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入口: 资讯 | 资源

  • 经文化和旅游部批准,中国群众文化学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六届一次理事会近日在线上线下同步举行。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张旭出席,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公共服务司有关负责同志,中国群众文化学会第五届理事会有关负责同志和专委会代表,高校及研究机构代表,各省(区、市)文化和旅游厅(局)、文化馆、群众文化学会代表等参加会议。
    2022-06-14 09:13:37
  • 6月7日,中国国家博物馆恢复开放。观众可提前1至7天实名制预约门票,出示72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入馆,全程佩戴口罩参观。
    2022-06-09 11:08:50
  •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博物馆美术馆事业飞速发展,在文物保护、藏品研究、展览陈列、教育传播、国际交流等方面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排队打卡博物馆美术馆,成为一种新风尚。美术工作者敏锐捕捉到博物馆美术馆参观热潮,精心构思,巧妙地把现场参观的观众与正在展出的文物、艺术品组织在同一画面之中。这种画中有画的形式,深化了创作的内涵,画里画外共同表达着博物馆美术馆的职责与使命。
    2022-06-06 17:41:27
  • 6月11日是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遗保护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增强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人民群众的非遗保护意识,营造非遗保护良好社会氛围,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在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文化和旅游部将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前后组织全国各地集中开展非遗宣传展示活动。6月1日,文化和旅游部召开线上新闻发布会对有关活动进行了介绍。
    2022-06-02 17:18:03
  • ​中新社郑州5月29日电,被称为国宝级豫剧大师的中国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马金凤29日逝世,经典剧目《穆桂英挂帅》成绝唱。
    2022-05-30 17:55:22
  • 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打卡”过大江南北的许多博物馆,对文物保护和文化传承工作作出一系列安排部署。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重温总书记“打卡”过的博物馆,一起感受博物馆的魅力。
    2022-05-23 10:05:22
  • 闽南语和潮汕话称信为“批”。海外华侨的书信称为“侨批”。“侨批”也叫“银信”,是指近代以来,海外华侨华人通过民间渠道寄给国内眷属的家书(信)和汇款(银)凭证的统称,其基本特征是银、信合体。作为海外华侨通过早期的水客到海内外民间机构汇寄至国内的,连带家书或简单附言的汇款和领取包裹的凭证的“侨批”,是一种书信与汇款合一的载体。
    2022-05-21 11:47:44
  • 5月17日晚,“盛世聚首——圆明园兽首特展”在南京城墙博物馆开展。本次展览以“圆明园海外回归文物”为主题,展出了包括保利艺术博物馆珍藏的四件圆明园西洋楼海晏堂水利钟构件——牛首铜像、虎首铜像、猴首铜像、猪首铜像,以及十件清宫精品文物。
    2022-05-20 10:20:07
  • 你听过《站在草原望北京》《蒙古马》《火辣辣的情歌》《阿尔山的姑娘》这些耳熟能详的蒙古歌曲吗?你知道这些歌曲出自哪位歌手的玉喉金嗓吗?她就是来自内蒙古科尔沁草原、享有“草原之花”美誉的乌兰图雅。她深厚的演唱功底和独特的声线,让人过耳不忘。她演唱的歌曲律动感强,朗朗上口,热情奔放,天籁般的声音,伴着青草的香气,不仅传遍大街小巷,还多次登上央视春晚舞台。她不仅是深受大家喜爱的草原歌手,更是热衷公益的爱心使者。怀着对这位德艺双馨的歌唱家的敬意,《魅力中国》记者对乌兰图雅进行了独家采访。
    2022-04-23 10:38:52

公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