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入口: 资讯 | 资源

李庚香:传承黄河文明要讲好“十个千年故事”

来源:河南日报 来源作者:李庚香 编辑人:李 燕 发布时间:2020-09-14 16:31:16

9月7日至8日,中国黄河文化研究中心黄河论坛在武陟开坛,来自清华大学、沿黄省区的50余位专家学者与会研讨。会上,河南省社科联党组书记、主席李庚香在结束时向社科专家发出倡议:“传承黄河文明要讲好“水”与“人”“十个千年故事”, 引起专家学者共鸣。

  

一要讲好黄河文明起源的故事。中华文明探源研究,对于我们研究人类文明的一元性问题意义重大。黄河文化在中华文明体系中具有发端和母体的崇高地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源头。要突出黄河文化“根”的地位,把力量聚焦到中华文明起源上,伏羲的故事、炎黄二帝的故事,讲好河图洛书的故事,打造中华文明溯源之旅。伏羲、黄帝。讲好黄河精神,我们没有聚焦到一个有影响力的点上。浙江搞浪渚文化。文明,一是城市;二是仪式性建筑;三是文字。根源是什么呢?就是没有“聚焦”。我们其实就是要聚焦到一个点,那就是中华文明的起源、中华文明的早期进程。这个东西搞出来,它是对国家、对民族的贡献,有助于提升中原文明在全球、在全国的影响。一个是仰韶文化、一个是夏文化,即龙山文化,一个是文字文化,特别是甲骨文。文物研究是一个大问题,项目要盯准,力量要集中。我们的研究,是很容易列入国家项目的,因为我们研究的就是中华民族的历史。现在的研究,就是要聚焦。现在比较弱的,是研究这一块如何来支撑?中华文明的起源,这是一个很大的事。我们要把力量聚焦到中华文明起源这一块。郑州建设黄河文明博物馆,是一个大的机会,或者新博物院,可以搞一个中华文溯源之旅。这样的话,中华文明是怎么走过来的,中华民族是怎么来的,就很清楚了。中原地区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在古代被华夏民族视为天下中心。就要求我们必须重视做好黄河文化核心区文明起源研究,特别是早期中国研究、夏文化研究、甲骨文研究,溯源黄河历史。

青海黄河源头

二要讲好黄河精神的故事。在河南,黄河留下了夸夫逐日、愚公移山、中流砥柱等历史典故,滋养着中华文明、支撑了民族精神。黄河文化以百折不挠的磅礴气势塑造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风格和无坚不摧、无往不胜、坚韧刚强的英雄气慨和精神。我们要尊崇黄河自我否定的创新精神,学习黄河坚韧不拔的斗争精神,秉承黄河兼收并蓄的包容精神,践行黄河一往无前的开拓精神。“黄河之水天下来,奔流到海海不复回”。“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从大禹治水到“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到三大精神,黄河文化始终彰显着中华民族最本质的文化基因。就抗日战争来说,抗日战争的胜利不仅是政治上和军事上的胜利,更是精神上的胜利。抗日战争时期,曾经唱响长城内外、大江南北的《黄河大合唱》,就激励了中华民族无数仁人志士慷慨赴死。提炼以黄河文化为代表的黄河精神。什么是黄河精神?三门峡的中流砥柱精神、新乡的太行精神(新乡先进群体精神)、焦裕禄精神、濮阳李连成的吃亏精神,安阳的红旗渠精神等等,都属于黄河精神。要把三门峡的“中流砥柱”精神、新乡的大行精神(新乡先进群体)、濮阳李连成的“吃亏”精神、安阳的红旗渠精神联系到一起,对“黄河精神”进行理论概括和深度挖掘。要突出黄河文化“魂”的价值,实现黄河文化、中国精神的现代表达,助推河南文化发展跨入“黄河时代”。

黄河三门峡大坝

三要讲好黄河人物的故事。黄河流域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英雄人物灿若星汉,群星闪耀。要把历史上的子产、商鞅、刘秀、张仲景、李斯、杜甫、白居易、韩愈,现当代的焦裕禄、常香玉、二月河、李佩甫等作为“黄河之子”系列推介,把邓亚萍、朱婷等当代河南文化名人的出彩故事讲好,增强榜样、先进的力量,增强民族自豪感、自尊心、自信心。

