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入口: 资讯 | 资源

*有“酒”有“情”有“风景”:一生写作,笔耕不辍是黄老

来源:河南日报客户端 来源作者: 王向前 黄雨浩 编辑人:李 燕 发布时间:2021-08-12 11:14:14


何必暮年忆壮年,壮年暮年各非凡。风雨88载的黄新根,用行动向周围人诠释这句话的意味。

出身上海的他,扎根河南,教书加记者生涯组成人生最丰富的经历,贯穿一生的写作热忱,让生活的不同阶段总有精彩。

如今,他年虽迈,大脑依旧新,手机远程聊天、新闻网络搜看,样样自己干。他行虽缓,写作却不断,“茶““景”“情”“酒”有感,各诗三百篇。

“写作让我快乐,现在写东西很有灵感。”他把一生中写作出版的大部分书籍搬运出来,让记者一一翻看。

而记者透过厚厚书籍看到的是,即使经历了近百年的起起伏伏,他还是保有着一颗追求真善美的心。

上海学徒黄新根

黄新根的故事,要从他在旧社会当学徒讲起。那年他14岁,那时他是上海人。

“旧社会的上海市国际大都市,可我们家在农村,穷得很。14岁时父母告诉我,我得外出当学徒才能养活自己,于是我就走上社会了。”他说。

他当学徒落脚的第一站是南京。这里是当时全国政治经济中心之一,也是他试图解决个人生存问题的希望所在。南京商业发达,他进入一家手工作坊店,帮掌柜干些杂活,制作皮箱售卖,每日早起晚睡,辛苦万分不至于饿着。

可那个时间的南京,已承载不了中国人的希望。

懵懵懂懂去到那里的他,不仅失望,还伤了心。他说,在解放军的步步进攻下,南京国民政府面临崩溃,通货膨胀物价暴涨,尤其是解放前夕,街头到处都在抢东西抢大米,毫无秩序可言。

“人人自危,没人操心法律了,都想赶快捞些好处逃跑。掌柜让我也去粮店抢点大米回来,我才十来岁,人瘦个矮,在人群里一挤,不见了,结果大米没抢到,鞋子也丢了,仓皇回来。”大时代的局面,不是个人能掌控的,他只得回老家。

他回忆,来时不紧不慢,回时拥挤不堪,车站里挤满了逃命的人,费九牛二虎之力挤上火车,在行李架上睡了一觉就到了上海。

不久,南京解放,上海农民黄新根的命运,也掀开新的一页。

抗美援朝勇参军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全国焕发出与旧社会不一样的活力。一切都生机勃勃,黄新根也开心了许多,好似看到了生活的甜蜜。

国家百废待兴,行行业业需要建设,在家务农的黄新根响应政府号召,积极投身临海堤坝的修建工程中,第一次过上集体生活。

“当学徒前我上过几年学,工地的一个负责人看我能写东西,就抽调我出来当通讯员,写文章向外界介绍堤坝的建设情况。”他说,这也可以算作他记者生涯的起点。

他在工地工作那段时间,国际形势正在风云变幻。1950年6月25日,朝鲜人民军南进作战,朝鲜战争爆发。28日即攻占南韩的政治中心汉城。韩国军队在朝鲜的强大攻势下,节节败退。 美国为维护其在亚洲的领导地位和利益,立即出兵干涉。1950年7月10日,“中国人民反对美国侵略台湾朝鲜运动委员会”成立,抗美援朝运动开始。

全国上下的昂扬斗志,激励着黄新根,他丢下笔杆踊跃报名参军,要作保家卫国作个好男儿。

可战场瞬息万变,根据统一部署,他所在的部队到抗美援朝战争结束也没开到朝鲜,他也只能一直待在大后方。等到国际形势缓和,有点文化底子的他被挑选出来,到一所学校深造会计专业。

再次毕业后,他被分配到北京的银行机构工作。

踏入河南觅梦想

88岁的黄新根,和记者谈着记忆里的黄新根在20多岁时的一切事情,琐碎,细微。

说到得意处,他会一趟趟从小屋里拿出“物证”,来说明自己的所言不虚。想到美好处,他也会开怀大笑,好像当年情景就在眼前。

“我出生在上海,工作在北京,现在又在河南,你知道我是怎么与河南结缘的?”这个问题是他的命运之题,答案只能在他心里。他说出了答案,“为了理想,当作家当记者的理想。”

