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入口: 资讯 | 资源

  • 1月3日至4日,2020年全国文化和旅游厅局长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全国宣传部长会议精神,总结2019年文化和旅游工作,部署2020年重点任务
    2020-01-06 15:39:58
  • 1月5日,《庚子年》特种邮票首发仪式在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举行。庚子鼠年生肖邮票第一图名为“子鼠开天”,第二图名为“鼠兆丰年”。画面运用装饰小写意的画法,结合传统国画的渲染技艺,展现了生肖鼠的可爱萌动。图为该套邮票设计者、著名艺术家韩美林致辞。
    2020-01-06 11:23:25
  • 近段时间以来,央视一部以“猜地名”为主要形式的电视节目,在民众中间引发了一场“全民猜地名”的热潮。专家表示,地名是社会交流交往的基础信息,也是重要文化载体。解读地名活动受到持续关注,为进一步弘扬传统文化,坚定社会大众文化自信提供了新的尝试。
    2019-12-30 15:38:22
  • 2019年行至尾声。翻看300多篇文物事业发展日历,“归来”无疑是其中亮眼的关键词——2月,美国返还361件(套)中国流失文物艺术品;4月,意大利返还中国700余件文物艺术品亮相国博;8月,流失日本的曾伯克父青铜组器被跨海追索回国;11月,圆明园马首铜像昂首返京……
    2019-12-30 10:24:25
  • 剧目是戏曲艺术得以生成与发展的根本条件,这是显而易见的,因为只有出现了具体剧目,才能将演员、观众“召唤”至剧场中实现人类“演”与“观”的社会活动,在此基础上发展完善戏曲艺术并实现其认知、审美、娱乐等各项功能。这就不难理解,剧目工作是我们讨论戏曲艺术传承与发展的关键。新中国成立后召开了三次全国剧目工作会议,反映出主管部门和戏曲艺术工作者对剧目问题的高度重视。当传统戏曲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后,“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也主要体现在剧目工作中。如何通过剧目工作来推动戏曲的遗产保护和当代发展,就成为理论界和实践者必须认真思考和探索的话题,笔者以为以下三个方面是剧目工作应该遵循的规则。
    2019-12-23 09:52:20
  • 2019-12-18 10:31:45
  • ​文化和旅游部官网10日发布《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办法鼓励、支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更好地开展传承活动,并完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退出机制。
    2019-12-11 16:50:08
  • 记者从12月10日下午召开的2019年国际中文教育大会闭幕式上获悉,8个新设立孔子学院正式签署合作协议。截至目前,共有162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550所孔子学院和1172个孔子课堂。
    2019-12-11 11:43:33
  • 日前,四川省广安市文物部门工作人员在广安协兴生态文化旅游园区展开考古挖掘时,发现“穿越”500年的鸡蛋和稻谷。据广安市博物馆馆长唐云梅介绍,这两样文物是广安市开展全民水库规范化建设及西溪河流域综合整治工程中,在协兴园区葫芦岛西侧的两座明代古墓中发现的。
    2019-12-11 10:23:19

公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