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入口: 资讯 | 资源

台湾同胞的祖根在哪里

来源: 来源作者:韩 松 编辑人: 发布时间:2005-09-05 08:00:00

特立巍巍控太清,烟霞都自脚根生。

羞为白发蛮官长,亲上红毛赤嵌城。

日月过天疑见碍,鱼龙骇影尽潜惊。

何堪望断他乡目,沧海茫茫故国情。

这是清朝康熙年间台湾知府的咏叹诗(见《台湾府志》)。诗中颂扬了康熙平定台湾的业绩,抒发了诗人思念故乡的情怀。“沧海茫茫故国情”一语双关,既道出了诗人以岛为家的心境,又说明了康熙年间台湾宝岛已经开发,到处充满故国情调。三百多年后的今天,一海之隔的台湾省,却未能回到祖国的怀抱。一些民族败类在帝国主义分子的支持下,还在做着“******”的黄粱梦!自从我人大常委会发出《告台湾同胞书》,叶剑英委员长发表台湾问题九点建议之后,海峡两岸的人民都十分关注台湾回归祖国的民族大业。台湾“寻根热”就是这种民族意识的反映。

一、台湾“寻根热”

1976年,美国黑人作家阿历克斯·哈利写的《根》一书,轰动世界文坛,获得了美国普立兹文学奖。小说描写美国黑人祖先被阿拉伯奴隶贩子从非洲西部掠运到美洲,其子孙历尽千辛万苦寻找自己的祖根。这本书在台湾流行后,激起了台湾同胞的爱国热情,掀起了一股寻“根”追“源”的热潮。

台湾《青年战士报》从19781016开始,连续刊载《唐山过台湾的故事》,从台湾同胞的姓氏、宗族、文化、风俗等方面详细考察台湾与祖国大陆的骨肉关系。文章明确指出台湾的祖宗在唐山,唐山就是指祖国大陆,特别是福建、广东一带。

紧接着,台湾中央图书馆于1978年下旬,举办了一个题为《根——台湾的过去和现在》的文物图片资料展览,展出文物图籍二百多件,证明台湾的祖根在大陆。

台湾《中国时报》于1979611以《乡土·血统·根》为题发表文章,指出:“台湾是我们直接的根,而这根又嵌含在更大的根里,那便是中国。”

台湾黎明文化事业公司还出版了彭桂芳女士编著的《五百年前是一家》通俗历史丛书,对台湾祖根在大陆的问题,进行了详尽的考证。台湾著名学者、《中华民国史纲》的作者张其昀先生也在《台湾丛书序》中列举了大量历史事实,说明台湾同胞大部来自闽南与岭东,即今闽粤二省。他还深情地说:“血浓于水,台湾同胞终于投入祖国怀抱,这是中华民族碧血之所坚凝。”

台湾电影《源》是近年来台湾同胞“寻根热”发展到高潮的产物。这部电影耗资七千万台币,运用电影演员三万多人次,花了二百二十天才拍摄完成。作者以“源”为片名,以开发台湾石油作为题材,描写大陆移民不畏艰险,开拓宝岛的事迹。影片使人们生动而又形象地看到了台湾与祖国大陆血肉相连的关系。

通过这几年的寻根活动,台湾同胞已确认他们的祖根在福建一带,因而发出“五百年前是一家”的慨叹!但是,在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中,五百年仅且短暂的一瞬。台湾和福建更早的祖根在哪里,在纷纭繁杂的历史现象中,在古朴独特的方言土语里,在似曾相识的地名风俗方面,我们找到了一些蛛丝马迹,奉献出来,就教于各方人士。

二、八闽祖先远

福建亦称“八闽”。闽是蛇的象征,是福建古代氏族部落的图腾,即以蛇为崇拜的神像。从目前考古学材料来看,闽侯坛石山新石器文化和黄土仓商代文化虽有地方特色,但与中原文化有着许多共同之处。战国时期,越王勾践的后代无诸,参与诸侯灭秦,又帮助刘邦消灭楚霸王项羽,因此,西汉建国时,汉高祖封无诸为闽越王,这是历史文献明确记载的福建第一代君王。