时光再次回到半个世纪前。从部队到学校进修后,鲁迅的著作深深感染了他,即使后来分配到金融机构,可写作已成他心中挥之不去的梦想。

他说,真是奇怪了,守着那么好的工作却偏想着当作家当记者,怎么也赶不走。

梦想驱使下,1956年,他毅然报考名师辈出的河南师范大学(也就是如今的河南大学)中文系,来到开封,自此再也没有离开过河南。

“我知道自己为什么来,所以谢绝了很多社会活动,一心扑在学习上。”他难忘这段求学时光,然而,毕业分配打乱他的计划,他被分配到河南财经学院当了一名老师。

他有不甘心,但又明白个人得服从国家分配。因此到学校工作后,他作了“精打细算":在工作上认认真真教书,在教书中结合个人写作兴趣开设课程,尽量不偏离“人生梦想”。

此后,他又有几次工作调动,但作为“业余爱好”的写作一直没有放弃。

1964年,河南省会计学校成立,他在这里发挥特长教书编书,还弄出了个大成绩。

他说,新学校开课后,一些课程还没有确定,他就根据自己的过往经验,编撰了《应用文讲义》一书,给学生们讲授应用文写作,没想到讲义大受欢迎,甚至兄弟院校也谋名而来,纷纷索书开课。

他又和外省同仁合作,在这本书的基础上扩展为《中国实用文体大全》,交由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成为发行量巨大的一本书籍。

由师成记自甘甜

每一个行业,只要深入了,就能寻到其间的乐趣。每一个梦想,只要执着追求了,总有实现的那一天。黄新根的“作家”“记者”梦想,还是在他身上绽放了。

“文革”结束后,国家百废待兴,河南的省直机关等众多单位也亟需人才,来让工作恢复正常。因为有前期在写作教育上的出色表现,黄新根被选入河南人民广播电台,真的成了一名名记者。

“我喜出望外,这正是我想干的工作。”他说,在一个严冬即将过去的日子,他跨进了梦寐以求的电台大门,开始了记者生涯。

他将此形容为人生中最大的一次转折,万分珍惜。“怀着崇敬之心,从第一天工作起就全身心投入,决定干出个样子来。”

他用心学习当一名优秀记者的诀窍,努力实践记者的各种本领。消息、通讯、特写、报告文学、新闻评论等等体裁,一一尝试;机关、工厂、农村、学校等等场所,无处不去,累苦都不怕。

他的理念是,作为新闻工作者,一要多才多艺,二要新闻敏感,三要无私无畏,四要腿勤嘴快。唯有此,才能成绩非凡。

以理念为指南,20多年记者生涯里,他跑遍了河南几乎所有的县市,写出了三百来万字的报道,其中荣获省级以上的奖项有20多项,主持的理论学习节目多次受到中宣部等部门表彰,主导的讲座播出后由出版社公开出版,向全国发行......

这是属于他的高光时刻,他说此时他真正尝到了工作的快乐。

在记者工作中有所突破后,他再次著书立说,《写作纵横谈》、《微型小说创作艺术论》、《勤奋与巧读》等不断面世。他说,是啊,一个人的一生,除了生活、学习、工作之外,如果能为社会、为后人留下点文化食量,这样的人生多么完美。

与此同时,作家的梦想也正在前方向他招手。

他的勤奋和成就被周围的人看到,得到肯定。1981年,他被批准为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和河南的作家们站在了一起。

退而不休是新篇

一心理想,走南走北走河南;半生劳碌,写东写西写文章。

文字工作毕竟是辛苦的,按说写了半辈子,退休了应该好好休息休息,黄新根却不,以更多的精力投入了文字生涯。

“我喜欢这个行当,看到一些事情心有所想,要是不写出来心里就痒痒得难受。”他指着桌头的一摞摞书籍,那张桌子既是他的书桌也是他的餐桌。

不过不同于工作时的写作,他1994年退休后的写作转向了以诗歌体裁为主。

这是有缘由的。他有三个女儿,先后定居国外。2004年他去美国探望女儿,颇受震撼,觉得不写不快,可按照以往的写作方法,费时费力,能表达的内心情感有限。何不向中国古代的诗歌学习呢?字少且意满。他一思索,就定下了退休后的写作风格。

此后,只要有灵感有感想有激情,他就按诗歌的基本格式规范写出来,然后再提炼、完善和修改,直到觉得像个样子了,再拿出来让朋友看。

由于找到了适合自己写作门道,他一发不可收拾,围绕喝茶的习惯,写了《茶诗三百首 》,围绕喝酒的开心,写了《酒诗三百首》,围绕情感的充沛,又写了《情诗三百首》......

为了写好诗歌,他是下了功夫。他的书桌案头,有一本上海古籍出版社的《诗韵新编》,已经被他翻看的走了形。他说,他自小在上海长大,又在北京生活过,口音“南腔北调”,韵律掌握的不好,只能通过韵书来补上短板。

说到此处,他嘿嘿笑了。他说,学习的过程也是快乐的,起码不会让退休后的大脑“生锈”。

有诗为证:

学诗入魔缘何求?一日无诗心必愁。

行家阅审虽摇头,聊以自慰不罢休。

年复一年量满斗,熟能生巧质渐优。

不负勤耕千首写,留得成册馈亲友。

公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