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入口: 资讯 | 资源

田中禾:作家是个幸福的职业

来源:河南日报 来源作者:温小娟 编辑人:李 燕 发布时间:2019-11-26 09:51:44

郑州迎来了一场群星璀璨的文学盛宴。

全国文学界知名专家学者不远千里赶来,缘于一个人的魅力而相聚在一起,这个人就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田中禾。

清新俊朗、儒雅睿智。这是今年78岁的田中禾给大家的第一印象。他戴着一副眼镜,爱说爱笑、风趣幽默。

“如果放上迪斯科音乐,我们一边跳一边说更好。”11月24日上午,在田中禾文学创作60年暨《同石斋札记》新书研讨会上,面对来自五湖四海的文人雅士,田中禾表白心迹:“请大家来开这个研讨会只是想曲水流觞,道尽千古风流,敞开心扉说话,让会开得有滋有味,这是我唯一的期望。”

1959年,正在读高二的田中禾出版了长诗《仙丹花》,由此开启了文学创作生涯。后来,他被兰州大学中文系录取。“当时对大学文学教育不满意,正在读大三的我不顾家人劝阻,为了实现作家梦毅然退学,把户口迁到郑州郊区农村当了农民。”田中禾回忆。

然而,田中禾实现文学梦想的道路充满坎坷。从大学退学后的20年间,为了生存辗转家乡唐河、信阳平桥等地,他当过民办教师,办过街道小厂,到了1980年,田中禾得以进入唐河县文化馆重新开始文学创作时,已过了不惑之年。好在有了基层生活的丰厚积淀,他更加深刻地理解并思考中国当代历史与现实生活,作品始终坚持人性视角、个体立场以及批判意识,并赋予作品深邃的思想。

他的作品,有熟悉的故乡生活作为背景,如短篇小说《五月》、中篇小说《轰炸》、长篇小说《匪首》中,有独特的地域文化和源于泥土的故事。

他的作品,有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如2010年推出的《父亲和她们》,这部从构思到创作长达20年的长篇小说,以一个知识分子的人生经历折射出半个多世纪的中国史,被认为是一部深刻反映20世纪中国历史和个人命运的重要著作。

他的作品,有清醒的人道主义和悲悯情怀,在最新创作的长篇小说《模糊》中,对几十年来经历坎坷命运的人物,他用富有同情心的笔触去理解他们。

在倾注于小说创作的同时,田中禾还创作了数量可观的散文、随笔。在从事文学创作60年之际,他推出了《同石斋札记》,小城风情跃然纸上,市井人物栩栩如生,展现了浓郁的地方特色、文化气息和民俗趣味。

在田中禾眼里,作家是个幸福的职业。“我把文学当作自己的手艺,去探索,去尝试新的形式和表现手法,去发现生活中的诗意。”田中禾说,正因为人在社会中生存得艰辛,才需要文学艺术来安慰,给人的心灵构筑一个精神家园。

60年来,田中禾的文学创作成就斐然,但他却无比低调朴实。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近几年,他仍笔耕不辍,接连发表三部长篇小说在业界引起高度关注,许多记者多次联系要采访他,都被他婉言谢绝。其实,正是他一直自觉地把自己“边缘化”,安心坐“冷板凳”,才有诸多优秀作品的问世。

对此,田中禾笑言:人的精力有限,太热闹,难以静心读书写作。我重性情,看重自由自在的状态。多年前我在一本小说集的前言里说过,我自觉选择边缘,因为边缘的自由度更高,空间更大。

年近八旬的田中禾希望在有生之年,把酝酿多年的两部长篇写出来。“我爱文学。我在文学道路上走了60年,文学在我心里仍如初恋情人,她对我依然那么新鲜,那么有吸引力。”他说。

“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这是田中禾先生60年文学创作生涯的生动写照。不论经历了什么,写了多少作品,获得了多少荣誉,他都一直保持“纯文学”的赤子之心。让我们一起期待田中禾先生新作品的问世。

公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