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入口: 资讯 | 资源

《范国甫诗词集》

来源: 来源作者:范国甫 编辑人:李 燕 发布时间:2020-06-21 18:13:21

作者简介:

范国甫,1947年7月生,河南临颍人,先后在中共临颍县委宣传部、河南省文联、河南省文化厅工作,1992年下海经商。现任郑州市仙客来坊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名誉董事长,2009年被评为新中国60周年百名功勋人物。
系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河南诗词学会顾问,郑州诗词学会副会长,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河南省青少年作家协会名誉主席,黄河诗词文化园主任,黄河诗词社社长。曾在《诗刊》《中华诗词》《半月谈》《奔流》《郑州日报》等40余家报刊杂志发表诗词500余首。2011年由作家出版社出版《范国甫诗词集》,2017年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长篇叙事诗《客家谣》。

《范国甫诗词集》序

任崇岳

国甫下海弄潮,斐然有成;又折节读书,洵洵然有儒者之风。饭后茶余,雅好占哔,所作诗词,粲然可观。或关注时事,或描绘山水,皆直抒胸臆,天籁自成,所谓“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是也。国甫将所作诗词裒为一集,浼四德捉刀润色,付诸梨枣,并倩予作序。忝为同乡,义不容辞,率尔操觚,不计工拙。

中国是诗的国度。诗歌在中国已有三千年的历史。春秋以前,诗句较短,多为四言,例如《诗经》,录诗三百余首,例外者屈指可数。战国楚辞、汉代乐府,格调稍变,四言诗日渐减少。至南朝齐梁以后,更是作者寥寥。与之相应的是,汉魏以后,五言乐府、杂言歌行逐渐兴起,可以入乐,富于变化,渐成主流。魏晋以后,历六朝至隋唐,五言诗、七言诗大为发展,成为诗歌中的主要形式。无论五言、七言,都有古诗、绝句、律诗三种形式。绝句、律诗都有一定规格,音韵有一定规律,故称格律诗。相对于古体诗而言,格律诗又称为近体诗。唐朝后期开始,中经五代,以迄两宋,诗歌家族中又出现了格式独特,韵律有定,句式有长短,字数有多少,段落分单双,而错落有致、音韵和谐的长短句,亦即后人所统称的词。有元一代,与杂剧堪称姊妹花的散曲兴起并大行其道。自此,诗、词、曲,诗歌的三种主要形式在中国文化舞台上共生共存,争奇斗妍,交相辉映。明清以来,虽然小说兴起并广受欢迎,但诗歌并未因此退出历史舞台。尤其是诗词,佳作层出不穷,名篇不断涌现,依然欣欣向荣。

国甫所作诗词甚多,从中精选出不足二百首结集出版。既有五言七言,也有杂言;既有诗,也有词;既有古诗,也有近体,还有一些自由诗。形式多种多样,不拘一格。从形式上看,可以说国甫从乐府歌行、古体诗、近体诗乃至近代自由诗中,都汲取了不少营养。在继承前人所创形式与技巧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亲身经历,给古老的诗词注入了清新的内容,极富时代气息。

格律诗(包括词曲)限制颇多,故写作不易。国甫诗词,格律诗居多,难能可贵。且不少篇目意境高妙。例如《如梦令·除夕有感》,中国传统的三大节日各有内涵,人生百年难免有喜怒哀乐,而作者将它们轻轻揽于笔端,又轻轻宕开一笔,将悲愁抛诸脑后,单单留下欢喜。何其豁达!何其洒脱!,又如《忆秦娥·芒种》,立意和文字,可与“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两句古诗相媲美。《西江月·雨》写作者下乡抗旱,盼雨心切时天降喜雨的情景,意境甚好!《长相思·雪》,读来有花间词派及李后主情诗意味,令人击节叫好。

格律诗中,律诗尤其难写,因为颔颈两联,不仅要求平仄对粘,而且词性文义必须对仗工整。国甫有几首律诗颇值一读。例如《七律·茶道》,从饮茶说到修身,人情哲理,尽在其中。颔颈两联尤妙。“烦恼皆因贪欲起,欢乐自向淡泊寻”,“君子有道无闲气,小人无德有异心”,粗看明白如话,细读却回味无穷。对仗妥贴,文字流畅。《七律·缘分》的颔颈两联“诗词书画叹佶煜,史志文赋赞马班”,“话落夕阳携手饭,语过子夜抵足眠”,对仗工稳,精炼含蓄,意蕴丰富。《七律·贺刁文八十寿辰》,也写得自然流畅,大气磅礴。