子产,包拯、谢瑞阶、二月河。讲好黄河文化。姓氏文化,你都不知道祖宗是怎么来的?那怎么行呢?这会是在全国最有影响力的一个文化旅游品牌。要挖掘和梳理黄河人物、黄河文化名人。

河南灵宝东寨黄河湾

四要讲好黄河文物的故事。河南文化厚重,文物资源富集。中国八大古都中,河南占其四;河南拥有规模最大的黄河历史文化遗址群,仅沿黄地区就有世界文化遗产5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11个、纳入国家规划的大遗址15处。如今,河南已经有殷墟、龙门石窟、嵩山“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三处世界文化遗产。要抓紧启动黄河历史遗迹(可与商丘“黄河故道”打捆)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一步延续历史文脉,扩大黄河文明的世界影响。要以河南为主体,会同沿黄九省联合申报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例如,司母戊鼎的故事、莲鹤方壶的故事等等。

三门峡黄河古栈道

五要讲好黄河文化的故事。黄河文化体系包括两个层面:一是流域层面。如甘肃马家窑文化、陕西蓝田文化、河南仰韶文化、大河村文化、二里头文化,山东龙山文化等。这里面还包括青海的藏文化,四川的巴蜀文化、宁夏的回族文化、甘肃的陇文化,陕西的三秦文化,山西的三晋文化,河南的中原文化、山东的齐鲁文化等。二是物质、精神和制度层面。河南是“最早的中国”所在地、“黄河边上的中国”。伏羲女娲、炎黄二帝等人文始祖的传说在这里诞生;颛顼帝喾尧舜禹在此为三代奠基;周公在洛阳“制礼作乐”,创儒学道统;二程在伊洛之滨接续不断之道统,建立洛学。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河洛文化是黄河文明的最核心载体,殷商文化起源于商丘,兴盛于安阳。春秋战国时代,中原文化形成。大运河实现了黄河文明的纵横向传播,丝绸之路实现了中华文明与其他传文明的交流。鉴于河南众多城市在河洛文化、中原文化、黄河文化、黄河文明中及中华文明中形成与传播中的枢纽地位,加快黄河文化核心区建设。要梳理好黄河文化的“文脉”,对伏羲、黄帝、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龙岗文化、夏文化、殷商文化、东周文化;三门峡的虢国文化,焦作的太极文化,郑州的炎黄文化、少林文化,开封的大宋文化,安阳的殷墟文化;魏晋玄学、韩愈道学、二程洛学、冯友兰新理学等贯穿整合,串珠成链,形成中原文化集群,加以推介。曹锦清先生的《黄河边的中国》用社会学的方法对河南不少地方作过实地调查,其中不乏对河南文化的揭示。

黄河流经三门峡段

六是要讲好黄河生态的故事。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对我国生态安全具有重要影响。对于黄河流域复杂多样的生态系统,我们还缺乏充分的科学数据支撑,难以从根子上解决问题。生态文明是关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只有始终坚定生态保护立场,树立天人合一的理念,才能确保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美国作家蕾切尔.卡逊出版了《寂静的春天》一书。在这本书中,她以生动而严肃的笔触,描写了人类因过度使用化学药品和肥料而导致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并最终给人类自身带来不堪重负的灾难。她在书中指出,人类用自己制造的毒药来提高农业产量,无异于饮鸩止渴,人类应该走“另外的路”。人类应该走的“另外的路”,是一条什么样的路呢?这就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是第一位的。要正确处理水地关系、水沙关系。水沙关系不协调,是黄河复杂难治的症结所在。保持黄河生态环境,必须从水质抓起,要抓住水沙关系调节这个“牛鼻子”。一是实现全流域水资源协调管控,实现水资源刚性约束。二是强化河道和滩区综合治理。三是建立全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厚植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之基。要抓好大保护,让母亲河铺展生态新画卷。要重视生物多样性问题。8000多只白天鹅聚集在灵宝市函谷关,是非常优美的故事。我们要注意从自然文化维度重现“壮美黄河”。黄河在河南全长711公里,流域面积3.62万平方公里,在黄河沿岸和黄河故道给我们留下了山河壮美、沃野千里的自然风光。

