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入口: 资讯 | 资源

“宝”鉴黄河 “饱”览文明——从黄河珍宝展透视黄河文化魅力

来源:河南日报客户端 来源作者:温小娟 王延辉 编辑人:李 燕 发布时间:2021-05-06 11:15:49

齐聚郑州城,“国宝”耀中原。

从描绘连臂踏歌场景的青海舞蹈纹彩陶盆到堪称“史上最强教材”的四川蜀石经,从展现5000年前“短发女神”之美的甘肃人头形器口彩陶瓶到令人叹为观止的内蒙古公主金面具……4月30日,作为郑州博物馆新馆的“重磅”揭幕展览——“黄河珍宝——沿黄九省(区)文物精品展”惊艳亮相。

一件件珍宝跨越时空隧道,诉说着几千年来在黄河流域繁衍生息的古代先民故事,生动展现了一幅光辉灿烂的华夏文明画卷。

此次“黄河珍宝”展览汇集了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沿黄九省(区)16家文博单位共42件(套)文物珍品,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在央视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如果国宝会说话》中出过镜,如青海的舞蹈纹彩陶盆、四川的水陆攻战纹铜壶、甘肃的人头形器口彩陶瓶以及河南的武则天金简等。

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此次展览堪称国宝云集,是沿黄九省(区)文博届携手成功合作的一次‘大手笔’、‘大聚会’,首次这么多省份联合参与且乐意拿出‘镇馆之宝’来参展,实属罕见。对于公众来说,这也是一次深入了解黄河文化内涵、增强文化自信的良机;对于沿黄九省(区)文博届而言,可以共同推动黄河文化的保护、传承、弘扬,讲好‘黄河故事’,对打造博物馆行业的‘黄河文化共同体’有着重要意义。”前来参加郑州博物馆新馆开馆的山西博物院副院长张慧国深有感触地说。

顺着展厅沿着“黄河”走,黄河从青海流入四川,划出了九曲第一湾,由此这里成为黄河水源的重要涵养地和补给地,不仅造就了黄龙、九寨沟等生态美景,还孕育了三星堆和金沙遗存等神秘奇异的古蜀文明。

四川展区展出了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青玉大牙璋,依稀可见中原二里头文化的“影子”。甘肃是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大地湾文化、马家窑文化奏响了华夏文化壮美序曲,展出的珍宝中,有一件被誉为“天下第一汗简”的珍宝——《仪礼》木简,它是迄今出土汉简中保存完整、墨迹如初,让后人欣赏到汉代写本《仪礼》和汉代诵习经书的式样,是研究汉代的简册制度的珍贵资料。

走入宁夏展区,便看见盛世大唐的“最炫民族风”——胡旋舞石刻墓门,这件尘封在岁月和黄沙中1300多年的丝路遗珍,让盛世大唐最炫的时尚舞姿“胡旋舞”,从历史深处款款走来。内蒙古的公主金面具,让人们近距离地感受了千年前契丹民族的盛世荣耀;山西晋侯鸟尊不仅是西周青铜艺术的杰作,更是见证大国沧桑的国之瑰宝,另一件猫头鹰形酒器“鴞卣”呆萌可爱,与河南博物院镇馆之宝“妇好鴞尊”可视作同款;在展区中庭,来自陕西的秦陶铠甲军吏俑威风凛凛地站立在玻璃柜中,这件文物在秦俑坑中数量极少,出土不足十件,这个“五一”假期,大家不用去西安,在郑州就能一览秦朝兵马俑的风采……从黄河源头青海到黄河入海的山东,新石器岩画、彩陶的质朴之美,商周青铜器、玉器展现早期王朝的赫赫威仪,春秋战国百家的多彩,大秦帝国的金戈铁马,汉唐盛世的大国气象,这些多彩的文物于无声中诉说着黄河文明过往的灿烂与辉煌,更在今天活化了历史场景。

“我们可以从中看到黄河流域孕育了河湟文化、河洛文化、中原文化、齐鲁文化等不同的文化面貌,它们多元一体,传承着同样的文化基因,共同构成了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河南博物院院长马萧林说,中华文明的核心在黄河流域,黄河文化在保持自身旺盛生命力的同时,不断向外辐射,成为中华文明总进程的核心与引领者;今天的黄河文化依然与其他文化相互吸收与促进,这正是我们保持长远文化自信的坚实基础。

华夏五千载,黄河万古流。郑州博物馆副馆长郭春媛说,对于博大精深的黄河文化而言,此次展览展出的只是文明一角,却可以让公众从中感受到黄河儿女蓬勃的创新创造力,以及五千年来从未消失仍将继续发扬下去的自强不息、兼容井蓄的时代精神。

公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