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入口: 资讯 | 资源

《石磊文集》——戏曲新古典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来源:河南省文化艺术研究院 来源作者:石磊 编辑人:李 燕 发布时间:2021-03-01 15:29:34

名家解读石磊及其戏曲新古典主义

在几十年如一日的探索研究上,石磊祭出了新古典主义大旗,正逢其时。——郭汉城(中国戏曲理论界泰斗、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所长)

寓教于美,寓理于情。——阿甲(中国著名戏曲理论家、享有“中国的斯坦尼”之誉)

“新古典主义”是有针对性的。它是在粉碎四人帮不久,改革开放初期,整个文艺界痛定思痛,对中国戏曲自六十年代以来在极左政治(七十年代达到顶峰)戕害下所遭受的惨痛破坏进行反思,在拨乱反正的思潮里提出的。它是建立在对极左政治下的文化体制、艺术理念的批判的基础上的。

在当今知识分子的现状下,石磊的可贵,在于他没有泯灭一个艺术家的纯粹性、责任感和对艺术事业的激情。——田中禾(中国著名作家、河南省文联副主席、河南省作协主席)

石磊先生打出的新古典主义旗号很棒,是一个好东西,是一朵花——一朵坚持开放在戏曲百花园中很绚丽的鲜花。 ——周育德(中国戏曲学院院长)

新古典主义是西方文艺理论中由古典主义发展演变而来的一种文艺理论概念。石磊在借鉴西方文艺理论和中国古代文论的基础上,对戏曲新古典主义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进行了定位,他认为:戏曲新古典主义即借恢复中国传统戏曲艺术中那种以少胜多、以简代繁、以虚拟实、无中生有的空灵质朴的独特艺术风格为宗旨,来践戏曲改革之实,这即是戏曲新古典主义的实质所在。也就是说,它既是改革的,又是继承的;既是现代的,又是古典的;既是开放的,又是传统的;既是开来者,又是继往者;既面对现实,又承接历史。——王永宽(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文学所所长)

石磊先生的所谓“戏曲新古典主义”戏曲理念,在当代戏曲审美中是一种新的戏剧观主张。这种戏剧观主张,抱根守长、固本求新,与时俱进,是符合戏曲“中和之美”的美之规律和审美情趣的。这些理念上的追求和坚守,可督使演员从模仿型思维转向为创造性思维,启迪、推动并督促演员的创作欲望……——杨  菲(中国戏曲学院表演系主任)

任何自由都是有限度的,都是要付出极大代价的,在自由追求下任何一种独立的前进与认真的思考,都与生俱来地伴随着孤独。但是石磊在孤独中坚守,在大家都在主旋律的宏大叙事之道上前行的时候,他却在走自己的道,走自己不同于主流的一条道,不怕小众和另类,就是把自己所坚守的戏曲理想,在古典主义的旗帜和民本关怀的实践下下走下去,走到底,既能获取更多百姓的掌声,也能够把一些剧目留传下去。在主流的豫剧作家之外,也有石磊这样思考独立、人格自由、成果丰硕的艺术家,值得我们每一个戏曲从业者的敬重。——谢柏梁(中国戏剧评论协会副主席、中国戏曲学院文学系主任)

石磊是一个“另类”,他在戏曲发展近30年的历史当中一直不去赶时髦,没有按照1949年以来大家习惯的按照政府的指挥棒指挥所走的路子,没有走按照评奖模式进行戏曲创作的路子。石磊对他理论和创作都有自己的选择,并且对这种选择有着一种极为清醒的认识,即戏曲到底应该怎么发展,到底向哪个方向发展。石磊提倡的“新古典主义”在某种程度上跟当年梅兰芳先生提到“移步不换形”的主张有某种相似之处,而当历史一波三折之后,石磊的戏剧主张的正确性得到了验证和肯定。——刘彦君(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所长)

豫剧(甚至所有戏曲)实在不适合“崇高的论述、伟大的论题”,《中国公主杜兰朵》就背负了太大的包袱,编剧魏明伦已经够厉害了,可是其中还是有一些勉强矫造。《秦少游与苏小妹》直接从原本就流传在中国的故事中取材,趣味由衷流出,节奏掌握顺畅,台上悠游自在,台下怡然舒适,这就是“好戏”。——王安祈(台湾著名戏剧家、台湾清华大学戏剧戏主任)

不炫博、不矜奇、不自是、不遗美。——吴凤翔(台湾豫剧团创始人)

石磊是全能型戏曲工作者和艺术家,石磊的理论观点、理论主张是符合戏曲发展和戏曲理论发展趋势的,石磊倡扬“贫困我们的舞台装置,豪华我们的表演手段”等等主张,非常有价值。——刘  祯(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所长、梅兰芳博物馆馆长)

戏曲界能撰戏文者未必能演能导,能唱会做者未必能撰戏文,能导兼能撰文者难寻。于石磊则不然,上台能粉墨登场,青衣闺门可扮,花衫老旦能演;卸妆点拨指挥,排演新剧,驾轻就熟;下台可构思撰文,编撰传奇,斐然成章,付诸舞台,供人欣赏。人有“多面手”之称,信不虚也。放目国中,亦属凤毛麟角。——李铁城(著名诗人、河南省文联文史处处长)

我很喜欢这个青年人,倒不是因为他很崇拜我的艺术和仰慕樊粹庭先生,而是因为他这个人对戏曲艺术的由衷热爱和执著的追求。我曾对石磊说过:豫剧界的希望都寄托在象你这样的青年身上了。他虽然很年轻,却非常懂戏,是真行家。他是我艺术上的知己,我们结下了忘年交。——陈素真(著名豫剧大师)

石磊先生活得自由、洒脱、自在,在他的字典里,从来就没有委曲求全,没有阿谀奉承,而是靠自己近乎癫狂的追求,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且在自己的人生下半场,仍那样地充满青春活力!——李新叶(著名女作家、《开封日报》副刊部主任)

公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