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入口: 资讯 | 资源

  • 天文专家介绍,早春3月的天空将上演火星合昴星团、灶神星冲日、水星西大距、双星伴月等多个天象。进入3月以后,金木水火土这五颗行星中,只有火星观测条件尚可。3月4日,火星合昴星团这一美丽天象将现身西方天空。“如果天气晴好,感兴趣的公众用肉眼或小型天文望远镜将会欣赏到‘战神’携手‘七姐妹’共舞苍穹的浪漫场景。”中国天文学会会员、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史志成说。
    2021-03-02 09:16:40
  • 26日迎来元宵佳节。大家享团圆、吃元宵,别忘了欣赏农历辛丑牛年第一轮满月。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科普专家整理出一份月亮“冷知识”集锦,让您在品尝元宵的同时一并享用这份“超大碗”月亮百科。
    2021-02-26 10:44:49
  • 回望这些年来,河南舞台艺术创作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可谓硕果累累:文艺创作实现了全国“五个一工程”奖戏剧类八连冠,中国政府文化最高奖文华大奖六连冠,形成了业内瞩目的“河南戏剧现象”。迈进“十四五”门槛,河南舞台艺术创作持续向好,河南戏剧人砥砺前行、勇攀高峰。
    2021-02-25 16:49:45
  • 2月19日,河北省滦平县火斗山镇大店子村民间艺人在村文化广场表演“抡花”。“抡花”是当地一项传统民俗,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表演时,几名民间艺人将木炭和碎铁片一起放到挂在花架上的花筒中燃烧,再合力抡起花架,使花筒内升温,铁花飞溅,形成耀眼的光环。
    2021-02-20 09:50:16
  • ​2月4日,观众在上海博物馆参观西汉时期的青铜器“八牛贮贝器”。2月2日至3月7日,“卓荦迎新—中韩牛年生肖文物交流展”在上海博物馆举行。2021年时逢中国农历辛丑牛年,上海博物馆与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共同联手,为观众奉上跨越国界的牛年生肖文物交流展。新华社记者任珑摄
    2021-02-05 09:56:29
  • 1月20日,在“宫猫记·过大年”跟故宫猫学习宫廷过年习俗,在“数字文物库”欣赏各式各样的牛主题珍贵文物,在“故宫红”小游戏了解故宫建筑、藏品中的红色……今年春节期间,故宫博物院将奉上多种形式的“云上”文化大餐,在响应居家过年、就地过年号召的同时,用丰富多彩的文化“佳”宴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陪伴大家度过一整个新春。
    2021-02-02 16:34:57
  • ​昨天晚上8点,河南博物院淘宝店内,“考古盲盒”准时上线。1分钟后,低价位段的三款商品变成“售罄”的灰色。2分钟后,只剩一款还可购买。但旋即这一款也显示为灰色。短短两分钟,600多件商品抢购一空。
    2021-01-29 16:48:38
  • 人猿相揖别的几百万年后,人类才真正进入文字时代。在文字出现前的史前时代,岩画是人类先民记录生活、表达情感的“世界语”。岩画是一种石刻文化,人类祖先以石器作为工具,在岩壁、石块上描绘、记录他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内容。如今,岩画已成为世人了解早期祖先活动的一扇窗口,也是人类先民留给后人的珍贵文化遗产。
    2021-01-28 11:55:16
  • “敦,大也;煌,盛也。” 敦煌莫高窟始建于前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历经十个朝代1600多年的营建,是全世界仅有的两个符合世界文化遗产全部六项标准的遗产点。敦煌石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一个璀璨的艺术宝库,也是古代丝绸之路上曾经发生过的不同文明之间对话和交流的重要见证;敦煌壁画其高超的艺术水平、广泛的取材范围、大气磅礴的内容构思、浓烈而又瑰丽的色彩形成了自身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了当之无愧的“墙壁上的图书馆”。
    2021-01-25 09:47:22

公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