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入口: 资讯 | 资源

临近七夕,这些趣味民俗了解一下

来源:搜狐网 来源作者: 编辑人:李 燕 发布时间:2022-08-03 16:07:02

“七夕节”马上就要到了,笔者也为大家介绍一下七夕的节日概况和趣味民俗。七夕节的历史极为久远,据史料记载,七夕起始于上古,普及于西汉,鼎盛于宋代。2006年5月20日,七夕节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七夕的民俗非常丰富,虽然随着历史的变迁,有些逐渐消失,但还有相当一部分被人们延续了下来。笔者也简单为大家介绍一下。

兰夜斗巧

兰夜斗巧是一种游戏。七月旧时称为“兰月”,而七月初七即七夕这天晚上又叫作兰夜。将五彩线互相绊结起来,叫做“相怜爱”。女性们一起到闭襟楼上,大家学习穿七巧针乞巧。


听悄悄话

传说每年到七月七日的夜晚,就会有很多少女偷偷躲到葡萄架下或者瓜棚下,静静地听牛郎织女说悄悄话,如果哪位少女能够听到牛郎织女的悄悄话,那她将来就会赢得忠贞不渝的纯真爱情。

香桥会

在农历七月初七,在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油车港镇古窦泾村,当地人会举办七夕香桥会。每年七夕,人们都赶来参与,搭制香桥。入夜,人们祭祀双星,乞求福祥,表达了中国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向往和追求。

接露水

这项民俗主要集中在浙江一带,人们在七夕这天流行用脸盆接露水。传说七夕节时的露水是牛郎织女相会时的眼泪,如抹在眼上和手上,可使人眼明手快。

染指甲

七夕这天,人们会用用凤仙花染红指甲,相传此项民俗源自徐州。凤仙花,又名鸡草子花,夏季用凤仙花染指甲,是民间非常普遍的染指甲风俗。

洗发

古籍《攸县志》记载阴历“七月七日,妇女采柏叶、桃枝,煎汤沐发”,洗发是七夕节很有特点的一项民俗,古时有些地区的未婚女子喜欢在节日时用桃枝液浆兑水,皂角、侧柏叶皂角煎汤洗发,祈愿年轻美丽。

晒衣晒书

汉代就有七夕晒衣的风俗了,到了魏晋时期,这种晒衣的风俗日渐成风,是一种土豪间炫富攀比的行为,竹林七贤的阮籍就曾用实际行动批判过这种行为,当时周围的富人都竞相把华丽的衣服挂起来炫耀,而阮籍则在家高挂了一块破布头,当别人问他为何这样做时,他就说:未能免俗,聊复尔耳!而七夕晒书的民俗则最早起源于东汉末年,当时叙述一年例行农事活动的专书《四民月令》里记载:七月七日,曝经书及衣裳,不蠹。确实,七夕潮气重,书很容易受潮发霉,晒书可以避免虫蛀。

为牛庆生

这一民俗和牛郎织女的故事有关,当初西王母娘娘将牛郎和织女用天河分开,老牛牺牲自己让牛郎披着自己的牛皮跨越天河去见织女,人们为了纪念老牛的牺牲精神,于是有了七夕为牛庆生的民俗活动。在七夕节日当天,儿童会把采摘的野花挂在牛角上,来为牛庆生。

吃巧果

巧果是七夕节最出名的一种应节食品,关于巧果还有一个有趣的传说。相传古代有一个叫小巧的女孩很同情牛郎和织女的遭遇,希望他们能得到天庭的宽恕,就每年在七夕的时候做一种很精致的小点心来供奉,她的行为感动了当地的土地爷并将其事迹上报给玉帝。虽然并没有如愿解决牛郎与织女的问题,但是玉帝很感动小巧的心意,就让月老给她牵了一桩好姻缘。小巧七夕所做的点心也被世人争相学习,人们都希望得到小巧一样幸福的姻缘,而她所做的点心就是巧果。

这些是七夕的一些趣味民俗,文末也提前祝愿各位读者七夕快乐。

公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