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入口: 资讯 | 资源

苏湲科幻考古作品《太阳部落两万年》推介

来源:河南文化网 来源作者:李燕 编辑人:李 燕 发布时间:2020-10-14 16:35:34


作者苏湲近影

《太阳部落两万年》

作家简介:

苏湲,河南博物院研究员,考古学者,中国作家协会会员。2005年在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考古纪实报告《中原考古大发现》1—4册,即:《叩醒商城》《殷墟之谜》《楚墓疑云》《龙门佛光》,约一百二十万字。2007年在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考古纪实报告《黄帝时代——探索中华文明起源之谜》《华夏城邦——追踪夏商文化探索者的足迹》,约六十万字。该书均由著名考古学家李伯谦作序,给予高度评价,认为是一部难得的好书,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和文学价值,它也是一部考古方面的学术史著作。曾主编《苏金伞诗文集》,约八十万字,获河南省优秀图书一等奖。

2007年,中央电视台十套《探索发现》栏目,根据《中原考古大发现》拍摄了三十集大型纪录片《中原大发现》,苏湲担任总撰稿。该纪录片曾先后在中央电视台一套、四套、七套、九套、十套播出,反响极大。2008年,央视《探索·发现》在河南拍摄六集纪录片《商之都》,苏湲仍担任总撰稿,该片播出后,引起包括央视在内的诸多媒体的关注。

《太阳部落两万年》故事梗概:

科幻考古之《太阳部落两万年》是一部跨越两万年的考古传奇故事,以人类成长史为主线,也是一部人类成长史。故事发生在黄河流域的一处史前遗址考古工地上新新遗址(太阳部落遗址),给发掘者带来猝不及防的震撼。故事分为两条线索展开,充满诡异、奇幻的色彩。

一条主线围绕考古学家尹良博士进行,他的前世是两万年前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北部落继承人——太阳。尹良博士考古发掘时,触摸到了自己前世——太阳的线索,随之大量的考古证据支持了他的发现。另一条主线围绕《绿色前线》女记者戴亦西展开。戴亦西在调查环境污染时,踏进这片古老的土地,从而认识了考古学家尹良博士,并得知自己的前世月亮和尹良博士的前世太阳曾经是一对史前患难夫妻。

两条主线交替进行,分分合合,变幻莫测,把故事带入到一个诡异神秘的史前世界里。但是故事除了给读者带来惊悚震撼的同时,也严肃深刻地探讨了人类生存和现实社会中的若干问题:人类成长的历程、对命运的把握,以及爱情的力量等等。

一年春天,尹良博士率队驻扎在南地村进行考古发掘。尹良博士的妻儿——梅艳和小虎在那场著名的动车事故中丧生,为了摆脱痛苦的煎熬,他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发掘工作上,很少回到京都。南地新新遗址曾经是一片人迹罕至,方圆几十里的碧绿大盆地,可以追溯到两万年前的更新世晚期。考古队旗开得胜,发掘到一个残破的人头骨化石和大批古生物化石。这对于揭开人类起源、繁衍和死亡的秘密具有重大学术意义。

自人头骨发现以来,曾花费大量的时间研究它,希望能“突然从中发现些什么”。经测试,头骨为20岁的年轻人,生前非常强壮。尹良博士亲自研制出一台LD蓝光仪,利用了超波传送技术,并对头骨有骨质感应作用。当他对人头骨进行修复和信息调,以及声道重塑后,人头骨竟然开口说话了。它告诉尹博士,自己生前叫木叶,是新新部落族长的弟弟,自己的哥哥叫木松。两万年前,尹良博士和他们曾经是亲属关系,尹博士的前世叫太阳——北部落的继承人,是自己妹妹月亮的配偶。    

木叶头骨说,两万年前属于冰河时期,其严峻气候非常人所能生存的。北部落和新新部落为友邦近邻,唇齿相依,有着共同的始祖和信仰。北部落地势优越,坐落于四周低中间高的龟背之上,三面环山,一面临水,因此被南部落所觊觎,常常受到侵害。在一次共同抗击南部落入侵时,双方死伤惨重,木叶也死在了这次战争中。

