方向。

那时,李佩甫的《羊的门》、阎连科的《日光流年》、周大新的《第二十幕》、刘震云的《故乡面和花朵》、张宇的《疼痛与抚摸》、田中禾的《匪首》、二月河的长篇历史小说和李洱等青年作家的新锐作品,不断在文坛引起震动。

那时,他们正值壮年,意气风发,河南作家的影响力日渐增强,文学豫军现象开始为文坛瞩目。

20年后,他们的根基是否一直向着厚重的中原大地深处探寻,他们的目光是否清澈地穿透历史、文化的风云,他们的臂膀是否更加伸向高远的峰巅和天空?


这是一次必然的相聚。

新时期的河南文学,于坚守与突破中实现一次次超越,完成从高原向高峰攀登的艰难且辉煌的历程。

有数字为证,长篇小说最高奖——茅盾文学奖一共评了十届,豫籍作家有九人九部作品获奖,分别是魏巍《东方》、姚雪垠《李自成》、李凖《黄河东流去》、柳建伟《英雄时代》、宗璞《东藏记》、周大新《湖光山色》、刘震云《一句顶一万句》、李佩甫《生命册》、李洱《应物兄》;鲁迅文学奖一共评了七届,豫籍作家有11人12部作品获奖。分别是周同宾《皇天后土》、阎连科《黄金洞》《年月日》、邢军纪《锦州之恋》、刘庆邦《鞋》、何向阳《12个:1998年的孩子》、马新朝《幻河》、邵丽《明惠的圣诞》、乔叶《最慢的是活着》、郑彦英《风行水上》、鲁枢元《陶渊明的幽灵》、杜涯《落日与朝霞》。豫籍两奖得主20人中,除魏巍、姚雪垠、李凖、马新朝四位先生已经去世外,其余仍笔耕不辍。这些大家取得的成就令人赞叹、感佩,文学豫军已成为中国文坛的一支劲旅,大放异彩。

省文联党组书记、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王守国高度评价:豫籍两奖作家为我省打造全国文化高地作出了卓越贡献,是河南人民的骄傲,他们以执着的创作精神奉献人民,是中国文艺繁荣发展的践行者和引领者。

我们不禁要追问,这辉煌的成就缘何而来?是因为中原这片土地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是文字、文学的诞生地,是老子、庄子、杜甫、韩愈、刘禹锡、李商隐等历代文化大家的居住地,所以,这源远流长的文脉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中原作家,绵延至今吗?

还是这片土地历经朝代更迭,由富裕而贫瘠,由辉煌而落寞,历经苦难而生生不息,在新时期再度发展崛起,这沧海桑田般的时代变迁带给作家巨大的书写天地和思考空间?

从上海归来的著名文学评论家、同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王鸿生强烈感受到这种变化。他1969年从上海到兰考插队务农,1999年离开河南回到上海工作,在河南整整生活了30年,在陇海线上也来回奔波了几十年,一次次目睹中原、中国的巨大变化。他说,这种变化让人激动,也给我们出了很多思考的难题。我们现在并没有找到真正的语言来写出这种变化的秘密,但优秀的豫籍作家都在探索,在努力书写。而关于人类的未来,要解决科技发展、人工智能等带来的一系列问题,还需要靠古老的中原智慧,需要回归博大圆融的传统文化智慧。

辉煌的成就也许是因为在这片土地上出生、成长的作家有着独特的个性特质和生活经历,对土地有着格外深沉的感情,对文化有着深刻的体认。正如河南日报社副社长高金光所说,中原厚土孕育出优秀的中原作家群,生长在中原大地上的作家,深受传统文化的浸润和滋养,具有可贵的坚韧力和包容性,他们为人低调踏实,不浮躁,不炒作,不张扬;他们持续关注现实,长期坚守自己的文学精神和创作理想;他们耐得住寂寞,总是埋头创作,默默地拿出有分量的作品,这些扛鼎之作厚重质朴、大气典雅又不失灵秀、先锋。

而与中原作家群人才辈出的同时,中原还有一支极为优秀的评论家队伍。他们为作家队伍的成长,为河南文学的发展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与他们交往的点点滴滴都印刻在作家、第九届茅盾文学奖得主李佩甫的脑海里。上世纪八十年代,在评论家鲁枢元家里,端着半杯红酒聊着文学,一聊就是大半天时间,聊得尽兴,酒却没有喝多少。鲁枢元先生的文艺心理学理论深深影响了他;还有评论家孙荪、王鸿生以及年轻的何向阳、何弘、刘海燕等,他们不为名利,默默付出,他们对文学的热爱,对作家的爱护,令人感动。

或许还有作家、第六届茅盾文学奖得主柳建伟提到的地域效应,比如南阳作家群现象。他说自己当年之所以有信心走上创作之路,是受到同为南阳作家的周大新和乔典运等的影响。他赞赏地说,文人相轻的毛病在河南几乎不存在。文学豫军这些年能够取得这么大的成绩,是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相互砥砺、相互提携的结果。


展望未来,文学豫军和中原文学又将走向何方?

