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入口: 资讯 | 资源

归来!中原古代文明之光!

来源:河南日报 来源作者:温小娟 编辑人:李 燕 发布时间:2020-12-27 16:36:07

河南博物院全面开放启动仪式

展厅掠影(河南文化网 李燕 图)

12月26日这一天,对于河南博物院来说是个非同寻常的日子。历经5年多时间的精心筹备终于顺利“交卷”,面向社会正式全面开放,以全新的姿态盛装归来。

当天,在河南博物院全面开放开幕式上,河南博物院院长马萧林说,为了更好地服务大众,让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活起来”,博物院着力创新创造,从陈列展览、公共文化服务上都下足了功夫,体现了新理念、展示了新发现、利用了新技术、拓展了新空间,为广大观众奉上饕餮文博盛宴。

正如马萧林所言,这次全面开放,河南博物院诚意满满,给观众带来了重量级的“惊喜”,从一楼到四楼洋洋洒洒16个展厅悉数开放,除了试开放期间重磅推出的基本陈列展览“泱泱华夏,择中建都”外,还有“明清河南”“国宝特展”“中原楚国青铜艺术”“院藏明清工艺”“中原古代石刻艺术”等专题陈列,另外,还有精彩的临时展览“鲁迅的艺术世界”,将带您走进真实且多面的“鲁迅先生”。

同时,还特地给观众准备了一颗惊喜“彩蛋”:此前试开放运行期间,许多观众朋友好奇“九大镇馆之宝”怎么唯独缺了“云纹铜禁”踪影?这不,等待是为了更好地归来,这次它以傲视群雄的姿态出现在最新的“中原楚国青铜艺术”展厅中。

16个展厅中,有哪些新展览、新亮点?

先来说说四楼展厅最新布展的 专题陈列“丹淅吉金—中原楚国青铜艺术”“巧工遗珍——院藏明清珍宝”展来吧,这里的每一件展品都足以令人叹为观止。

在“中原楚国青铜艺术”展厅,一往望去全是“国之重器”。这次展出的主要是淅川东周楚墓青铜器,“云纹铜禁”“王子午”鼎、“神兽”“王孙诰编钟”等等,保存之完美、工艺之精湛、纹饰之华丽,实属罕见,展现了楚文化独领风骚、彪炳千秋的魅力。

“院藏明清珍宝”则荟萃了明清时期质地精良、精美绝伦的工艺珍品,如用料考究、装饰典雅的漆器,栩栩如生的牙雕,雍容华贵的珐琅器,温润如玉、彩釉灿烂的瓷器等,其中备受观众喜爱的清代象牙萝卜、五彩十二月花卉杯等宝贝都在陈列展览中。通过这些精美的“宝贝”,我们可以了解到,明清时期,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水平的提高,直接影响和推进了工艺美术的发展,生产了大量具有很高审美情趣和美学鉴赏价值的工艺作品,显示了古代匠师的非凡智慧和惊世技艺。

在试运行期间就已推出的基本陈列“泱泱华夏 择中建都”,蕴含着河南博物院人无数心血,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是“王者归来”,在众多展中犹如“众星捧月”。与此前与之前“中原古代文明之光”系列展相比,策展视角、展示内容和外延均有大幅提升,它以中原的建都历史为主线,以中原文明发展历史为纲,以世界文明背景为参照,整合河南地区的文物优势,抓住中原古代发展中的闪光点,展示华夏民族的文明发展轨迹,再现中原文化的悠久与辉煌,以及中原文化的影响力与辐射力,充分展示了中原文化在中华文明体系中的母体地位和黄河文化发展中的核心主干作用。同时在全球化视域下,展现中原文化与其他地区文化的交流互鉴。

基本陈列展览的5000多件文物精品荟萃,不仅调整了主题、提高了站位、突出了华夏文明、黄河文明,还通过图示化、信息化、数字化等综合技术对展览进行深层次解读,拉近了博物馆与公众的距离。

同时,“华夏古乐厅”“社会教育体验厅”也是华丽亮相。在主展馆二楼东西两个平台,打造3000多平米的观众休闲空间,在东配楼开辟了1300多平米的教育服务空间,主展馆每个楼层均设置了文创专区,更好地满足公众参观学习、休闲娱乐多层次、多元化文化需求。

据了解,在河南博物院主展馆抗震加固改造工程完成后,今年9月24日河南博物院启动试开放,三个多月来,每天都吸引着全国各地的观众前来观展,好评如潮。据统计,国庆假日期间参观人数日均8000人,现在每天参观人数都在3000人以上,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文博“网红”打卡地。

河南博物院党委书记万捷表示,河南博物院全面开放是新的起点,我们愿意利用一切好的方式,拉近博物馆与公众的距离,以更开放的理念,促进馆际之间及与社会各领域的合作交流,使河南博物院的公共文化服务朝着高水准、高质量、智慧化方向发展。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在开幕式上致辞时说,河南是中华文明发祥之地、华夏文化核心要冲,也是中国近代博物馆事业较早发轫之地。河南博物院作为中央地方共建国家级博物馆,发挥资源优势,突出办馆特色,在藏品管理、原创展览、社会教育等方面积极探索,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希望以河南博物院为代表的河南省各级各类博物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进一步保护好、利用好馆藏文物资源,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内涵和时代价值,推动博物馆高质量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开幕仪式上,中建七局安装公司还向河南博物院捐赠了近30件套抗击新冠疫情见证物。据悉,中建七局参加了武汉疫情防控并承建了有关工程建设,这30件套见证抗疫物品,将被河南博物院永久收藏。

公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