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入口: 资讯 | 资源

隋炀帝盛会四夷---洛阳历史故事56

来源:洛阳历史事件 来源作者: 编辑人: 发布时间:2005-08-15 08:00:00

  
四方夷简称“四夷”,是边地各族和国外民族的泛称。隋东都建成后,隋炀帝多次举行盛大活动接待四方使节和商客。
606年,突厥首领启民可汗来朝,隋炀帝出动仪仗队迎接并展示衣冠文物,以炫耀中华文明。启民可汗十分羡慕,请串穿戴隋朝衣冠服饰,炀帝没有同意。第二天,启民可汗上表,请零改用华夏衣冠,炀帝认为,华夏之别,在于衣冠,仍未同意。607年八月,日本国摄政圣德太子派小野妹子来到洛阳,向隋炀帝递交了国书。国书上写“日出处天子致日没处天子无恙”。炀帝看到“日没”二字,心里很不愉快,对负责外事的官员说:“蛮夷书上有无礼的地方,告诉他们,以后不要再这样了”。尽管心里不乐意,但作为大国之主自有大国之风范,炀帝并不计较。第二年小野妹子再次来洛,炀帝赏赐他们丝绵衣冠和花色布衣。小野妹子带回国,日本人开始有了衣冠制度。这次来洛的还有留学生高向玄理。高向玄理直到唐初才回国,回国后发动了大化革新变法运动,日本国从此进入封建社会。
610年,四方蕃夷酋长云集洛阳,正月十五日,炀帝下令在天津街大演“百戏”(杂技)。炀帝本人微服出行到端门外观赏。戏场很大,周围五千步。演奏音乐的人一万八千名,丝竹之声响彻数十里。演杂技的人,个个穿着锦锈彩服;歌舞女子三万人,身带金环,身穿彩衣。杂技节目丰富多彩。有动物表演;猞猁兽跳出水面,象人一样站在地上;大鲸鱼喷雾降雨,瞬忽之间化为黄龙;有踩丝绳表演,二歌女站在一丈长的绳两端,一边唱一边相向而行,相会时擦肩而过,脚不滑落,歌声不止。还有顶竹竿、幻人吐火……。奇异的演技术,令人惊叹,“百戏”从晚上演到天亮,戏场上彩灯高照,灯火通明。夜夜表演,整整演了一个月,花费达百万钱。
演百戏期间,四方商客要求进人丰都市场交易。炀帝表示欢迎。事先令丰都市整饰市容,统一檐宇,各商店门口设帷帐,将珍奇货物整齐摆放。
外商所到酒店,店主热情招待,酒足饭饱,不要一文钱。店主还说“中国物产丰富,应有尽有。所以吃饭不要钱。”外商听了感到惊奇。看见树上都包装着丝帛,提出疑问:“中国也有衣不蔽体的穷人,丝帛缠在树上,为啥不让穷人穿呢?”店主听了,答不出来。
隋炀帝向外商夸耀中国人富有,这是他好大喜功的心理作用;但从一方面看,隋代洛阳有那么多的域外使节和商客,“盛情招待”有利于经济交流和贸易往来,对招商引资来说,发挥了一定积极作用。

公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