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入口: 资讯 | 资源

2005年世界张氏回归故里

写在濮阳县获得世界张氏总会第二届恳亲大会举办权之际

来源:《濮阳日报》 2004年1月20日 来源作者:张永生 李广恩 张常伟 编辑人: 发布时间:2005-10-10 08:00:00

200311月,短短的1个月内,濮阳县接连拿下两个世界姓氏大会的举办权:14日以高票获得2006年世界舜裔宗亲联谊会第二十届国际大会的举办权,29日又获得2005年世界张氏总会第二届会员大会和恳亲大会的举办权。联谊寻根搭大台,合作发展唱大戏。在如火如荼的联谊寻根热中,濮阳能否抓住这两次难得的机遇,求得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成为人们瞩目的焦点。
张姓起源
2003年11月29曰,在马来西亚诗巫市举行的第二届世界张氏恳亲大会上,世界张氏总会正式成立。30日,新成立的世界张氏总会第一届理事会就下届大会的举办地形成了决议:由中国河南濮阳举办2005年世界张氏总会第二届会员大会和恳亲大会。举办这次大会的砂拉越张氏公会第一副主席、马来西亚国会议员张泰卿无比激动地说:“2005年,我们就可以回到张姓发源地濮阳,共同缅怀祖先,再叙乡情。”并与世界各地的张氏宗亲们约定:“2005年,中国濮阳见!”这表示着世界张氏宗亲们对濮阳是张氏发源地的认同,对回归真正故里的企盼。

    “
欲知到哪里去,须先知从哪里来。”一位先哲如是说。也正是基于此,千百年来,除却战乱,这种探究自己身世即自己从哪里来的考问从来就没有停止过,虽然他们知道可能永远也不会探究出那惟一的正确答案。
    “
张王李赵遍地刘”。作为三大姓之一的张姓源于何处,是千百年来史学界始终争执不休的一个问题。
总体上看.关于张姓祖根有3种说法:根于濮阳,始祖挥公;根于山西,始祖解张;根于河北清河。
19952月,在张氏起源研讨会上,著名历史学家、河南省历史学会会长、原河南大学历史系主任、我国高等院校历史教材主编朱绍侯教授发表了《张姓祖根在濮阳》的论文。这篇论文一经公开发表,便以其考据讲究、论证严谨博得了史学界的广泛认可。就连海峡对岸的台湾大学著名教授张明正也撰文《〈中华姓氏谱·张姓卷〉辩证》,驳斥了“太原说“清河说,竭力推祟“濮阳说”。朱绍候的文章廓清了千百年来人们对张姓祖根在何处的认识。
根据史学界的考证,张氏得姓始祖挥公,挥公系黄帝之孙,颛顼之堂弟。黄帝正妃嫘祖生二子,长子玄嚣,为挥之父;次子昌意,为颛顼之父。帝颛顼建都帝丘(今濮阳)。挥自幼随其父生活在帝丘附近的古清河之畔。后辅佐颛顼,始制弓矢,功勋卓著。帝颛顼封其为弓正,亦为弓长。赐姓张氏,挥遂成为中华张氏始祖,濮阳成为张氏先民最早的祖居地,即当今世界张氏真正的老家。
  
张氏联谊
张姓祖根在濮阳。千百年来,祖居中原的张氏部分先民因受水灾、战乱的影响而被迫迁至全国各地,继而星散至东南亚各国及世界各地约3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海外流传着这样一个说法:“有人的地方就有华人,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张姓人。”据统计,目前世界上共有张姓人口近1个亿,仅次于李王二姓,是世界第三大姓。
张氏联谊始于海外。早年,漂泊海外的张氏们为了能在异国他乡站稳脚跟,纷纷以姓氏为纽带联合起来,互相帮助,共抗不测,各种堂会遂成为凝聚张氏们的一个精神载体。
最早的张氏宗亲联谊组织是成立于1891年的马来西亚槟城张氏清河堂,距今已有112年的历史。随后,新加坡张氏总会、砂拉越张氏公会、泰国张氏宗亲总会等便逐步建立了起来。但这些均是地区性的张氏宗亲联谊组织。世界性的张氏宗亲联谊组织是由新加坡张氏总会动议、由砂拉越张氏公会的精心筹办而完成的。
1997年9月19
,在庆祝新加坡张氏总会成立60周年之际,由新加坡张氏总会张树宽、菲律宾河源张颜同宗总会张锦星、泰国张氏宗亲总会张炳华和马来西亚张氏总会张仕国联合倡议,并于920日签署成立“世界张氏联谊总会”的声明。这一次大会被称为第一届世界张氏恳亲大会。2002年1218日,78家张氏组织的首席代表在新加坡举行交流会,正式决定命名为“世界张氏总会
2003年9月19.世界张氏总会正式在香港注册。
2003年11月28至30
日,第二届世界张氏恳亲大会在马来西亚诗巫市举行。1129日,世界张氏总会成立,一个世界性的宗亲联谊组织正式诞生。
世界张氏总会的宗旨是,协调各地宗亲的交流活动,把宗亲密切地联系起来,加强各地宗亲在经济、贸易、文化、教育、科技、学术等各领域的合作与交流。
  
