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入口: 资讯 | 资源

卢姓大宗及多源

来源: 来源作者: 编辑人: 发布时间:2005-08-22 08:00:00


吕蒙正(公元946年——1011年)是北宋名臣,曾经三度复出,出任,出任宰相一职。他写过一首有关卢姓史话的诗。诗中说:“卢氏派分自范阳,昔阳为帝又为王。”清代乾隆皇帝则写了一副对联称道:“自古幽燕无双地,天下范阳第一州。”可见,范阳对于探讨卢姓渊源问题是相当重要的。讲到卢姓的历史话题,大有“言必称范阳”之势。
    
范阳卢姓历久成大宗
前面讲到卢邑原为春秋时代奚化受封的休邑之地,奚公子孙遂以邑名“卢”为姓,从而正式开创了卢姓之始。卢邑因此也成为卢姓子弟第一个立身传世、聚族成群的“伊甸园”。但是,后来田姓家族夺取了齐国群权,卢姓后裔则惧祸出奔,举族大批转移。他们首先迁至北燕之地唐邑附近,后来又有相当多的卢姓子孙聚集于范阳与涿等地,为卢姓后裔的布局添上了浓重而亮丽的一笔。
说起范阳与涿的郡县划分与归属问题,欲言其详却也真有点麻烦。由于岁月蹉跎,人世沧桑,它们在不同时代有不同叫法,甚至翻来覆去,容易混淆。下列名称都有称呼过,例如:范阳县、范阳郡、范阳国、涿郡、涿州等等,实在名目繁多,不一而足。
据历史记载,秦始皇在位时(公元前259年——公元前210年)曾在涿水流域设置涿郡。秦代还在范水(又称易水)之北岸建范阳城,并设置范阳县。西汉时代,汉昭帝的御史大夫桑弘羊(公元前152年——公元前80年代)曾经指出:“燕之涿、蓟富冠海内,皆为天下名都。”说明涿都属燕之地,在战国时已经是富甲一方的商来名城。至东汉时代,章帝刘焊在位之时又把涿郡改名为范阳郡。当时范阳郡统辖8个县,即:涿县、范阳县、良乡县、方城县、长乡县、遒县、故安县和容城县。不久,又将郡名掉回来,即把范阳郡改名为涿郡。至三国时代,魏文帝当政时,再把涿郡之名换成范阳郡。而隋代却废除了范阳郡名,恢复了先前涿郡之名。
       
