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入口: 资讯 | 资源

竹韵悠悠凤凰舞

来源:洛阳晚报 来源作者:刘保军 冯合理 李延生 编辑人: 发布时间:2005-08-03 08:00:00


伶伦取竹留美名
  古人写过这样一副对联:揲灵蓍之草以成文,天数五,地数五,五五二十五数,数通乎道;截山解竹之筒以协律,阳声六,阴声六,六六三十六声,声闻于天。上联讲的是,人文始祖伏羲取灵蓍之草为卦,二十五数是指河图洛书之天数;下联讲的是,黄帝乐官伶伦取山解谷之竹制律管,以合阴阳之音,六律为阳,六吕为阴,六六三十六声,符合三十六宫。
  由于伶伦在音乐方面的杰出贡献,被后人称为音乐始祖,甚至在他之后人们还把音乐与“伶”扯到一起,如先秦以来的乐官被称为“伶官”,“乐人”被称为“优伶”。
  在古人看来,“礼乐备而制功成”。因为音乐能净化人的心灵,所以“乐者,圣人之乐,而可以善民心”,故“先王者教焉”。正是因为古人对音乐的高度重视,才将伶伦与人文始祖伏羲相提并论,同时也显示出古人对这位音乐始祖的敬仰之情。
  伶伦取竹造乐的山解谷在今洛宁县陈吴乡金门山。在洛宁县洛书研究开发办公室主任曲脉旺的带领下,我们来到这个有许多美丽传说的地方。金门山也被当地人称为金山,因其形如金字而得名。因伶伦取金门山山解谷之竹制律管,所以金门山又名律管山。位于金门山下的金山庙村,原名就叫律管村。
  《九州纪要》记载:“金门之竹,可为笙管。”说明当地竹子非常适合制造乐器。山解谷是金门山中的一个山谷,虽然海拔较高,但因为有溪水流过,所以适合竹子生长,至今山解谷中仍有一大片竹林。与竹乡洛宁其他地方的竹子相比,山解谷之竹节长、皮薄、节疤小,是制造乐器的好材料,难怪伶伦要到此地寻竹。
  官至清朝兵部右侍郎的张鼎延在他的诗《登金门山绝顶》中写道:“万里碧云来片片,千林月叶下萧萧;醉时暂卧山岩里,恍听当年山解谷箫。”曾任清朝洛宁县知事的车云也以洛宁八大景之一的“金门竹韵”为题写了一首诗,其中写道:“金门翠竹满山巅,却胜淇泉与渭川。管取伶伦非率尔,声谐律吕自天然。”
  明崇祯十四年(公元1641年),李自成攻破洛阳后,诗人温廷木云徒步来到永宁(即洛宁县),看中了山解谷的风景,就在这里居住下来,并与张懋延、师佐等15人结成“山解谷社”,赋诗赏景。这些都表明人们对金门山解谷有关伶伦的传说是深信不疑的。

九擂夔鼓擒蚩尤
  在讲述伶伦的故事之前先说一说黄帝。在黄帝的音乐故事里,作为黄帝的乐官,伶伦可以说是一个幕后英雄。
  据说黄帝时期有个曲子名为《清角》,演奏时悲天恸地,妖魔鬼怪听了都惶恐不安。春秋时期的晋平公是个超级“音乐发烧友”,想必音乐造诣很深,当时的著名音乐家师旷为他演奏,他也听得不过瘾,只想听《清角》。师旷连忙拒绝,说此曲不可随便演奏。晋平公不管这一套,非要师旷演奏此曲。万般无奈,师旷只得从命。
  谁知一演奏可不得了,只见狂风骤起,瓢泼大雨紧接着从天而降,巨大的帷幕被撕裂,房顶的瓦片被卷到地上,端坐在宫中听演奏的人们被这阵势吓得一哄而散。那个不知天高地厚的晋平公,这时才知道自己闯了大祸,哆哆嗦嗦地趴在墙角,一动也不敢动。更让晋平公后悔不迭的是,此后晋国竟大旱三年,他自己从此也卧床不起。
  黄帝还把音乐的威力应用到战争中。与蚩尤大战时,黄帝的部队用雷神夔的皮甲做成夔皮鼓,用夔的骨头做成鼓槌,一共做了八十面这样的鼓,一擂声震五百里,连擂则声震三千八百里。一连擂鼓九通,蚩尤及其军队丧魂落魄,蚩尤最终被黄帝擒杀。
  传说中的雷神夔是一种爬行的怪兽,从古代文献记载来看,夔其实就是凶猛的鳄鱼。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在山西襄汾县陶寺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晚期遗址出土一具木鼓腔,腔内发现有散落的鳄鱼皮甲,证实这是一面用鳄鱼皮做鼓面的鼍鼓。“鼍”与“夔”义相通,鼍鼓即夔鼓。鳄鱼夜鸣如鼓声,鸣叫之后雷雨往往接踵而至,所以古人就根据鳄鱼的叫声预测天气,并逐渐将鳄鱼演绎成雷神。