汉武帝建元年间,又封无诸的孙子为王。后来,闽越不服中央管辖,曾经多次叛乱。至今在福建建阳、崇安一带还残留着闽越对抗汉朝所修筑的古城遗址。为此,汉朝中,央派兵镇压,并采取迁徙政策,“尽徙其民于江淮间,以虚其地”。这是历史上福建与中原人口第一次大交流,说明早在汉武帝时,江淮间的人民与福建人民已经有了骨肉亲缘关系。

晋代永嘉之乱,中原一带“衣冠如闽者八族”。这八大姓人家就是从河南避乱南迁。因此,福州有晋安河,泉州有晋江,这都是晋代中原人到福建后命名的。这是历史上福建与中原人口第二次大交流。

唐高宗总章二年,福建南部蛮獠叛乱,朝廷派河南固始人陈政任岭南行军总管,前去征伐。后因寡不敌众,退保九龙山。朝廷又命陈政的哥哥陈敏、陈敷率领军校五十八姓前去支援。中途,陈敏、陈敷病死,其母魏氏多智,代领其众,屯兵福建云霄。魏氏,指江水谓父老曰:此水如上党之清漳”。漳州、漳江的命名,就是来源于河南的漳水。陈政的儿子陈元光,字廷炬,十三岁时领河南光州乡荐第一。其父死后,陈元光打败蛮;獠陈谦、苗自成等,继任岭南行军总管。垂拱二年(公元686),陈元光疏请建置漳州,“辟地置屯,招徕流亡,营农积粟,通商惠工”。从而使漳州一带“方数千里无桴鼓之警”。漳州是福建最大的平原地区之陈政、陈元光父子率领的河南五十八姓开辟漳州,繁衍后代。这是历史上福建与中原人口第三次大交流。陈元光被尊为“开漳圣王”,当作菩萨顶礼膜拜。至今,台湾各地的漳州移民,一直奉开漳圣王为守护神。在台湾共有五十三所陈圣王庙,备受漳籍后裔的崇敬。陈元光的祖籍——河南光州,也在纪念这位圣王。南宋孝宗时,陈元光被加封“灵著顺应昭烈广济王”,命有司春秋祀之。光州学宫之左,还建有“广济王祠”。

又据《五代史》记载,唐末河南光州固始人王潮、王审知兄弟,率领数万人起义,南下福建。后来又建立“闽国”。闽王王审知经营福建五十多年,使福建的经济文化得到了很大的恢复和发展。王审知部属数万人定居福建,这是历史上福建与中原人口的第四次大交流。

综上所述,福建与中原人口第一次大交流,是汉武帝时闽越土著被迁徙到江淮间。第二次是晋永嘉之乱,河南八大姓官僚地主南迁到福建。第三次是唐朝中叶陈元光率五十八姓军校开辟漳州,屯居福建。第四次是唐末五代闽王王审知的数万起义队伍定居福建。四次大交流都与河南有关,特别是唐朝的两次南迁人口最多,影响最大,因此,台湾、福建和海外侨胞称自己为“唐人”,把故乡说成“唐山”,是有历史根据的。传说唐朝军队打进福建后,把闽越土著男子杀掉。剩下的闽越土著姑娘与唐朝士兵结合,就地屯居,繁衍后代。所以,今天福州方言仍然称男子为“唐部人”、“唐部仔”;称女子为“诸人人”、“诸人仔(诸,就是闽越王无诸)。这种特殊称谓,充分反映了唐朝中原人民与闽越人民民族融化过程中的历史痕迹。

值得注意的是,唐朝中叶开辟漳州的圣王陈元光是河南光州固始人。唐末五代开发福建的闽王王审知也是河南光州固始人。甚至连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郑成功,其先祖也是“自光州固始县入闽”(见厦门鼓浪屿郑成功纪念馆藏《郑氏附葬祖父墓志》)。这难道是历史上的巧合吗?不,树有根,水有源,寻根念祖渊源长。

