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入口: 资讯 | 资源

中国人为什么用筷子吃饭而外国人不用

来源: 来源作者:庞学元 编辑人:李 燕 发布时间:2022-12-07 16:51:36

筷子是中国人进餐的工具,它起源于新石器时代晚期,它的诞生和“鬲”(lì)相关,“鬲”是四五千年前黄河流域发明的煮粥羹用的炊食之器,其状有三个中空的足,目的是为了提高炊具的热效率,节约薪柴。

此时粥羹多有菜,鬲足里的食物提取困难。用棍儿掏是不二的好办法,一个棍儿不行,用俩棍儿,就这样,筷子自然而然的产生了。《礼记·曲礼上》曰:“羹之有菜者用梜”(jiā)。先秦谓“梜”(jiā),汉谓“箸”,明代称“筷”。 

老外为什么不用筷子呢?那是因为他们没有发明并广泛使用“鬲”这种热效强大的炊具。我们跑便了全世界的博物馆,只有中国有“鬲”,也只有中国,与其影响到的周边国家,使用筷子。

筷子多为竹木之器,出土存世极少,这件方型铜质筷子是汉代的文物,这几件汉陶灶上有筷子浮雕的图案,放在一起,可互为实证。唐代的筷子多为圆型,明代上方下圆,和现代的一样。关于筷子,大信厨房博物馆从考古学和社会科学的角度进行了专业的研究,并有系统性收藏。

筷子是“鬲”的衍生品,汉代,人们普遍采用热效率更高的炊事方式,即将釜嵌入灶台,配上烟囱。鬲被淘汰。筷子为鬲的衍生品,鬲不用了,为什么筷子能够延用至今呢?原因有四。

一是效率高,筷子单手即可操作进食,而刀叉进食需用双手。二是功能强,筷子是非常简单的两根小细棒,但它有挑、拨、夹、拌、扒等功能,没有新工具可以超越,且操作方便。三是习惯性,从新石器时代到汉三千年使用习惯,习惯成自然,自然成文化。四是筷子成本低,便于普及。

汉代之前,中国人也偶尔用一点刀叉,在与筷子的竞争中,刀退到了厨房成为了炊事人员的专用工具,叉子则退出历史的舞台,筷子成为就餐的主角。

在筷子和勺的约束下,中国餐饮之食率先实现了标准化,它为人类合餐,提供了技术的支撑。

中国人将来用不用筷子,我们的答案是肯定的!互联网时代,一个手拿筷子,一个手玩手机,两不耽误,用刀叉则做不到。印度的学者提出异议,说我们印度人直接用手抓,左手吃饭,右手擦屁股,文明卫生,效率高,也是用一只手进餐。我问他怎么吃火锅,他们不好意思地笑了。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一个企业,一种文化,一双筷子的存在和发展,道理都是一样的。

公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