唐代以降,也有多次变易。唐高祖武德七年(公元624年),把原来的涿县改名为范阳县,并在这里设立涿州。涿州包括了范阳县及其他别的县,但州治设在范阳县。唐玄宗天宝元年(公元724年),又改幽州为范阳郡。至宋代,则将范阳郡易名为涿水郡。明清以来,恢复涿州、范阳县之称。如扣字面,乾隆皇帝却在他的诗作中说是“天下范阳第一州”。如扣字面,乾隆讲的是“范阳州”,而不是涿州。有人认为,范阳州也罢,涿州也罢,反正是一回事。但从真来说,却州是州,县是县,郡是郡,不能“张冠李戴”。
范阳故城于秦代建成,在今河北省定兴县南20公里的固城镇。而涿泛批涿水流域。涿水源出于河北省涿鹿县涿鹿山。北宋时代的地理学家乐史著有《太平寰宇记》,凡200卷,书中指出:“涿水源也范阳用劲西土山下。”如不作精心追究,现今河北省涿州市可以涵盖古之涿地。以涿州原县城与定兴县固城镇作比对,两者相距仅40多公里。如此观之,像《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把秦代“五经”博士卢敖说是“范阳涿人”,甚至另有些卢姓人物说是“涿之范阳人”似在通俗讲法上可免细究。
现今,海内外的卢姓人士都认为,卢姓郡望也于范阳。卢姓的堂联也常写为:“范阳名族,涿郡高楣”,以范阳对杖于涿郡,用名族与高楣相提并论。范阳古来已成为卢姓大宗。秦代的“五经”博士卢敖、汉代著名学者卢植、晋代历史名人卢循、隋末农民起义军领袖卢明月、唐代著名诗人卢照邻、唐代著名诗人卢照邻、唐代著名画家卢鸿等人,在史志及文献一都写明祖籍或在范阳。正如《郡望百家》所云:“卢氏望出范阳郡。”而《姓氏考略》亦云:“卢氏望出范阳”。
4
、卢姓的多源性及和谐融合
中华民族是由56个民族共同融合而成的伟大民族。作为自古以来人才辈出、备受世人关注的一个宗族人群,卢姓也包容着来自许多不同民族的华夏儿女。即使在同一民族之范围内讨论,也有多种原因而受姓于卢的。再者,古今都有外国人士以卢为姓的,自然也有这个大家庭内,共赏卢姓文化的我姿多彩。我们坦言,卢姓具有多源性。大凡基他性氏也类此。极据自古及今各种历史资料以及卢姓宗谱,综合起来卢姓来源有以下诸种。
(一)春秋时代,奚公(大约生于公元前740年)食采于卢,“因邑为姓”,故其后裔姓卢也。此居卢姓主要来源之首位。
(二)春秋时代,齐国国君桓公的后代有一支取“卢蒲”为姓的,后来改成姓卢;还有一支取“葛卢”为姓的,后来也改姓为卢。
(三)早在西周时代,齐太公吕尚的子孙就有人取姓“卢蒲”,其后代把“蒲”字去掉,干脆姓卢。
(四)古代我国北方少数民族鲜卑族拓跋部有姓“莫芦”的,后业改为姓“芦”,再后业则去掉草字头,归于卢姓。又有少数民族姓“土伏卢”、“豆卢”或“奚什卢”的,也改为姓卢。
(五)祖籍河北范阳的雷姓人氏在北周之初(约公元558年)改为卢姓。据《魏唐书·卢祖尚传》所载,卢祖尚的祖先曾经改姓雷为卢。
(六)唐代有姓闾的人,经当朝皇帝特批,改姓为卢。例如:唐高宗曾经批准仓部郎中闾云保名换姓,即改为卢云,其后代自然也以卢为姓了。
(七)隋代的章仇太翼,很有才华,备受隋炀帝(杨广)看重,受赐姓“卢”,子孙也就随之归于卢姓。
(八)春秋时代的庐子国,有人以“庐”为姓,后则改为卢。
(九)我国西南部和中南部有一个少数民族叫从(cóng,音:丛)人,现今主要分布在四川和湖南一带。他们也有取卢为姓的。
(十)我国台湾的高山族同胞有取卢为姓的,据初步统计资料,下列各县的卢姓高山族同胞人数大约为“:屏东县560人,花莲县256人,台东县165人,苗栗县25人,宜半县10多人。人数还在增加这中,上述“大约数”仅供参考。
(十一)其他:古代有女嫁到夫家者,改与夫家同姓谱成姓卢;有男方本非姓卢,因被招婿,到女方(姓卢者)落户成家,其子孙卢为姓;有因逃难避祸改姓为卢的(古代有之,今亦有之);我外国人,其远祖是卢的中国人(如原韩国总统卢泰愚),前辈、本人及子孙均以卢冠姓的……凡此种种,书不尽言,实难以一点一滴不漏,求全非易。
如上所述,卢姓虽其以“范阳卢姓”为大宗,但也随着社会的发展,包含着各种来源的卢姓。正如同大江大河,其上游水源可能来自各条水系,甚至是吸纳淙淙小流或山洞微泉,但是各种水源一旦汇入江河,便和谐地融合在一起,共同奔向前方,共同掀直闪亮美丽的浪花。卢姓恰如一江春水,它有源头活水,它在行进中曾经汇纳百川。惟其如此,它更能够显示勃勃生机,更有凝聚力,也更能够为国华各族人民的共同繁荣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在史册上焕发光挥。

  

公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