集中所收诗词,大体可以分为纪游、感事、拜节、情诗四大类。纪游诗数量多,可读性强,值得推荐者不少。例如《七绝·游桃花源》,秋色惹人,游人悠闲,更兼携友同来,喜悦之情溢于言表。《长相思·西湖有感》,有景有情,情景交融,有白居易咏江南诗意味!《七绝·醉雨游东湖》,读来很有些鲁迅怜子诗韵味。《七绝·天堂游》悠闲自得之状可掬!《七绝·游寒山寺》,亲切流畅,与张继《枫桥夜泊》诗可以对读。再如《七律·觅轻松》,读到“龙虎帐下三千将,骐骥鞍上百万兵”时,“沙场秋点兵”的壮阔场面如在目前,仿佛人喊马嘶,旌旗猎猎,战鼓可闻。《清平乐·漓江游》,景美情壮!远足旅游,理当如是!《七绝·龙源山庄》,诗中所写,直如人间仙境!

此书所谓情诗之情,非专指夫妻情、男女情,还包含着亲情、乡情、友情。这些情诗,情真意切,感人至深。例如《七律·自省》,对贤妻的挚爱、感激、愧疚之情,交织一处,触手可感。《七绝·咏梅》,是对一位不幸友人的赞赏和安慰,可与陆游咏梅诗媲美!《七绝·咏竹》,联想自己出身寒微,年届花甲事业有成,而今天的成就,包含着不少友人的提携关照。情真意浓,发自肺腑。《七律·乙酉中秋同乡会》乡情之浓,谁能化开?

拜节短信,一般习惯上就是几句问候之词。偶有以诗词拜节者,亦多为应景之作,草率成之。然而,国甫的拜节短信,却大有可观。正因如此,才有与之唱酬者甚众的现象。例如《健康是福》,通俗平淡,亲切随和,却道出了人生真谛。甲申除夕,拜年短信是一首卜算子《谢友人》。猴遁鸡临之际,回顾经商往事,对那些给过自己种种关照的朋友,自然十分感激,以这首小词表达谢意,十分妥贴。

书中收入自由诗为数不多,但大多流畅自然,耐人寻味。例如,《澄乾坤》、《诫情人》、《东方明珠的闲言碎语》等,都颇值一读。

凡此种种,不胜枚举。“春江水暖鸭先知”。诗词文章,各有所爱,众口难调。端的如何,尚须读者自探究竟。

当然,国甫诗词也并非字字珠玑,篇篇美玉。清初《全唐诗》收入唐诗近五万首,而流传广者则仅仅几百首。《唐诗三百首》可为代表。《唐诗鉴赏辞典》卷帙浩繁,也不过收录唐诗一千余首,只占全唐诗的百分之二!遑论那些大量散佚诗作?两宋词作,名篇甚多,腾于众口者,也不过几百首而已。《宋词三百首》可为代表。《宋词鉴赏辞典》可谓煌煌巨著,收入宋词亦仅一千余首。国甫诗词近二百首,能有三二十首受到读者喜爱,此书问世也就值得了。南宋著名诗词大家陆游,自云“六十年间万首诗”。然而真正流传众口者能有多少?国甫诗词能有三五首流传下来,大概作者也会心满意足的。

格律诗(包括词)对句数、字数、平仄、韵律都有严格规定,故写作不易。况且,每一种形式又有多种变式。例如五绝、五律、七绝、七律的平仄定格各有四种定式。不以常格而加以变换者为之“拗体”。敢于为拗体者多为名家,例如李白、杜甫、韩愈等等,故拗体之作亦为人们认同。词牌定式更多,也有种种变式。要完全遵循其格律定式,非但不易,亦无必要。所以更多人主张,诗词当以意为先,平仄次之;不能为求平仄、对粘而有碍于表情达意。有鉴于此,对国甫诗词中的平仄、对粘、拗体自救等问题不必深究。其早期有些篇目稍显稚嫩,亦在情理之中。中年以后视野开阔,文笔老练,不仅诗作日臻成熟,诗序也写得珠圆玉润,读来铿锵悦耳。诗与序相辅相成,珠联璧合。但个别篇目有些晦涩朦胧,还望作者斟酌推敲,或者添加序注,说明背景,介绍人物,以便阅读。

