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入口: 资讯 | 资源

《诗书画百篇》

来源: 来源作者: 编辑人:李 燕 发布时间:2020-12-04 19:00:43


序一

霍宪章

李再有先生《诗书画百篇》一书送我后,我认真进行了学习拜读,十分欣赏。李再有先生作为社会上的平凡人,却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他社会地位平凡,却能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经过数十年的艰苦努力,为社会文化的发展,为中华传统文化的弘扬,做出了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可敬可贺。

李再有先生的诗书作品让人称赞,诗书画意跃然纸上,令人遐想。可贵之处是其作品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如他的诗句:“春借东风送马蹄”的“借”字、“房前燕剪垂杨柳”的“剪”字、“光线爬床吻床头”的“吻”字等等,皆能妙笔生花、诗香绽放。我想这与他对生活的细微观察体味是分不开的。

诗意牵诗风,诗风韵书意。他的诗书作品初看没什么特殊,细品后则能品出独到之处。他能随着不同的诗意写出不同的诗风,带人进入他所营造的特殊氛围。 如书法作品:“迎雪观少林”,似有武风习习、钢铁铮铮之气; “咏牡丹”、“九寨沟”犹如凤舞花草;“孟姜女哭长城”像暴风骤雨,具冲破长城之势“马到成功”巧用象形手法,字画相融,颇具动感,自成一体,令人赞叹不已。

诗如其人,字如其人,画如其人,他诗书画如其人一样质朴、深刻、敦厚。正如李再有自序所述:“以王羲之、怀素、米芾等为师,临古帖百家。”再加上他坚韧不拔的执著精神,才有今日之成就。

中国的书画博大精深,历史悠久,精品叠出,试想学习并有所创新,做出成就,委实艰难。但只要任何一个有才华、有志气的学者在其中博弈、翱翔,也一定会在书坛上崭露峥嵘,显出鹏举之势。我们不妨再热切地期望李再有先生“扶摇直上九万里”,实现他辉煌的夙愿。

纸短话长,书不尽意,班门弄斧。送诗一首,以作祝贺:

物换星移几度秋,开拓创新乐无忧。

埋头力耕文圃地,两鬓银发夙愿酬。

老骥伏枥情未了,老有所为亦风流。

壮志萦怀不觉老,书山墨海任遨游。

                                                                                                                                                 2012年8月

(霍宪章:河南省地方史志办公室主任、河南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秘书长)


序二

郑彦英

近读李再有先生的书法和诗,诗味浓厚,墨香弥散。书味多自乡土气息,墨香源于精气神。

成诗书者,皆非易事。从李先生的诗书上,可以看出他是下了苦功的。他的书法吸众人之长,驳众家之短,刻苦习练数十春秋,终于成就了有自己特色的书法。

他的书法艺术与众不同的是,书随诗走,诗意不同,字的形态就不同,如观少林,字字像武士伸铁,写风景,字像凤舞花草。写人生,字像风摆秋雨……

于是,在他的书法作品中,可见行云流水,端庄少女,秀丽清雅,爽利险劲,老辣雄浑。进一步分析,点法结构,体势浓淡,蕴含精彩变化。方、圆、收、放、疏、密、刚、柔、虚、实,搭配巧妙,美藏于字里行间。

学习体会,似可为序。

(郑彦英: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河南省文联副主席)

 李再有先生和河南省原副省长孔玉芳女士交谈

李再有(右)与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贾连朝(中)、中国收藏鉴赏杂志社张翰月在一起

李再有先生荣获部分荣誉

李再有先生作品选

公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