军旅作家、第七届茅盾文学奖得主周大新特别提到两点:一是对年轻作家的培养。他建议在黄河科技学院等省内高校设立创意写作研究院,邀请茅奖、鲁奖得主担任导师,每人负责培养一到两个有潜质的青年作家,很快就能带出一批优秀的写作队伍,使河南文学后继有人,持续推出好作品,在全国文坛走在前列;二是鲁枢元教授近年致力于生态文化研究,率先在高校成立生态文化研究中心,颇具远见卓识。生态问题关系到人类的命运,如果能使生态文化研究中心成为国家的智库,将研究成果从学术领域上升到国家相关政策层面,产生更大的影响力,将功德无量。

报告文学名家、第一届鲁迅文学奖得主邢军纪谈到早年曾受教于鲁枢元教授,学习美学,从此文学创作有了底气。他一方面希望河南作家多读哲学书籍,培养哲学思维,这样可以突破固有的文学观念;另一方面,希望文学豫军中能出更多的优秀报告文学作家,用笔书写中原大地厚重的历史和日新月异的变化。

而就在不久前,作家李洱在第十届茅盾文学奖颁奖典礼上发表获奖感言时,谈到不断变化的现实对写作者的召唤。他说,2005年春天,我开始写作《应物兄》的时候,无论如何不可能意识到,它竟然要写13年之久。13年中,我们置身其中的世界发生了太多的变化。我们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我们与各种知识的关系,都处在持续不断的变化之中。所有这些变化,都构成了新的现实,它既是对写作者的召唤,也是对写作者的挑战。一个植根于汉语文学伟大传统中的写作者,必须以自己的方式对此做出回应。他归来后坦言,当下写作最紧要的是把《史记》的笔法和《红楼梦》的描摹相结合,这样才能产生真正有价值的作品。

那天,河南省文学院第一任院长孙荪,第二任院长李佩甫,第三任院长、第五届鲁迅文学奖得主郑彦英,第四任院长、现任中国作协网络中心主任何弘悉数到场。在作家、第五届鲁迅文学奖得主乔叶的记忆中,她最重要的成长就是在河南省文学院,最美好的记忆也都在那里。这些年,她和其他青年作家在师长们的指导下,汲取文学营养,在写作的天地里不断转型,超越自我,推出佳作。

文艺理论家、第六届鲁迅文学奖得主鲁枢元教授在总结发言时,深情回忆起他自1994年离开河南,到2015年归来,对家乡的深情。他提到和作家乔典运、二月河、张一弓、王鸿生等交往中难忘的细节,不过是几句温暖的话,一袋绿豆面,不过是夜晚在黄河边的欢聚;他回忆当年因为贫穷买不起书,但那时大家对文学的热爱无比真诚,执着。他一直坚信,文学是伟大的,永恒的,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热爱文学,热爱写作,期待后辈能多出优秀的、伟大的作家!

那天的聚会洋溢着温暖和感动,这么多气息相近的人,为文学而来。

他们中有评论家单占生、李静宜、樊洛平、刘海燕等,有作家冯杰、张鲜明、行者、周岩森、青青等,有《莽原》主编王安琪、副主编李雪芹,河南文艺出版社社长陈杰、副总编郑雄等。还有认真聆听的年轻的“90”后“00”后学子……

当听到王鸿生先生说早已把自己当作河南人,并曾在得知友人来豫时,激动地赋诗一首“闻君此去心雨狂,一夜牡丹卷洛阳。伊川洛水但问起,就说故人滞他乡”时,你几乎想落泪。

就是这种对中原大地的深情,对汉语文学伟大传统的忠诚,和对文艺理想的坚守,让文学豫军闪亮中国文坛。这一代代写作者,都是奔腾不息的黄河文明中的一滴水。

涓涓滴滴,终究浩浩荡荡。


公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