收到国甫诗稿,连夜拜读,欣喜之余,成七律一首,权以为序:

挑灯夜读国甫诗,清新流丽可点圈。

常思往事仍忧国,久对渔樵不羡仙。

笔底襟怀从肺腑,眼中宦海若云烟。

真情一片凝书稿,乡音乡韵倍欣然。

                                                                                                                     任崇岳 辛卯年孟春于郑州

(任崇岳,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历史学家。)

《范国甫诗词集》前言

范国甫

本人从事文化工作数十年,参与文化活动,交结文化界人士,自是职责所在。后来商海弄潮,奔走于全国各地。晤商界精英、业界名流、党政官员,皆属工作之需。游名山大川,览名胜古迹,访佛门高僧,会世间高人,成了生活的重要内容。每有感触、感慨、感悟,往往一吐为快。或低吟浅唱,或仰天长啸,然后诉诸笔端以寄情怀。年深日久,不觉中新旧之作已满箧(qie)囊。虽非字字珠玑,却也敝帚自珍;偶尔翻阅,感觉多有可观之处,时有点睛之笔。不忍锁诸箧中,或束之高阁,或置于密室,使虫啮(nie)鼠噬(shi),化为灰丝。遂择其善者,钩沉爬梳,勒为一卷,付诸枣梨,公诸同好。意在以诗会友,寻觅知音;更欲借此以就正于方家。

先秦诸子散文,两汉大赋乐府,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如春兰秋菊,各为一时之秀;似夏荷冬梅,各领一时风骚。有人说以上文学形式时过境迁,尽成绝响。此说不无道理,却有言过其实之嫌。秦汉以降,优秀散文仍不时问世;魏晋以来,大赋乐府也时有佳作;唐宋以后,诗词名篇依然灿若群星;民国至今,散文小说亦有类似情形。前人创造的文学成果,后人可以代代享用;其文学形式,后人亦可继承利用。唐诗乃诗史之峰,宋词乃词史之巅,后人很难企及,更难超越,但决不能望而却步,知难而退。我认为,时代在变迁,社会在发展,任何文学形式(包括诗词)都不可能永远占据文坛主流,但也不会永远淡出人们的视野。当今文坛,诗词式微。诗人翻译家屠岸先生尚且不敢以诗人自居,何况我等无名之辈?本人诗词,自然不敢比附唐宋名家,即与明清诸家相比,也常常自惭形秽,深知难以望其项背。但是,在新的文学形式不断出现,网络阅读渐成主流,文化快餐大行其道,不少人心浮气躁急功近利之当下,读书人如果有机会静下心来,读一点或写一点格调古雅的诗词,也未尝不是一种修身养性、陶冶情操、休闲消遣之享受。有鉴于此,才不避浅陋,将拙作奉献给读者朋友。

诗贵含蓄尤贵精,词亦然。区区数十字,不可能把写作背景交代清楚。如果不加序言就会增加读者的阅读难度。所以,古人诗词多有加序之传统。尽管有人对南宋词人姜夔词必有序的做法提出过批评,但大多数人对诗词加序还是赞成的。昔陶渊明《桃花源诗》脍炙人口,但诗之小序《桃花源记》,更是不胫而走,世人争相传诵。一篇小序传诵千古,成为诗史上的经典之作。《桃花源诗》也因序文而更加为人所知。郑板桥有一幅山石新竹图,只寥寥数笔,但画家自为题跋曰:“石虽不言,爱此新竹;竹不能言,爱此山麓。老夫满袖春风,将尔打成一局。”区区二十余字落纸,顿使整幅画面生动起来。使人一望之下,便觉春风拂面,春意盎然,石瘦竹嫩,风光无限。诗画有别,其理则一。由此可见,诗前小序应有则有。当然要尽量做到言简意赅,要言不烦。

