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入口: 资讯 | 资源

多情的天空

来源:大河网-河南日报 来源作者:阚则思 编辑人:荆书剑 发布时间:2013-01-21 13:20:41

当我带着一身风霜与征尘,重新回到坐落在汉魏故都的许昌学院,参加其七十年华诞庆典时,心中蓦然涌出了魏武帝当年慨当以慷、登高必赋的身影。这片曾经群星璀璨的天空,如今早已越过了千年峥嵘。校园里,如春燕般飞来飞去的莘莘学子与步履迟缓、目光温润的白发校友交相辉映,弥漫着一种独特的温馨气息。

透过熙熙攘攘的人群,我忽然发现了一个优雅熟悉的背影——哇,当年教哲学的新新老师!我忍不住走上前去抱住她,轻轻地唤一声:“美女老师!”蓦然回首,那双会说话的大眼睛突然一亮,惊愕中竟然脱口而出:“则思,你长大了!”离开母校26年,第一次拥抱老师!从前是羞涩,现在是感恩,一梦醒来发飞雪,犹忆当年读书声……

穿越70年尘封的历史,1942,正是河南饿殍遍野、日军铁骑肆虐华夏之际。许昌学院的前身——河南第五行政区联立师范学校,在这个国运艰危、灾难深重的时刻诞生了。学校呈给当时的河南省政府主席李培基的表册曾这样记载着:“本校校址为察院旧址,共计三十六亩,房舍三百一十间,操场一个,在学校东南隅。”母校在朝不保夕的困境中坚守着,生生不息。我们的首任校长周邵武在毕业生同学录的序中这样写道:“师范学生,旨在启迪后来,增培文化,所谓继往圣开来学……应朝乾夕惕,自强不息,俾能确符使命,无负期望,生当错节盘根之际,应有补天浴日之功……弗危风霆之迅烈,弗随波涛以沉浮,是在各人善自为之。”

读着这段序言,眼前仿佛出现了那个如鲁迅一样穿长衫的老校长周邵武,在艰危时刻,为维系学校的生存四处奔波,风餐露宿中仍满怀对莘莘学子的热望……我想,这应是母校70年颠沛流离而不散,雷霆万钧而不倒的精神之魂。

母校没有时间和条件孕育出如日月般闪耀的学界巨儒,她却用沧桑粗粝的手支撑起一片灿烂的星空。作为母校数万学子中的一员,我只能以个人的亲身体验和有限的记忆片段,回顾母校浓厚的人文情怀。

每每在入夜的小橘灯下,想起当年与留森师、铁安师的初见:两个年轻教师第一次把迷糊青涩的短发女孩领进了校园;犹记当年生活困难的杨建忠老师难得包一次饺子,总不忘叫我去他家饱餐一顿;教现代文学的张修德老师是我的入党介绍人,在我大学毕业三年后的一天中午,大学时的班主任董德志老师冒着七月的酷暑,从许昌赶到郑州的一所大学找到我,说张老师得了食道癌,我二话没说便跟着董老师来到省肿瘤医院。恩师消瘦憔悴的面庞令人潸然泪下,他依然乐观地笑着紧紧握住我的手,当年教现代文学时那样激情飞扬的他,不久便溘然长逝。

当年我是班里的团支书,又早早地入了党,每天自信满满,冒冒失失,自然经常挨批。每次路遇团委书记张清廉老师,他总是用那双独特的大眼睛盯着我,用河南话喊一声:阚则思!而我总如过街小鼠一样仓皇不知所以,批评我的话早已忘记,后来干脆远远地见到他早早地绕道走。然而,在毕业分配时,他却倾尽心力把我推荐到当时省城的一所优秀的大学去工作。至今我还保留着教写作的王炎老师曾经用红笔密密麻麻地批改过的我的习作,很多时候都是他自己抄写好一次又一次地推荐给报社……恩师的点点情谊让学生的心底温暖一生!

母校没有显赫的出身,没有骄人的历史,70年的聚散离合,给予每个学子最宝贵的财富便是崇德砺志的魏晋风骨和慈爱宽厚的师生真情。值得骄傲的是,身边有那么多可敬的校友在各自的领域勤勉打拼,以一己之力为母校争得荣光。许多同窗分别多年,依然互相关怀、砥砺支持。去年听说我生病住院,曾与我同桌三年的向云痛哭失声,后来竟写出了一篇大作;淑敏连夜从许昌赶来探望,全然忘了毕业时我们俩竞争的是同一个岗位;当年初学篆刻的景伟,为我刻制了一方藏书印章,名字顺序居然是反的;献林许诺送我的花26年后才收到:不是一束,竟是一车……每次想起同窗之间这些浪漫温馨的往事,总是唏嘘不已。青春的自负与骄傲,年少的无畏与青涩,眼泪、欢笑、深思,全是第一次!

记得儒家经典《大学》里这样写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在许多人眼里,母校不过是一所没有名气的普通高校,但厚重的人文情怀和真挚的师生情感使母校成为“有教无类”、教化一方的圣地。

大学本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努力地传承文化,使每一个学子挖掘自身的潜能,自由而有尊严地生活,才是大学的精髓。这也许就是成千上万所像许昌学院这样的普通大学能够成为莘莘学子精神家园的真正缘由吧!

这里曾是历史的天空,更是多情的天空。愿70岁的母校安好!

公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