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入口: 资讯 | 资源

李师师与周邦彦

来源:无忧教育网 来源作者: 编辑人: 发布时间:2005-11-16 08:00:00

  
  
  李师师是北宋东京名妓。《东京梦华录》记载:“李师师本角妓也。”所谓“角妓”,乃歌妓。李师师最擅长的是“小唱”。徽宗时期,她的小唱在东京瓦肆独占鳌头,《东京梦华录·京瓦伎艺》云:“崇观以来,在京瓦肆伎艺……小唱李师师、徐婆惜、封宜奴、孙三四等,诚其角者。”因李师师所唱多“长短句”,即今之宋词,故与北宋词人多有交往,如张先、秦少游、晏几道、周邦彦等。关系最为密切者,只有周邦彦一人。
周邦彦,字美成,号清真居士。妙解音律、工于文词,少年时代所写的《汴京赋》深得神宗、哲宗赏识,“贵人、学士、妓女,皆知美成词为可爱”。他结识李师师时,年纪虽已过了60岁,仍风流不减当年,因其词句绮丽绝伦,京城歌妓无不以唱他的新词为荣。初见李师师时,周邦彦便觉相见恨晚,即填了一首《玉兰儿》记录了他对李师师的印象:“铅华淡伫新妆束,好风韵,天然异俗。彼此知名,虽然初见,情分先熟。炉烟淡淡云屏曲,睡半醒,生香透玉。赖得相逢,若还虚度、生世不足”这位年逾花甲的旷代词人,对于李师师有着无限倾倒。师师喜欢他的文采,乐于和他接近,交往日久,二人关系甚为密切。
宋人陈鹄《耆旧续闻》中记载:“美成至注主角妓李师师家,为赋《洛阳春》云,‘眉共春山争秀,可怜长皱。莫将清泪湿花枝,恐花也如人瘦。清润玉箫闲久,知音稀有。欲知日日依栏愁,但问取亭前柳’”从《洛阳春》中不难看出周邦彦对李师师的赞美和同情,并规劝她找个知心之人出嫁,以解愁苦。可见,二人友谊深厚,绝非一般。
张端义在《贵耳集》中记载了李师师和周邦彦的一段轶事,说宋徽宗幸李师师,恰周邦彦先在,知皇帝到,周便匿于床下。徽宗携新橙一颗,说是江南新贡,以讨好师师。邦彦悉闻此事,隐括成著名的《少年游》云“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指破新橙……”后,师师为徽宗歌此词,徽宗大怒,知为周作,便把他赶出京城。过了几日,帝复幸师师家,不遇,便久坐等她。师师夜半才回,愁眉泪眼,憔悴可掬。问其故,师师说送别周邦彦去了,不知皇帝要来。徽宗问有词否﹖师师云:“有《兰陵王·柳阴直》词。”徽宗便让她唱了一遍,听后深深感到有一种“小雅怨怀而不乱”的感觉,不觉大动怜才之心。他知道李师师也不愿意周邦彦离京,于是便赦免了周的罪名,把他召回,封他为“大晟乐正”,准他随时在李师师家走动。
靖康元年1126年末,金人破汴,主帅因久闻师师名,欲占之,师师不从吞金簪自杀,后被尼姑抬到慈云观抢救得以复生,潜逃南方,在一农舍中偶遇周邦彦,二人倾诉衷肠,周邦彦不觉老泪纵横。《耆旧续闻》中还说“师师欲委身而未能也”,因为周妻死活不允。叹惜之余周邦彦遂写下《瑞龙吟》词一首,中云:“……前度刘郎重到,访邻寻里,同时歌舞。惟有旧家秋娘,声价如故。……知谁伴、名园露饮,东城闲步。事与孤鸿去。探春尽是,伤离意绪……”李师师与周邦彦从此分别,天地茫茫,再也没能相见一面。
李师师寓居江浙一带,3年后,偶尔收到周邦彦的一封书信,拆看一看,竟是一首充满深情的《解连环》词:
“怨怀无诧,嗟情人断绝,信音辽邈。纵妙手、能解连环,似风散雨收,雾轻云保燕子楼空,暗尘锁、一床弦索。想移根换叶,尽是旧时,手种红药。
汀洲浙生杜若。料舟依岸曲,人在天角。谩记得、当日音书,把闲言闲语,待总烧却。水驿春回,望寄我、江南梅萼。拼今生、对花对酒,为伊泪落。”
千言万语、万语千言尽在一首《解连环》中,李师师看过泪流不已,泣不成声。

公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