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入口: 资讯 | 资源

儿时过年

来源:大河网-大河报 来源作者:徐朝钦 编辑人:荆书剑 发布时间:2013-02-07 10:43:57

【大年初一清晨,天还不亮母亲就把从集市上请回的崭新的灶王爷神像恭恭敬敬地贴在灶台后面,让他老人家继续当“一家之主”。父亲从匣钵中取出写有我族已仙逝的先人“神主”供在堂屋显要位置……】

小时候在乡下过年,那种年味,至今仍不能忘怀。

那时候,过年是从腊月二十三农历小年开始的。

二十三这天,家家户户打扫厨房,更换窗户纸,还要用泥巴和泥浆把灶台刷糊一新。主妇们把贴在灶台后面的灶王爷神像小心翼翼地揭下来,卷在黄表纸里一起烧掉,让他们“二十三日去,初一五更回”,“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这天晚上时而噼啪作响的爆竹声,拉开了过年的序幕。

在此之后,大人就要忙碌起来了。男人们聚在村里自发设置的屠宰点,相互帮忙杀猪宰羊。女人们待在家里和面蒸馍。转眼到了二十八,家家户户都要贴春联。那时候印刷的春联极少,大多都是买了红纸请人书写。我虽然还在上小学,在家里也算是文化人,不需请别人写春联了。爷爷给我裁好纸,磨好墨,由我照着《农家历》上的春联内容书写,无非就是“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一冬无雪天藏玉,三春有雨地生金”之类。等写完了,爷爷还要把剩下的边角余料也裁成小纸条,让我写上“衣服满箱”、“满院春光”、“出门见喜”、“小心灯火”等吉祥语和警示语,然后由我亲手把春联贴到每一个门上。

腊月的集市与平常不一样,一方面是时间比平时要长,另一方面是商品种类比平时丰富。老家的集市是隔日逢单才有,且到早饭后就罢市了。可到年前这几天就不分单双日了,天天都有集市,并且直到天黑才结束。

除夕夜是全家团圆的时刻,无论你在哪儿,无论路多远,都要在此刻赶回家中,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包饺子,其乐融融。那时候没有春晚,等吃完了饺子,全家人便围着火炉守岁。这时候应该是前三皇后五帝谈天说地的闲暇时刻。有时候我家还会架起油锅、熬上糖稀、摆出案子,全家动手制作“果子”,以备走亲访友。

除夕夜里的鞭炮声从黄昏起就此起彼伏,至子夜达到高潮。后半夜零星的鞭炮声往往能与早起人家晨祭时的鞭炮声连接起来,平日寂静的小山村在这天夜里显得格外热闹。

大年初一清晨,天还不亮母亲就把从集市上请回的崭新的灶王爷神像恭恭敬敬地贴在灶台后面,让他老人家继续当“一家之主”。父亲从匣钵中取出写有我族已仙逝的先人“神主”供在堂屋显要位置,供白天前来拜年的族人顶礼膜拜,“神主”前面的几案上早已摆上了供品和热气腾腾的饺子。

当我们从睡梦中醒来,床头已经摆放好过年的新衣。我们穿好新衣,第一件事就是出去捡拾雪地上尚未炸开的鞭炮。那时候家里穷买不起鞭炮,只能捡一些“臭炮”玩。记得有一年春节去外公家,我和弟弟发现了舅舅用于开山炸石的火药和炮捻,就悄悄带了一些回家。我们背着家人,用纸条把火药和炮捻层层裹好,然后用麻绳扎紧做成小炮。嗨!小炮威力好大,太响了,不幸让大人们发现,被紧急叫停了。

按当地风俗,初二至初五是“拜节”,初六以后是“回节”,从“拜节”到“回节”一般需持续十来天。让小孩子乐此不疲的重要因素,除了“当客”吃好的,就是可以多挣压岁钱。

过年还有一件盛事不得不提,那就是看电影。每年春节从除夕开始,村里(那时叫生产大队)会安排每晚放一场电影,直到初十才结束,简直把春节办成了电影节。到了晚上,几乎全村的老老少少都冒着严寒出来了,甚至邻村的人们也都汇聚在一起,把小街堵得水泄不通。从《地道战》、《地雷战》、《南征北战》,到《红灯记》、《英雄儿女》、《渡江侦察记》……一遍一遍地看,谁也看不烦,给传统的新春佳节增添了新鲜的文化气息。

公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