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入口: 资讯 | 资源

  • ​作家挂职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官帽”对于“笔帽”而言到底意味着什么?3月6日晚,著名作家邵丽的新书《挂职笔记》分享会在郑州松社书店举行。就挂职与写作的关系,邵丽与作家张楚畅谈,大河报记者受邀主持了这场分享会。“挂职系列”小说是邵丽的作品谱系中的重要一环,她说,那段经历对她的创作的影响是颠覆性的。
    2018-03-13 09:41:23
  •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影视剧《太极张三丰》《少年张三丰》的播出,不少当代人,尤其是年轻一代,才知道明代有位武学泰斗张三丰。之后,学术界开始搜集和研究张三丰的遗迹和史料。翻开明史,方知真相。一些影视剧和文学作品中的张三丰,多为戏说。张三丰入道后,不进宫门,不喝酒吃肉,不谈情说爱,不淫欢作乐,严守道家的清规戒律。
    2018-03-01 11:29:10
  • ​熟练地取下空水桶,轻松将满满一桶水嵌入饮水机,拿出一叠揉皱的单据让我签字——这个司空见惯的过程中,让我铭记下的,是送水工拿起收据一瞬间惊喜的表情:“这是你的名字?《永远的圣殿》是你写的?”
    2018-01-31 16:05:28
  • 2018-01-31 16:03:42
  • ​《经七路34号》(河南文艺出版社出版),似与我有着天然的亲近与吸引。作者南丁,他的才华和生命的大多岁月贡献给了河南,可他是安徽蚌埠人,这是书的折页上赫然写着的。“安徽蚌埠”这几个字,一下子缩短了我和他的距离。我们是同乡。南丁饮过淮河水,游过龙子湖
    2018-01-23 16:45:49
  • ​欣闻宋玉修先生《岁月印记》一书结集出版,甚为高兴。宋玉修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出生的人,退休前供职于农发行平顶山市分行。从小酷爱文学的他,失学后在生产队大田干农活儿、帮助母亲劳作和照顾弟弟妹妹的间隙,总是千方百计与“书”结缘、为伍,觅书、借书、读书、抄书、背书成为常态
    2018-01-18 14:44:48
  • ​“生活有多深,作品有多高。”这句话出自《朝阳沟》编剧杨兰春先生之口,这是他对深入生活的深刻体会和精准总结。我是致力于现代戏创作的,对先生这句话我有着切身的感受和理解。
    2018-01-17 12:56:00
  • ​我曾经说过,如果德国是“哲学的国度”,那么,中国就是“诗的国度”。尽管世界上每一个国家都会拥有让自己民族引以为荣的诗人、视为瑰宝的诗篇,但是,恐怕没有一个国家像中国这样,在自己漫长的历史年代中拥有如此多的优秀诗人,拥有如此多的美妙诗篇
    2018-01-11 15:58:03
  • ​转眼间,文学豫军的“栽树人”南丁先生已经离开我们整整一年时光了。11月26日,来自全国各地的著名作家、评论家、出版人相聚河南省文学院,参加南丁逝世一周年追思会暨《经七路34号》研讨会,品读其作,回忆其事,感悟其人,共同缅怀南丁先生。
    2017-12-04 15:57:43

公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