木叶死后,南部落为了一个女人——音美,再次入侵新新部落时,北部落的继承人太阳(尹博士的前世)带队前来增援,与新新部落联合作战将南部落击溃,取得了决定性胜利。但是北部落的大本营,遭到南部落的偷袭,几乎全族覆灭。太阳的爱人月亮在危机时刻,怀抱她和太阳的儿子跳入悬崖。从此,悲痛欲绝的太阳带着侄儿玛瑙,开始了漂泊的野外生活,历尽人类初始阶段所经受过的一切灾难。

太阳是人类始祖,是人类文明的创造发明者。他发明了种植、烧陶和独轮车,以及建造房屋技术和野生动物的驯化等等。太阳还制订了通婚制度,把血缘婚姻发展到族外婚,从而把原始婚姻制度由蒙昧推向了文明。

太阳历尽千难万险,最终和侄子玛瑙建立起自己的家园——一个兴旺发达的太阳部落。他用毕生的时间寻找月亮,九死一生无怨无悔。在他的生活里,月亮也时时出现在身边,给他注入了生存下去的决心和力量。太阳部落的新成员——一大群孩子们,都是云雀、杜鹃(仙女的化身)和玛瑙的孩子。他们非常健康漂亮,因为他们的血统里有仙女的基因,所以个个出落不凡,勇猛善战。太阳部落的发展壮大和对历史文化的贡献,在人类成长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木叶头骨还告诉尹博士,为了两万年前的约定,新新地层的成员将陆续返回这片土地。月亮也会回到这里和他重逢,再续前缘。但是他必须找到属于那个时代的标志性遗物——圣甲虫项坠。圣甲虫具有神性,蕴藏着来自祖先的丰富信息,可以辨认出每一位家族成员。尹博士为了寻找真相,揭开人类历史之谜,开始了大规模的发掘和调查工作。这期间,他经历了生命的严酷考验和一个个神秘诡异的事件,惊心动魄,令人肝肠寸断。

故事另一条线索围绕女记者戴亦西展开。她优雅、矜持、智慧、美丽而单纯。她的前世就是月亮,太阳终其一生寻找的恋人。戴亦西为调查一宗环境污染事件,她和摄影记者白浪误入克隆人基地,救出了被禁锢在实验室中的克隆女孩喜娃-36。从而遭遇了一系列的危机,遭到死亡威胁。在追逃途中,步步惊心,环环紧扣。他们一行误打误撞,钻进一座巨大的汉代石崖墓,遇到一位白衣老者……在离奇诡异的地下世界中,他们再遇风险,白浪因此而殒命。他们一行最终逃离了墓葬。

但到此故事并没有结束,事件本身更为玄妙而复杂……这是一个关乎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故事。克隆女孩是未来的象征,她终将把人们带到一个未知的世界中。小说中那一幕幕平行生命的穿梭往来,充斥着人类生存的喧嚣、骚动、痛苦与向往。从这部关于爱情、史前、人类、政治和轮回、幽灵、玄幻、盗墓的小说中,浮现出一个个有关人性的令人难以忘却的幻象。《太阳部落两万年》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考古小说,通过营造哥特式紧张气氛,设置了一个又一个悬念,诱导读者与之一起踏上追寻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神秘之旅。

苏湲签售作品《太阳部落两万年》

自序

几年前,应一位著名考古学家朋友的邀请,去参观他的实验室,在那里我看到了一颗完整的人头骨化石,距今两万年之久。考古学家说,他把人头骨从探方中捧起时,感觉周围似乎有一层流动的薄雾,全身的能量都调动了起来。我和人头骨那深邃空洞的眼窝久久对视,似乎有一股幽暗的原始力量在我的脑海中拉伸,把我带回到一个崇高的时刻——两万年前的更新时晚期。那时属于冰河时期,其严峻气候非常人能存活下来的。但是我们的祖先硬是战胜了一切灾难生存下来,并且创造出一个辉煌的史前文明。

考古学家说,他们曾经挖到过一座史前夫妻墓葬,两具白骨做相拥状,很难将其分离开来。我问:它们生前是夫妻吗?他幽幽地说:“是情人。” 一万多年前的一对情人,他们究竟经历了什么?一个凄美伤怀的故事,一个在最古老意义上讲述的浪漫,考量着我半猜半度的想象力。我渴望把它们写成一部关乎人类起源性质的小说。因为深奥莫测的人类起源,一直以来是困惑人们的最大谜题。此后主人翁的身影在我的脑海中浮起,如同种子破土而出,并生根发芽长成大树。  

