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入口: 资讯 | 资源

妈说,公家的事,不能耽搁

来源:大河网-河南日报 来源作者:张 锦 编辑人:荆书剑 发布时间:2013-02-03 11:53:21

2011年7月31日,星期天,本打算休整一天后赴广东调研,早上起来,突然萌生回家看望母亲的想法。于是便和爱人驾车往项城老家去。

到了二哥家,因病卧床一年多的母亲看到我们,脸上露出一丝久违的笑容,放在床边的左手立即伸向我,抓住我,正在输液的右手也慢慢向上抬了抬。我为老人家捶捶背、揉揉腿,躺在床上的母亲似乎感觉很欣慰,那顿饭也吃得格外香。

下午,我向母亲说要回郑州,准备第二天出差。一听我要走,母亲握住我的手稍稍加了点力,用焦急的眼神看着我,好久才开口:“我听说你总是加班,心疼你,做梦总是梦见你。”过了一会,母亲慢慢地说:“公家的事耽误不起,你走吧……”不一会儿,她松开我的手,发白的眼角渗出一滴干涩的泪珠。我强忍着泪水,怀揣母亲的嘱咐踏上回程。

8月1日一大早,我和调研组其他同志一起乘机飞往广东,准备进行文化强省建设方面的调研。下了飞机辗转到东莞,午饭间二哥突然打的来电话一下子绷紧了我的神经。二哥说:“咱娘今天不吃不喝,眼也不睁,看来快熬——干——了……”二哥的声音近乎哽咽。放下电话,我向带队领导请了假,心急火燎地从东莞打的奔至广州,匆匆乘机向郑州飞去。坐在飞机上,望着窗外漂浮的白云,我不禁回想起母亲这些年的辛劳……

母亲一辈子生了四个孩子,我是最小的一个。儿时的记忆中,母亲总是默默地做事情,从不多说话。那时,农村刚实行家庭联产承保责任制,我家的条件很差,全家生活开支唯一来源是父亲去集上说合牲口交易挣点钱,我们姐弟四个的衣服基本都是母亲自己做的。早上醒来时通常看见母亲在忙碌着收拾家务或者缝补衣裳。母亲自己并不识字,但她羡慕村里能写会画的读书人。上小学时,我最常听到的母亲的唠叨就是“字如其人”,写字要端端正正,做人要规规矩矩。在母亲的严格要求下,我们兄弟三个都练就一手不错的硬笔字,成为学校里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当时村干部评价说:“她家几个孩子都争气,写字像刻的一样!”

到了上世纪80年代末,我的两个哥哥相继初中毕业,母亲先后鼓励支持两个哥哥当兵。就这样,大哥去了北京,二哥去了山东。邻里看着我家的生活条件,就问我母亲:“为啥不让孩子去挣钱,却让他们去当兵?”说实话,当时我也不太理解。二哥当兵离家那天,下着小雨,我跟着父母去送他,母亲边走边握着二哥的手说:“当兵能够学好。到部队要听上级的话,好好锻炼!”

二哥去部队后,表现优秀,入伍第二年就被选到团部当文书,但终因文化水平太低而未能胜任。部队领导在感到惋惜的同时,奖励他回家探亲,以示安慰。二哥回来探亲时正值“三夏”时节,家里男女老少正在忙着收麦,哥哥也脱下军装,挥起镰刀。劳动中,每每二哥和母亲唠起部队的训练学习,母亲都自豪地露出微笑。一次碾麦翻场时,二哥无意中提到当文书一事,母亲立即神色凝重,停下了手中挥舞的农具,无可奈何地摇着头说:“学问浅了不中啊!”此后,她经常唠叨着要我用心读书、多学文化。从此,母亲在生活上更加勤劳节俭。她说,即使是讨饭也要供养我上高中、读大学。

1998年,我大学毕业,作为省委组织部的选调生被分配到豫东一个乡镇。上班前一天晚上,母亲帮我整好了行李被褥,坐在床头拍着我的肩膀说:“上班了要听领导的话,年轻人多干活,累不死。”我记住了母亲的这句话,我很珍惜自己的工作岗位,坚持埋头干活、拼命工作。此后,我先后从乡里被推荐到县里、市里,2007年又被选拔到省直单位。这期间,我的父母亲曾经跟着我与我的岳父母组成一个大家庭,其乐融融地生活在一起。那时候母亲每天起得很早,不声不响地把客厅收拾得清清爽爽,把地面拖得干干净净,做好早饭后在院子里洗衣服,以这种方式等着一家人起床后吃饭。后来,我二嫂因患脑积水留下后遗症,母亲不得不回家帮我二哥料理家务。但无论我在哪里工作,每次回家看她时,母亲总是说:“好好工作,别担心我,公家的事耽误不起!”

正万千思绪中,飞机抵达郑州。下了飞机,我冒雨乘车赶回项城。车行至村口时已是深夜。刚下过一场暴雨,村里的泥路很难走,我深一脚浅一脚地摸到了二哥家,径直走到母亲床前,连声叫着“娘”。听到我的喊声,母亲艰难地想睁开眼,却未能睁开,最后不得不使尽全力轻微地摇摇头,好像对我回来不太满意。我知道,母亲是在用这一动作再次告诉我:“公家的事,耽误不起……”

接下来的几天,母亲一直茶饭不进,只能靠村里的医生给她输液以补充营养。就这样持续了10天,母亲的身体每况愈下,手上和脚上的血管更加难找,甚至连输液都不吸收了,医生不得不停止给她用药。停药后,母亲动嘴角、眨眼皮的次数越来越少,我和哥哥姐姐,昼夜不停地围坐在她身边,同她一起忍受着伏天的痛苦、生命的煎熬。直到她不吃不喝的第12天,也就是我们单位领导从省城来看望她的那天中午,母亲的抬头纹完全散开,无声无息地离开了我们……

“公家的事,不能耽搁!”送别母亲的那一刻,在号啕的哭声中,我的心里一直响彻着母亲重复过无数遍的话语。我想对她说:“妈,我记着您的话!”我没有说出口,可这句话在心里念叨了一千次、一万次!

上一篇 相由心生

下一篇 过年的鞭炮

公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