龙乡参与
为弄清濮阳说”是否正确,早在1993年,濮阳县就开始了张姓起源研究,并于1994年11月成立了张姓起源研究小组(后改为中国濮阳张姓研究会)。
1994
lO月和19952月,研究会邀请国内著名姓氏研究专家,组织召开了两次张姓起源学术研讨会,发表了一批有较高学术价值的论文。在张姓研究界最有影响的朱绍侯的《张姓祖根在濮阳》就是在后一次会议上发表的。通过研讨,与会专家学者一致认为张姓起源于濮阳。
在专家学者论证的基础上,研究会又组成张姓起源考察小组,分赴北京、河北清河、山西太原及我省的郑州、开封、内黄、清丰等地,走访了多位专家和方志工作者,实地考察了古黄河、古清河故道,对张姓起源三说”进行了充分的论证,确认张姓起源于濮阳。
随后,濮阳县又投资数百万元,重修了挥公陵园,使海内外的张氏宗亲有了祭拜先祖的平台。
2001年4月5,他们成功举办了中华张姓文化寻根联谊大会。
2002年4月18
,他们又举办了中华张姓始祖挥公受封得姓纪念大会。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后一次大会,共有来自河南、福建、广东、山西、湖南、河北、台湾和马来西亚等16个海内外的张姓宗亲代表团共150余人参加,新加坡、泰国、台湾、澳门等地的张姓宗亲组织发来了贺电贺信,与会人员向挥公陵墓敬献了花篮,并行了祭拜大礼。
据介绍,近几年,他们先后接待了来自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和港、澳、台等地区张氏宗亲组织莅濮寻根祭祖的40多个团队数千人。
不仅如此,他们还走出省门、国门,广交朋友,把“张姓源于濮阳”宣传到全国乃至世界各地。从1996年至今.他们先后到东南亚的新、马、泰、菲和港澳地区访问,广泛接触各地张氏宗亲组织和各界人士,推介濮阳,提高濮阳在海内外的知名度。
2002
12月,他们先后参加了马来西亚槟城张氏清河堂成立111周年庆典和新加坡张氏总会成立65周年庆典,并参加了多家张姓组织首席代表在新加坡举行的正式命名为“世界张氏总会”的交流会,还对会长人选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200111月,他们组团参加了在马来西亚诗巫市召开的世界张氏总会成立大会。在29日举行的祭祖仪式上,濮阳代表团团长张建国被推荐宣读祭文。与会其他人员称,这是对濮阳代表团的极大尊重。因为按照章程,宣读祭文者应为所有代表团里最德高望重的人。
在第一届世界张氏总会理事会中,濮阳县政协主席、中国濮阳张姓研究会会长张广恩荣任副会长。
第一届理事会就下届世界张氏恳亲大会的举办方形成了决议,决定2005年世界张氏总会第二届会员大会和恳亲大会在中国河南濮阳举行,由中国濮阳张姓研究会承办。
同时,会议就台湾问题形成决议:“鉴于台湾当局推行全民公投。引起海峡两岸局势紧张,世界张氏总会主张促进中国和平统一保证中华民族的繁荣与复兴。
成果丰硕

谈起这次与会的成果,濮阳县县长张建国和中国濮阳张姓研究会会长张广恩告诉记者,这次组团参加“世界张氏总会大会,并争取“世界张氏总会”下届会议在濮召开,对于推介濮阳形象、促进濮阳改革开放乃至走向世界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必将成为濮阳发展史上重要的里程碑。
他们说:通过与会期间与海外华人十多天的交流,我们初步把握了海外华人的思想脉搏。老一代海外华人都是冒着生命危险漂流海外的,他们今天的成就有血有泪,在功成名就时他们都会更加珍爱自己的历史文化,更加振奋人文精神,尤其是一个冲击亚洲、影响世界的经济中国“文化中国”的崛起,海外华人都乐观其变.并把自己的利益与之融合并在理性的思考中理出新的价值观和新的思维,他们也在抓中国发展的机遇。世界张氏总会的成立,恰好打造了这样一个交流、合作的平台。
这次大会推介了濮阳。从200311月27日起,马来西亚《星洲日报》以整版的篇幅介绍了濮阳,此后的几天时间里《星州日报》、《诗华日报》、《中国时报》、《国际时报》等华文报纸天天都有推介濮阳的消息和照片,《张姓祖根在濮阳》、《2005年濮阳再相见》等先后见诸报端,成为海内外张姓巨子的共识。
餐桌上、会议前、宾馆内到处都有团员们热情洋溢的交流,濮阳的“中华龙乡“张姓故里“帝舜故里”等古代的文化底蕴及现代的五城”建设,既为濮阳形象增添了魅力,也对海内外同胞增加了吸引力。70多个宗亲组织都争先与濮阳团队交朋友.都力图用不同方式引起濮阳人的注意。我们的团员也主动出击,每人都收到100多张的交流名片,团队收到了上万页的交流资料。
为了办好下届世界张氏总会大会,我们对马来西亚、新加坡、香港、澳门等地数十个宗亲会进行了拜会,邀请他们到会并为我们献计献策。代表团所到之处,都受到了热烈欢迎和大力支持.通过进一步交流,达成了更广泛的共识。
我们的8名杂技演员的精彩演出赢得了满堂喝彩,既为大会助了兴,也为濮阳形象贴了金。“濮阳精彩杂技“下届世界张氏总会在濮阳召开“张姓祖根在濮阳”成为濮阳人的三张名片。
这次与会创造了载体。世界张氏总会的成立及2005年世界张氏总会大会的承办,不仅拉近了世界张姓族人的感情距离,为濮阳与海内外张姓族人的交流提供了平台,也为濮阳开发历史文化,积淀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创造了载体,利用这个载体培植我们的项目开发、旅游观光和劳务输出的后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
他们说,马来西亚有着丰富的玻璃资源和天然气资源尚待开发;马来西亚劳务即将对华开放;中国的服装、小商品在东南亚、港澳地区有着良好的信誉和市场;东南亚各国和濮阳可互通共享旅游资源。这些都可以以世界张氏总会为载体抓紧开发。

  

  

公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