《太阳部落两万年》是一部跨越两万年的科幻考古小说,题材宏大,视角新颖,以人类成长史为线索,也是一部带有科幻色彩的人类成长史。男主人翁太阳是人类始祖,月亮是其倾注一生热爱的女人,她死于一场部落间的械斗。从此,悲痛欲绝的太阳带着侄子玛瑙,开始了漂泊不定的野外生活,历尽人类初始阶段所经受过的一切灾难。他用毕生的时间去寻找月亮,九死一生而无怨无悔。太阳活到二百岁,或许三百多岁,不遗余力地向人类传播着文明的火种。月亮和太阳经过轮回转世,一个是考古学家尹良博士,一个是《绿色前线》杂志社的女记者戴亦西,前世姻缘今世情,他们共同演绎了一场旷世悲情的绝唱。

我伏案三年,怀着紧张昂奋的心情穿越在两万年之间,在前世与今生之中互换角色,乐此不疲,有时又是泪流满面。我努力想尝试的是,以引人入胜的故事把读者带入到历史的纵深处,让他们一同去感受人类成长的顽强与艰辛、时空转换的漫长与宽广、未来人类的不可估测性等等。《太阳部落两万年》是人类文明毁灭与重建的传奇,在小说构架时,我破天荒地把各种手法加以尝试,但那只是为了“阅读”的快感,却意在尽忠于纯粹的考古学和纯文学性。该书也是一部对考古学的累累硕果的赞誉,更是一部人类文明成长史的颂歌。同时它也是一个关乎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故事。

之所以能殚精竭虑、全心投入写作,也是一种自我挑战的方式。当一个个鲜活的人物被创造出来,一个个离奇的故事被编排得天衣无缝时,那将是一种极度的满足。创作是我一生的夙愿,也许是因为我的体内流淌着诗人的热血。父亲是伟大的诗人,他倾注毕生精力于诗作,也亲身验证了一个残酷的法则:真正的爱和一切美好的夙愿,是需要付出沉重代价去换取的。

为了这部小说的出版,我付出了10年的努力和探索。碰巧哪位学者同仁读到这本书,如果提出异议,认为过于荒诞不切合实际的话,我毋庸辩解什么。我毫不违言地说,中国文学确实到了应该创建文学思潮与流派的时候了。

我是一位严肃作家,已出版过300万字的考古纪实报告,并且被央视探索发现拍成了30集大型纪录片《中原大发现》。我却在势头正劲时猛踩刹车,退隐江湖近10年。我试图创作出一部题材宏大、思想深刻的作品,用以表现我的创作实力和超越的想象力。尽管这个过程是漫长的,但希望始终贯穿我的信念,优美与崇高终会突显它的光芒。                (2017年5月30日)

后记

我出身于书香世家。父亲苏金伞是我国五四新文学以来最杰出、最具代表性的诗人之一,曾任河南省首届文联主席。他是一位铁骨铮铮、敢于抗争的人民诗人。他的诗作素朴,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强大的文学力量,在中国文坛产生了深远影响。

我是家中第六个女儿,也是最小的孩子。我记事的时候,正值父亲被划为“右派”、受到不公正待遇时期。当时父亲已五十多岁,刹那间的坍塌压得他喘不过气来,使他的精神羽翼受到极大的伤害,再也无法腾飞了。那年秋天,雨连绵不断地下着,一家人随父亲来到信阳大别山劳动改造。苦难的记忆伴随着童年岁月,深深刻在了我幼小的心灵中,但也是我成长的基石。

从大别山回到郑州时,我已经该上小学四年级了。两年后我考上郑州八中,也算是一个不小的惊喜。但是一年以后“文革”开始,我又沦为失学少年。正处于丑小鸭变天鹅的年纪,我和姐姐一起来到南阳一个偏僻的小村庄接受再教育。我随身带着一只书箱,里面全是父亲的书籍。读书成为我最大的乐趣,自此,世界名著一一走进我的视野,我也从书中体会到无穷的乐趣。

父亲说:“书是无声的力量,能够助你攀登上一个又一个的高峰。把时间放在读书上,价值回报远高于一切。”满怀希望的阅读,是一种幸福的享受,是无形的人生财富。父亲从来没有刻意要求过我们,但是身教胜于言传,那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文化在经历了沉痛的历史挫伤后,开始挣脱束缚,跨入发展复兴的道路。我是那一时期文化繁荣和时代变革的受益者。沉浸在书本中,周围的人消失了,周围的禁锢消失了,周围的一切都在软化,变成了液体在我的血脉中流动。读书也成为我最纯粹、最持久的信仰。