诗言志。但往往需要托物。“物”中之人、之事、之地,作者自然明白,而读者未必了然。因此,就需要加注说明。孔子编著的《春秋》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秉笔直书,微言大义,成为后来史家之楷模。但由于文字过于简略,有似树木之主干挺拔,枝叶稀疏。读来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后之学者有见及此,纷纷为之作注,当时曰传。著名者有《春秋谷梁传》、《春秋公羊传》、《春秋左氏传》,称为“春秋三传”。其中《左传》尤为著名,不仅叙事详备,而且有因有果有过程,甚至还有人物的语言、神态、心理等细节,知识性、可读性大为增加。三传一出,《春秋》读者大增,流传更广。司马光主编的《资治通鉴》自是史坛名著。但成书之初,读者往往有阅读障碍,尤其是那些专用名词,仅读正文不甚了然。后来胡三省为之作注,才使《资治通鉴》更受读者欢迎。近代以来,诗文加注更成为通例。故此,本书对部分人名、地名等专用名词也加了小注。

余之交往,既有党政官员、商界精英、业界名流,也有文人雅士、学者专家、僧俗高人。其中不少人与我有诗词唱和,不仅数量可观,且颇有意趣盎然,琅琅上口之作。北宋章质夫当时就非闻人,但苏东坡一首《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遂使章氏其人广为后世所知。诗词唱和是人们交流感情、增进友谊的高雅之举,和诗是友谊的文字见证。故此,翻检箧中和诗,择其上佳者若干,收入集中,与原诗相映成趣,也为此书增光添彩。

咏叹风景名胜,能给读者以美的享受。附上图片,尤其是彩照,更能使人有如临其境之感,无疑会增加诗词的感染力。为此,集中插入了多幅图片。

我在书法界朋友很多,曾择部分作品请其挥毫而悬诸厅堂。这些书法作品,作为插页收入书中不少。诗书一体,相得益彰,此亦古训也。

收入本书的诗词近二百首,以格律诗为主,也有少量自由诗。以时间为序排列先后,以便读者翻检。记时兼采阴阳二历。建党节、国庆节、元旦节等,采用公历记之。一些有特殊纪念意义的事件,亦用公历记之,且系以月日。如《食为天》《奉国人》《一席论》等。端午节、中秋节、春节等传统节日,则用干支纪年。纪游诗、感事诗,无须详记日月,而时令不可或缺,故采用干支纪年,并于春夏秋冬前加孟仲暮季或初早晚末记之。

东晋永和九年暮春之初,当时南方的文人雅士咸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饮酒,赋诗作文。裒为一集。他们所吟何诗?所述何文?鲜有人知。但书圣王羲之一篇三百多字的兰亭集序,却使这次文人聚会成为千古佳话,广为人知。千年之下,作为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更是脍炙人口,妇孺皆知。初唐诗人王勃写的滕王阁序,与王羲之的兰亭序有异曲同工之妙,成为古代诗文序言之双璧。由此可见,序之于书,何其重要!有鉴于此,本书特请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任崇岳先生作序。任先生不仅在史学研究领域成就卓著,而且在文学领域也成就斐然。老先生作序,亦令此书增色不少。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原纪委书记杨海中先生对古典诗词颇有研究,造诣亦深,且有专著传世。本书请他审读润色,提出不少宝贵的修改意见。李韧先生系余之乡党文友,四十年交往不断,彼此了解甚深,故请他对诗序、小注有者润色,无者补缺。李韧先生不避寒暑,勉为其力而尽朋友之谊。本书书法摄影作品除署名摄影者外,均出自郑州日报摄影记者李利强之手。学生孙彦涛、李向午跑前跑后,做了不少实际工作。值此新书出版之际,特对任崇岳先生、杨海中先生、李韧先生、学生孙彦涛、李向午、郑州日报记者李利强一并致以深深的谢意。

本书汇诗词、书法、摄影等艺术形式于一体,旨在使其既有一定的可读性、观赏性,更具较高的收藏价值。虽欲竭力打造精品,但囿于学识,能否如愿,还有待于读者评判。诚恳期待读者朋友提出批评或建议,以俟再版时更臻完善。

七律·贺《范国甫诗词集》出版

李韧

种田弄水河之洲,

下海冲浪立潮头。

仁心常存兼济志,

柔情总牵百姓愁。

喜闻诗林添新枝,

乐见文坛增风流。

烈士暮年雄心在,

儒商花甲层层楼。

公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