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入口: 资讯 | 资源

讲述黄河故事 弘扬黄河文化 再创艺术新境——观豫剧《大河安澜》

来源:中国文化报 来源作者:孙红侠 编辑人:李 燕 发布时间:2022-08-30 16:24:49

豫剧现代戏《大河安澜》是河南省豫剧院三团推出的一部具有鲜明的创作立场和主题诉求的作品。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时指出:“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要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守好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要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

《大河安澜》的创作正是立足于对黄河文化与黄河精神的思想内涵和价值意蕴的继承与弘扬之上。这部讲述黄河故事的作品,实现了以文艺的形式对黄河精神的艺术化阐释与表达,体现了河南以重大文化项目展现黄河文化、挖掘黄河文化的时代价值的努力实践。从艺术的层面上看,《大河安澜》是河南省豫剧院三团这个有着深厚现代戏创作成就与经验的团体又一次推出的精品力作。

《大河安澜》是对黄河儿女生命历程的回望与再现。全剧以情节完整的叙事和恢弘浩荡的史诗气质呈现了从抗美援朝到改革开放,再到新时期和新世纪的时代风云与变迁,讲述大时代里黄河岸边的两代人的人生故事。这个故事深情而质朴,抗美援朝退伍归来的大河是一个黄河上漂来的孤儿,他怀着一腔赤诚依恋着这给了他生命的母亲河,成为一名勤勉认真的守河人。特殊年代里,资本家小姐安澜被命运抛到了黄河岸边,从天而降的爱情使两个苦命人相知相恋。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的中国生机蓬勃,安澜的父亲从国外回来带走了女儿,而当安澜再次回到黄河岸边,大河却再也不能和她久别重逢……大河的形象犹如《牧马人》中的李秀芝,犹如《培尔金特》中的索尔维格,是一个体现着人性的坚韧与美好的形象。

《大河安澜》这个故事里有打动人心的乡土力量,有一种因朴素和真诚而感人至深的气质。剧作以黄河儿女的命运升沉来展现黄河文化宽厚坚韧的内涵,用艺术与诗意的方式来表现黄河精神,将朴素的日常诗意化,将黄河的精神具象化。更为可贵的是在这种具象化和艺术化的同时,创作者并未将目光聚焦于黄河文化资源里灿若星辰的圣贤与仁人,而是对准了一位“不是英雄的英雄”——退伍的炊事兵、一个忠诚的守河人。

从艺术表现的层面来看,《大河安澜》再一次以精湛的创作实力实现了河南省豫剧院三团现代戏创作的又一次突破和推进。这部戏中,贾文龙一人分别饰演父亲大河与儿子大堤两个角色,年龄跨度和心理差别都要通过表演来完成。这位当今豫剧界杰出的表演艺术家再一次在这部戏里展示了他非凡的表演才华、传统功底和开放性的创新能力。大河这个人物,贾文龙对他的理解和塑造积淀了丰富的人生理解,而这再一次丰富了豫剧现代戏的表现力。当安澜在资本家父亲的哄骗之下和大河告别时,两个人中只有大河心知肚明这是一次没有再见的分别。这个时候,舞台上只有大河一个人的侧影,他跑上高台,望向安澜离去的方向,如果按照戏曲化的惯常表现方式,似乎此时可以高亢撕裂地大喊一声“安澜”,然后切光。但贾文龙的处理完全不是这样,他欲言又止,欲哭无泪,疾步跨上台阶,重重举起手又重重放下,最终将身体蜷缩起来,也从此封闭了自己。这种表演超越了戏曲化,也没有套在程式化的枷锁中,这样的表演就是杨兰春在导演《朝阳沟》时,对演员所要求的从生活实际出发,而不是从模仿京剧和程式化出发。而大堤的形象完成度似乎更具有挑战意味,因为这一人物的年龄和贾文龙实际年龄相差至少三倍,对大堤这个角色,贾文龙一开始是拒绝的,但由于一人分饰父子二人的戏剧效果会更强,贾文龙不仅接下了这个角色,还为此付出了相当大的努力。他赋予大堤这个人物的不是“小鲜肉”的感觉,而是青春的朝气,重在表现年轻人的精神状态,所以他在表演大堤时的形体上增加了更多灵动和活泼,而这样的区别在传统豫剧的表演里是行当的差别,很难通过公式化的简单形体表现就能完成。

贾文龙不缺少传统的濡养,但他恰恰是一个善于以对生活的观察和生命的体悟来完成人物创造的艺术家,他的表演也不缺失金声玉振的豫剧声腔之美,酣畅淋漓的演唱始终是他完成戏剧形象的首要手段,但无论是《重渡沟》中马海明的七分收三分放,还是《焦裕禄》中焦裕禄的十分正气,他的表演都既保留了豫剧传统的精华,又有生活化和自然化的松弛,而《大河安澜》是他炉火纯青的一次艺术的总结,又是立足传统的再出发。

《大河安澜》不仅在艺术层面上完成了对黄河文化史诗般气度恢弘的讲述,在主题立意上弘扬了黄河文化和黄河精神,更是继承和发扬了河南豫剧院三团优秀而深厚的现代戏创作传统,为现代戏创作又实现了一次推进。创建于1952年的河南省豫剧院三团,是中国戏曲现代戏创作领域最有影响力的表演团体之一。《朝阳沟》《香魂女》《焦裕禄》《重渡沟》《村官李天成》都是中国戏曲现代戏创作最具有影响力的作品,更是经由这些经典作品确立了“三团风格”。对于这个具有70年历史的资深院团,《大河安澜》是又一部精品力作。这部戏的创作,不仅是践行以艺术的方式弘扬黄河文化与黄河精神的要求,对于院团的发展与河南地方文化建设也十分重要。这部戏再次让河南文化建设呈现出大气象、新路径。我们希望这样思想精深、制作精良的作品给现代戏的创作再增添新的高度。(作者系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公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