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入口: 资讯 | 资源

黔行说戏

来源:大河网-河南日报 来源作者:姚金成 编辑人:荆书剑 发布时间:2013-01-11 12:14:28

贵州省花灯剧团的邵志庆团长邀请我到贵州采风,希望我为他们创作一部反映当代民族生活的现代戏。

2012年12月17日,剧团曹主任陪我去西江千户苗寨。车沿着雷公山脚曲折盘旋而行,映入眼帘的是起伏的青山,是蜿蜒的流水,是一处处典型的苗寨木楼。而话题却围绕着剧团、戏剧的事扯开来,我的思绪,也从这黔东南初冬的细雨中,不经意地扯回到了情酣泪热的河南豫剧舞台。

此次苗乡之行,实际缘起于2012年10月底的中国戏曲现代戏研究会年会。在那个会上,河南省豫剧三团《香魂女》的演出成了一个震撼性的亮点。其深蕴的人性内涵、凄美的舞台风貌,尤其是感人的人物形象和回肠荡气的豫剧声腔,让与会的全国戏剧界同仁真切地领略了豫剧的魅力。邵志庆团长向我表示,她非常喜欢这个戏,很想把这个戏移植为花灯戏演出。后来,经过慎重研究,她决定邀请我专门为她量身打造,创作一部贵州民族题材的现代戏。

真是不比不知道。到了贵州,我才真切地感受到了什么叫剧坛的冷清与热闹,真切地感受到了作为一个河南戏剧人的福分和自豪。

自从上世纪80年代电子传媒兴起以来,戏曲的生存环境日益严峻已是不争的事实。河南戏剧也经历过挫折、徘徊与迷茫,但是中原毕竟文化土壤深厚,经过数年励精图治,进入新世纪后,河南戏剧乘势崛起,佳作迭出,在全国连夺大奖。加之电视“梨园春”风靡城乡,戏曲广播叱咤中原,戏曲茶座、业余演唱遍地开花,戏剧界虽负担沉重,步履维艰,但繁荣之象,已甚可喜。近年来,省委主要领导同志又深入调研,破解难题,让河南戏剧人有了尊严、有了自信。我省戏剧界士气大振、人气大盛,其业绩在全国戏剧界引来了一片赞誉之声。这竟让一贯低调、甚至有点自卑的河南戏剧人都有点不适应起来,有时免不了心里惴惴地自问:我们真有那么好么?

至少从贵州同行的角度看来,这是没有疑义的。好戏连台,蝉联大奖,梨园春,擂台赛,戏曲广播,名角亮相,戏迷追捧,童星闪耀……这些在河南剧坛司空见惯的现象,在贵州却是没有的。可以设想,戏剧界如果没有了这些,会是多么冷清?怎么凝聚人心、留住人才?长此以往,戏剧事业怎么办?

邵志庆团长无疑从河南戏剧的繁荣中受到了启发和鼓舞。她说:“说到底,还是我们过去没有拿出足够好的精品力作。光呼吁社会重视是不行的,我们必须拿出足够好的新创剧目来吸引人,才可能改变戏剧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我很欣赏这种积极务实、敢于担当的态度。上世纪90年代,河南戏剧也曾经在低谷徘徊,饱受诟病。《香魂女》就是河南戏剧人那个阶段的发奋之作。我从贵州同行的身上依稀看到了当年河南戏剧人的精神头。其实,我看过他们团的《月照枫林渡》,邵志庆饰演女主角,对人物形象的刻画准确生动、感人至深,唱腔也酣畅淋漓,极富表现力。整个团队阵容也不弱。说到底,他们最缺的有创意、有爆发力的好剧本。没有好剧本,再好的表演艺术家也没有着力点,只能望台兴叹。一个合适的好剧本,一个有人性深度的人物形象,可以让一个好演员、好团队焕发出光彩和魅力,可以吸引众多的戏迷,让戏走出冷清的局面。河南走过的路一再证明了这一点。

我对邵志庆团长说:“戏剧的力量是感性的,戏真的把他感动了,他情不自禁,自然就会喜欢,就会关注。这样的人多了,戏剧的氛围就会热起来。形成了良性循环,戏剧的生态环境可望大变!”

说话间,车上了一个坡又下了一个坡,再转过一个弯,一座规模宏大的苗寨如同一幅巨大的图画,突然出现在面前。沿宽大的石阶而上,一排很有气势的苗族风格的建筑耸立在青山环抱中。清冷的寒风里站着十几排苗族妇女,她们穿着典型的苗族彩色服装,在开阔的大广场上跳起苗族风情舞蹈;男人们则穿着明清式样的黑长袍,用苗族的长号和芦笙一遍遍地吹着简单的音调,算是为苗族妇女表演的伴奏。我知道,这只是个橱窗广告式的展示,真正的苗寨风情,将在高高的寨门后面那葱茏的山谷和山坡上呈露出它神秘的底蕴和容颜——那里将是我新的课堂。

公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