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入口: 资讯 | 资源

出红薯

来源:大河网-大河报 来源作者:何频 编辑人:荆书剑 发布时间:2012-10-19 16:24:11

而红薯就地打个拨浪儿翻了身,卷土重来,跳起来自称是养生保健的头号食品……

秋收远比夏收复杂。地上的杂粮蔬菜,树上的各种果实,主人常常是顾了这头顾不住那头,因此秋收的过程便拉得很长。好在当年的生活节奏慢,土地讲究轮耕轮休,施农家肥,保养土地曰“倒茬”。秋深快要立冬了,冬小麦种完,豫北农村才开始收获红薯曰“出红薯”,老辈人开口就说,只有过了霜降,霜打过的柿子、红薯才好吃。这时候农村已场光地净,只有小片地里的青菜和红薯残存着一些醒目的绿色。

摆弄文字的时间一长,倒有点害怕起文字来了。这两年,为了核实与考证方言里一些常用的字,我有意读了几个老作家的书。闫豫昌是省文联已故的作家,他的散文集《从故乡到大海》,其中有篇沉痛感人的《红薯谣》,是说兰考和黄泛区农民靠红薯充饥过日子的。在这篇文章里,他回忆“文化大革命”期间全家下放到黄泛区劳动的亲身经历,最难忘的是农村的红薯:“我全家下放插队的五年中,充分领悟到红薯和农民群众的关系了。听说有一种‘百鸡宴’,我没有赴过这样的宴席;对于‘红薯宴’,我却享受过。那些年,农家饭也就可以美称为‘红薯宴’的。”当年的河南农村,秋冬时节,家家磨红薯粉,做红薯粉条,搅胡辣汤,晒红薯干,做红薯面条红薯馍……闫豫昌说:“对于红薯,乡亲们的态度,据我观察的结果是:既离不开它,又讨厌它。红薯是高产作物,对于整天算计着粮食‘上纲’、‘过江’的负责人,提出‘粮食生产以红薯为纲’是毫不奇怪的。五斤红薯折一斤粮食;有的县社领导,竟暗中规定三斤折一斤。往上报是增了产,骗得了荣誉;往下呢,却坑了社员群众。这就是前些年中州大地上‘红薯王国’的秘密。”接着,他在行文里特地保留了当时关于红薯的顺口溜——红薯面条红薯汤,红薯蒸馍送老娘。一天三顿靠红薯,断了红薯饿断肠。而兰考还流行“红薯快板”——红薯丝,红薯片,红薯骨碌红薯面,做的馍,沾手黏,团成蛋,吃了嘴里酸水不断线儿,光想上医院要酵母片儿……我没有见过闫豫昌,倒是他的妻子陈丽一直在出版社工作,是我最初学习文学写作的编辑老师之一。他的这篇《红薯谣》,对于当年有过农村生活经历的过来人,恐怕远不止豫中和豫东地区的人铭心记忆,因为它是“文化大革命”期间广大农村生活穷困的真实写照。特别回味这一段以红薯为口粮的日常生活史,经作家特地写出来,因为真实,就具有班马著书而不朽的意义。

不仅是作家,对红薯难忘的还有众多的大学者。“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央国家机关的“五七干校”,有好几所都设在河南。1970年夏秋之际,中国考古界当时坐着“第一把交椅”的夏鼐,在息县农村东岳集看青、看红薯,又翻红薯秧和出红薯。他的同伴与伙计,还有文学所的俞平伯、何其芳、钱钟书、吴世昌等人。文人要弄点日记什么的,他这样纪事记红薯:

9月12日 星期六

今天起至20日,安排每天半天在红薯地看青,半天在土坯场工作。但今天整天学习九届二中全会公报。红薯地有被窃现象,加强看青工作,由我与苏秉琦同志负责。

10月17日 星期六

红薯大量收获,堆成几个小山。今天起食堂供给红薯,缴交定量粮食,不限红薯分量,吃饱为止。

夏鼐原本写过《甘薯与薯蓣》和《略谈番薯和薯蓣》的考证文章,后一篇还刊登在1961年的《考古》杂志上。他肯定想不到自己会有一段在河南与红薯亲密接触的经历。

俱往矣。今年去世的文化人,还有一位是电影导演李文化。因为说“文化大革命”,不能不提李文化和昙花一现的电影《决裂》,是表现所谓“教育要革命”的。其中有个很可恶的羞辱知识分子的情节,即农学院的教师于课堂上讲“马尾巴的功能”而受批判的故事,表现了极左路线对知识的刻意扭曲与糟践。而最近出版的三卷本《中国历史农业地理》,是农学博士韩茂莉女士的最新著述。其中有一章讲“玉米、甘薯传播路径与地理分布”。文中是这样说的,16世纪末,明朝后期,红薯曰甘薯从南洋引入中国,经过东南海路和西南陆路两条路径向北于内地发展。记录红薯在国内传播的历史,闽人陈世元的《金薯传习录》和山东按察使陆耀撰写的《甘薯录》最重要。其中特别还提到了河南:“河南与山东相邻,早在乾隆八年之前河南汝州、鲁山一带即已种植甘薯。”当时的《汝州续志》明确记红薯“植易收广,堪备荒灾”。而《鲁山县志》曰:“番薯,红白两种,根茎叶皆可食。本出吕宋国,明万历间始至福建,今蔓延鲁邑矣。”通读这部书,我深叹著者的功力深厚,眼界开阔精道,受的不仅是农史知识的启发。韩女士不过书呆子一路,我大感兴趣的是这位几乎是同龄人的求知经历。在书的序言里,她一上来就自称是门第出身,父母都是农大的老师,从小没到过农村,却是在农书资料里泡大的,喜欢囫囵吞枣。后来上大学读农业地理又出国搞研究,世代接力,搞出了这大套书,果然推陈出新,是一部具有标杆意义的好书。于是我想,“马尾巴”不仅有功能,的确是有大功能啊!

三十年河东又河西。如今科技发达,不缺吃不缺穿的人,由于现实的诱惑过多,念想多过食欲,反而啥东西都吃不出好胃口了。而红薯就地打个拨浪儿翻了身,卷土重来,跳起来自称是养生保健的头号食品。曾经离不开却又讨厌人的红薯,现在的红心红薯和紫薯,还用小巧的纸箱装起来在商店里卖,比大路货的水果还讲究。郑州街头的烤红薯,目前涨到了四元一斤,但好味道迎风诱人,有美女带头,过路者竟排起了买红薯的队。

上一篇 我当村官

下一篇 蚂蚱笼

公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