1997年7月,河南省博物馆搬迁新馆后,升格为河南博物院,院里提出“科研兴院”的建院理念,我萌生了撰写《中原考古大发现》系列丛书的想法,并被院里批准为重点科研项目。然而,一个从来没有接触过考古的外行,却想插手复杂深奥的考古学,这让我备受质疑和嘲讽。当你不小心被推向潮流而不想被淹死的话,那只有奋力搏击,被征服的潮流就会助你到达成功的彼岸。

2001年至2005年,我度过了一生中最辛苦,却有着重大收获的五年。五年中,春风秋雨、夏花冬雪都消失了,只有成堆的考古报告和发掘资料陪伴着我。时间变得很浅,变成了一股清流,一个恍惚日落月升,一个恍惚冬去春来又一年。这个漫长的过程充满艰辛,有许多辛酸的回忆,但是与成书后的喜悦相比,一切都变得微不足道。

2005年,大型考古纪实报告《中原考古大发现》(一至四册),即《叩醒商城》《殷墟之谜》《楚墓疑云》《龙门佛光》,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共一百二十万字。该书由原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院长、“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李伯谦教授作序,并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认为这是一部难得的好书,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和文学价值。李伯谦教授曾在中国国家图书馆为高级干部讲课时推荐此书。这套书出版后,引起中央电视台及多家媒体的关注,纷纷抛出橄榄枝,希望以该书为蓝本拍摄大型电视纪录片。2007年,中央电视台《探索·发现》栏目根据《中原考古大发现》拍摄了三十集大型电视纪录片《中原大发现》,播出后引起巨大反响。

2007年6月,我在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黄帝时代——探索中华文明起源之谜》和《华夏城邦——追踪夏商文化探索者的足迹》两部书,共计六十万字。

该书仍由李伯谦教授作序。他在序言中说:“2004年10月,我曾应邀为苏湲女士的四册一套《中原考古大发现》作序。至今不到两年,她的两本续集《黄帝时代》《华夏城邦》又摆在了我的案头。如果说当年阅读《中原考古大发现》时,给我带来的是心灵的巨大震撼,好像不会饮酒的人猛然喝下一口二锅头,顿时热血上涌、激动不已的话,那么,现时读续集书稿,则更多的是感到亲切、自然和感怀,如同盛夏时节啜饮着冰镇啤酒,滋润着燥热的心田……因为书中所描写的人和事离现实太近,我实在是太熟悉了。”

太感谢李伯谦老师了,知遇之恩当涌泉相报。以后每年他都会问我的创作情况,问写了什么,何时完稿。说实话,我都不敢面对他,总觉得心里有愧。《太阳部落两万年》出版之时,我会第一时间把书送上,让他为我高兴。借此机会,再次感谢李伯谦老师。

  2008年年初,中央电视台《探索·发现》栏目在河南拍摄了六集电视纪录片《商之都》,仍由我担任总撰稿。该片播出后,引起多家媒体关注,好评如潮。但是在势头正劲时,我猛踩刹车退隐江湖近十年。有人认为我已江郎才尽,写不出来了。其实不然,写作是一种沸腾在血液里的渴望,我怎甘心罢手。我渴望创作出一部题材宏大、思想深刻的作品,用以表现自己的创作实力和超凡的想象力。尽管这个过程是漫长的,但希望始终贯穿于我的信念。

三毛说:“如果有来生,要做一棵树,站成永恒。”我也想在来生做一棵树,做一棵思想之树,一棵希望之树,把写作带入永恒。父亲说:“天生我这个人,却不给我做人的待遇;让我酷爱诗,却不给我天才。”父亲带着遗憾走了,没能把要说的话说完,没能把要写的诗写完。我要替他说替他写,去完成他未竟的事业。

美国作家爱默生说:“没有任何一项伟大的事业不是因为热忱而成功的。”守住自己的内心,绝不轻言放弃,并以一生去下注,相信这样一场豪赌,虽然没有绝对胜算的把握,但是命运也赢不了你。

愿天堂里的父亲母亲能看到《太阳部落两万年》的出版,愿他们喜欢这部书,愿他们在天之灵为我骄傲吧!   (2017年7月)

公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