金门山解谷寻奇竹
  黄帝时期的音乐,最初主要是打击乐,用木棒、竹棍敲打瓦罐、皮鼓等发出声响,虽然打仗时可以鼓舞士气,胜利时可以庆功助兴,但毕竟单调、嘈杂,黄帝对这样的音乐很不满意。在他看来,乐器应该更加精美,乐曲该有更和谐的旋律,于是他就请聪明过人的伶伦来完成这一艰巨的任务。
  伶伦愉快地领命。他挑选了一批有才华的乐师,背上行装,走访天下,选材制作乐器。伶伦让大家按自己的愿望和想象,选取各自喜欢的材料。有的人砍来植物的枝干,有的人摘来植物的叶片,有的人猎取动物的骨骼,有的人则雕琢石头,制造出一堆千奇百怪、音调各异的乐器。
  据说伶伦一一比较这些乐器后,认为竹管做的乐器演奏起来清脆悦耳,声音千变万化,是最佳的乐器。但各地的竹子用来制作乐器时音质并不相同。后来他来到盛产竹子的永宁,即现在的洛宁县,找来找去还是没有找到满意的竹子。
  正当伶伦愁眉不展时,他忽然听到一阵歌声:金门紧锁金门山,翠竹成海缘浪翻;小桥流水四季春,留住仙景在人间。
  伶伦抬眼一看,只见山坡上有一个白胡子老爷爷,正一边采药一边唱歌。伶伦急忙上前问道:“大爷,请问您所唱的金门山在何处?”
  在老人的指点下,伶伦扬鞭催马过了洛水,没行多远就来到了金门山。只见这里的翠竹连成一片绿的海洋,尤其是山解谷之竹,更是世间少见。于是,伶伦取山解谷之竹,选择腔壁薄厚均匀的部分,截成三寸九分长的竹管,制成了大批竹管乐器。

凤凰翩翩舞凤坡-
  有了好竹子制成的乐器,伶伦还请了许多乐师演奏,但吹出来的调根本不成音律。人们讽刺伶伦:“你吹那竹管,不听则罢,一听把野兽都吓跑了。”
  伶伦的音乐没有把野兽吓跑,倒是把黄帝的马吓得不轻。有一次黄帝正在练习骑马,他刚跨上马背,忽然传来伶伦吹竹管发出的怪叫声。黄帝的马受惊把黄帝从马背上摔下来。伶伦大吃一惊,赶快跑过去把黄帝扶起来,准备接受黄帝的训斥。谁知黄帝却对伶伦说:“这个小竹管吹奏的乐曲能把我的马惊了,可见很不简单,将来一定能吹出好听的音调来。”
  在黄帝的鼓励下,伶伦更加信心百倍。虽然还吹不出和谐的音调,但他却惊喜地发现:同样粗细的竹管,由于长短不同,发出的声音高低也不同。他想,要是用同样粗细的竹管,制造出一系列长短不一的乐器,演奏时相互配合,音调不就丰富了吗?
  经过反复试验,伶伦终于制造出一套由十二根竹管组成的乐器。但怎样确定音律呢?
  有一天,他忽然想到黄帝南巡时,在玄沪河洛汭之处有“凤凰衔图”,仓颉造字也是在此受到启发,为何不到那里去寻找灵感呢?
  玄沪河洛汭之处真是个好地方,河口左边是石龙山,右边是凤坡。伶伦来到凤坡后太累了,就躺在一块石头上睡着了。当他睡得正香时,忽然被树上一阵美妙的鸟鸣声唤醒。伶伦马上坐起来揉了揉眼睛,仰头一看,只见两只羽毛美丽、体形优美的鸟在鸣叫,声音婉转悠扬,十分动听。伶伦睁大双眼,仔细倾听,并情不自禁地拿起自制的竹管,模仿鸟叫声吹了起来,正当他吹得起劲时,两只鸟突然停止了鸣叫,展翅飞走了。伶伦急得又是跺脚,又是招手。可是,鸟已经飞得无影无踪了。伶伦回去把此事报告黄帝,又把他学来的鸟叫声断断续续地给黄帝吹了一遍。黄帝听后高兴地说:“这种鸟叫凤凰,是鸟中之王。能招来凤凰,这是吉祥之兆。”
  
十二律吕传千古
  从此,伶伦每天都来凤坡等凤凰飞来。据说凤坡山脊处原来并排有两块石头,三尺高、七寸厚,状如碑,传说为凤凰栖落处,当地百姓称之为落凤石。上世纪中期,当地人修建水电站时,将落凤石炸毁了。此外,距凤坡不远处有凤翼山和凤翼坡,当地至今仍流传着许多与凤凰有关的美丽传说。
  伶伦经过长时间的观察后发现,凤的叫声激越昂扬,凰的叫声柔和悠长。每对凤凰栖落后,一次各鸣六声。伶伦不断揣摩凤凰的鸣叫声,终于创制出十二律吕,其中六律为阳,即黄钟、太簇、姑洗、蕤宾、夷则、无射;六吕为阴,即大吕、夹钟、仲吕、林钟、南吕、应钟。只要伶伦根据十二律来演奏,成群的凤凰就会飞来,翩翩起舞,出现“凤凰来仪”的盛况。
  黄帝对伶伦的工作非常满意,命他负责全国的音乐创作、演出和乐器制造。伶伦创制出十二律吕后,和黄帝的另一位大臣大荣一起铸了十二口铜钟。这种钟和各种乐器配合,可以演奏各种乐曲。他们演奏由黄帝创作的《云门》时,盛况空前,百官皆来聆听,万民齐来瞻仰,连天上的飞鸟、地上的走兽也都聚集而来。黄帝的威名很快传遍了天下,这其中当然少不了伶伦创制十二律吕的功劳。
  直到现在,人们还常用“黄钟大吕”来形容音乐、文辞的正大、奇妙、庄严,而“黄钟大吕”正是十二律吕的前两律。十二律吕在中国一直沿用下来,相当于西洋的十二调。正是伶伦的伟大功绩,华夏大地才有了美妙的音乐代代流传,才使我们的生活奏响动人的旋律。

公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