三、祖根在固始

河南省固始县是一个古老的地方。春秋时期是蓼、蒋、黄三国地,后被楚国所灭,改称寝邱(又叫潘乡)。楚庄王以其地封孙叔敖于侨。西汉设置寝县,属汝南郡。东汉光武帝建武二年(即公元26),才开始改称固始县。固始乃坚固初始的意思,是光武帝刘秀对固始侯李通的褒词。直到现在,固始这个县名已经沿用了一千九百五十六年。

开漳圣王陈元光,河南光州固始人,自幼生长在家乡,十三岁时领光州乡荐第一。后来随父将兵五十八姓以戍闽。他和他的五十八姓部属开辟漳州后,并没有忘记他们的祖根在固始。陈元光的孙子陈酆“在京见李林甫,杨国忠柄国,无意仕进。访弋阳(即光川)旧第,川原壮丽,再新而居之。数年,安禄山乱,漳州民诣福州观察使诉乞。遵先朝旧制,命陈酆领州事,以拯民生。朝是其请,酆至漳。建学延师,锄强救灾,一如其祖守漳时”(见清光绪《光州志》)。由此可见,陈圣王一家不仅“遵先朝旧制”,世代领漳州事,而且在河南老家还保留着陈氏家族的根基。陈元光的三十六世孙陈华来,还担任过南宋光州太守。光州学宫旁边纪念开漳圣王陈元光的广济王祠,就是陈华来当南宋光州太守时修建的。

跟随陈元光开辟漳州的五十八姓军校,也与家乡固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至今,台湾和福建都有“陈林半天下,黄郑排满街”的说法,而陈、林、黄、郑等主要大姓的族谱上,都明确记载着他们的先祖是河南固始人。唐末五代王潮、王审知兄弟率数万固始附近的起义队伍转战到福建,建立闽国,经营福建五十多年,使河南固始对福建的影响更深刻,更广泛。五代时,福建泉州著名隐士詹敦仁,字君泽,号清隐先生,祖籍就是河南固始人。我们调查中见到的福建平和县朱姓族谱上,写着他们的先祖是河南固始朱皋镇人。

明末著名的民族英雄郑成功的墓志上也镌刻着“成功,字明俨,号大木,姓郑氏。先世自光州固始县入闽。”至今,陈、郑、王、黄依然是固始一带的大户人家。

再从地名、方言和民俗上去寻根,还可以找到许多重要的线索。

固始有“洛阳桥”,闽南也有“洛阳桥”。淮滨“乌龙集”原属固始,福州也有“乌龙江”。

固始方言中的“爬起来”(起床),“老货”(老头)、“老马子”(老婆)等口语与福建方言竟然完全相同。“硬”、“牛”、“丸”、“六”、“白”、“龙”等字读音也十分相似。

固始一带的糍粑、挂面、鱼丸等也传到福建并得到发展。糍粑变成白粿,挂面改称线面,鱼丸里面加进了肉馅,但做法都一样。无论是婚丧嫁娶,还是逢年过节,两地的风俗习惯都有许多共同之处。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中华民族都是炎黄的子孙。在数千年民族融合的历史中,要想寻找一个家族纯正的根,那是不可能的。但是,考察近五百年的历史变迁,得出台湾同胞的祖根在闽南岭东的结论,已经不是十分困难的事情。进一步考察唐朝以来一千三百年的历史,从中找出一些线索,来论证台湾和福建同胞的祖根在河南固始,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我们的调查研究工作刚刚开始。我们希望河南、福建和台湾三省的社会科学工作者,能够联合起来,从历史学、考古学、地名学、方言学和民俗学五个方面综合进行调查研究,从而解决这个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也算我们对台湾同胞“寻根热”的一种响应。

  

  

公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