白天鹅在三门峡

七要讲好黄河旅游的故事。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是未来经济的增长点。河南要重点围绕郑州、开封、洛阳“三座城、三百里、三千年”作文章,构建“一带一核三山五区”河南文化旅游发展布局。搭建大平台,创办大活动,塑造大品牌,努力打造全球探寻体验华夏历史文明的重要窗口、全球华人寻根拜祖圣地、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旅游目的地、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

三门峡天鹅湖

八要黄河治理的故事。“黄河宁,天下平”。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始终同黄河水旱灾害作斗争,兴衰成败与大河两岸人民观水、用水、治水的历史息息相关。秦汉、隋唐举全国之力,在治河制度建设、防灾抗灾能力建设、工程建设等领域治理有效,才有雄汉盛唐的历史呈现,使中国古代经济、政治中心长期居于中原。从汉武帝的瓠子堵口,到清康熙皇帝把河务漕运刻在宫廷的柱子上,充分表明治理黄河、保护黄河对于中华民族的极度重要性。一部黄河史就是一部治理史。河南与黄河关系密切。九曲黄河万里沙,治理黄河要在河南。要讲好古代大禹治水的故事、东汉王景治河、元朝贾鲁“治河三策”、潘季驯“束水攻沙”的故事,武陟嘉应观的故事、开封“城摞城”的故事,人民治黄的故事、黄河70年岁岁安澜的故事,展现中华民族认识黄河、治理黄河、利用黄河的生动图景,弘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坚忍不拔、敢于斗争、勤劳智慧的斗争精神。

三门峡刚刚建好的黄河生态廊道

九要讲好高质量发展的故事。黄河流域率先踏入世界文明门槛,这里蕴藏着长期领先世界的数学、医学、天文学、水利、农业等资源“富矿”,尤其是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火药等四大发明都诞生在黄河流域。要讲好黄河流域科技文明的故事,让古老的黄河文明绽放新时代光芒。从城市的维度看,黄河流域的城市大都是中国的中心城市,早期主要集中在夏商周、秦汉以及唐宋时期。西安,洛阳、开封、郑州、安阳等五大古都都在黄河一线。中原六大古都群,包括洛阳,开封,安阳,郑州,南阳、商丘。以黄河滩区为例,其国土空间管控与经济社会发展面临一定挑战。现在郑州大都市区建设面临两个问题:一是国际范儿不够,二是文化品位不高。比如郑东新区建设,要像西湖一样处处都是文化景点,如在龙湖建设二月河纪念馆等,通过布局一系列文化景点,来提升郑州的文化品位。讲好“黄河故事”。我们体会,现在的郑东新区有楼、有树,就是缺少文化。随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以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即将出台,沿黄城市迎来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郑州、开封、洛阳、安阳、焦作、三门峡、济源等城市发展优势将进一步凸显,要用好政策,先行先试,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建设特色优势现代产业体系,优化城市发展格局,推进乡村振兴,讲好城市高质量发展故事,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

三门峡黄河湿地

十要讲好黄河文化地标的故事。黄河流域文化资源丰富,尤其是黄河河南段历史文化发展脉络清晰完整,黄河文化遗产集中。这些文化标识既是黄河文化的证明,也是中原文化的积淀。如仰韶文化遗址、伏羲画卦台、安阳殷墟、龙门石窟、少林寺、嵩阳书院、人民胜利渠等。要着手打造新时代黄河文化地标,把黄河河南段丰富的文化内涵全方位、多角度展示出来,全面展示黄河文化的独特魅力。

讲好黄河故事,传播黄河文明,就是解读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的深刻内涵,读懂这一国家战略的文化价值、生态价值、经济价值,着力打造中国文化新高地、世界旅游新地标,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丝绸之路——崤函古道

(摄影:三门峡市陕州区摄影协会主席 兀增刚)


公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