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入口: 资讯 | 资源

  • ​2018年是中国“十三五”规划实施的第三年,也是中国书法事业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去年,书法进基层活动有序开展、中国书协展览力推精品力作、第六届中国书法兰亭奖审慎评选、第十一届全国书学讨论会顺利举办、高等书法教育有序推进、中小学书法普及工作深入展开等
    2018-02-27 16:19:46
  •  元宵节将至,这是农历新年里第一个月圆之夜。都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但天文专家表示,同去年一样,今年的元宵月依然是“十五的月亮十五圆”。
    2018-02-27 16:03:38
  • 从在线提供各类剧院服务,到以朋友圈的形式为粉丝发送精彩纷呈的咨询内容;从搭建演出方和观众之间的互动交流平台,到组织分享各类艺术教育活动,于唯一作为“广场小白”活跃在各个剧目观众群。她总是第一时间为观众答疑解惑,
    2018-02-23 15:47:05
  • ​年初四,接灶神。这天也是吃货们翘首以盼的《舌尖上的中国3》正式开播的日子。时隔四年再度回归,《舌尖3》换上全新的制作团队,节目风格也悄悄地发生了改变:食物少了,故事多了,片头曲也换了……而改变带来的是争议:有人说《舌尖3》更具人文关怀,也有人说《舌尖3》变得“不下饭”了。
    2018-02-23 15:28:35
  • 探讨传统文化的传承问题,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传统文化。我们现在往往把过去存在过的文化都称为传统文化。其实不然。两千多年前,司马迁在《史记》里曾引用过一句谚语,“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百里不同风”是说,两地相距一百
    2018-02-12 09:59:34
  • 春节将至,作为“年文化”的一部分,以火红的春联、福字、剪纸以及多彩的年画、邮票为代表的各种美术作品开始行时,书画家们纷纷展纸挥毫,带火了迎春的气氛,映红了人们的心境,也装点了冬春之交的日子。
    2018-02-12 09:53:15
  • 金鸡振翅,瑞狗当值。立春今至,一元复始。即将到来的戊戌狗年,想必在不少人心目中都能引发美好的共鸣和祈愿。事实上,古往今来的大多数人类文明对于狗都有正面的认识、高度的赞美
    2018-02-08 17:27:14
  • 著名国学大师饶宗颐先生6日凌晨于香港逝世,享年101岁。饶宗颐,字伯濂、固庵,号选堂,1917年8月出生于广东潮州,从事学术研究和教学工作80余年。饶宗颐学养广博而专精,他精通甲骨文、古文字学、上古史、艺术史、诗词学,乃至书画音律,至百岁高龄仍笔墨挥洒不息
    2018-02-08 17:15:12
  • 著名考古学家、北京大学资深教授宿白先生,因病于2018年2月1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6岁。宿白是北京大学考古学科的主要创始人,是中国考古学的奠基人之一,是杰出的考古学教育家。宿白领导创办了北京大学的考古学专业,规划了中国考古学科的教学体系,在北大任教逾七十载,为新中国的文物考古事业培养了大量优秀人才。
    2018-02-08 17:14:24

公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