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入口: 资讯 | 资源

小巷梆声扬

来源:大河网-大河报 来源作者:王玉立 编辑人:荆书剑 发布时间:2014-01-09 15:52:07

离开家乡求学工作二十年,老宅虽已易主,但每次回去,总是情不自禁地围着巷子转一转。小巷深深,我的记忆回到童年。

“梆!梆!小磨油!芝麻酱!”闻听此声,我是最兴奋的。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可没有现在什么超市、网上购物,物资供应匮乏,对我来说,最奢侈的下饭佐料就是芝麻酱。卖芝麻酱的老头,常常手拿竹梆,肩挑竹担,前面一桶芝麻酱,后面一桶小磨香油,没雨雪的日子,沿着同一个路线,日日走街串巷。梆子声脆,叫卖声响,敲一下,喊一声,巷头传到巷尾,老头便站在拐角处等待人来。和我相差无几的小孩子们,一手拿着碗,一手攥着钱,先称碗,再称芝麻酱。中午吃顿捞面条,晚上馍蘸酱,五毛钱的芝麻酱能让人乐呵上一整天。虽然老头天天来,梆声天天响,但芝麻酱可不是天天都可以买的。不买的日子,闻听梆声,我也是会出去的,凑到跟前闻闻香气,感觉也是很不错的。

还有一家卖麻圆的,叔叔的腿有点瘸,干不动的时候侄子替他出来做买卖。一个荆条编制的元宝样大筐,挎在胳膊上。筐里是厚厚的棉花垫子,上一层,下一层,上面为了保温或是防水还盖了一层厚厚的塑料布。隔着院子听梆子声我就能准确地判断出今天是谁出摊。“梆!梆!梆!谁吃麻圆!”这是侄子。“梆!梆!梆!谁吃麻圆!”这是叔叔。如果是侄子,想买麻圆就得腿脚麻利点,因为他走得快,等你磨叽磨叽和大人要完钱出来人就不见了。叔叔嘛就不一样,即使能走得快他也不会很快,耐心地吆喝一遍又一遍,尽可能多招揽一些生意。他们家的麻圆好吃的很,又大又圆,最重要的皮很薄而且沾满了芝麻,典型的外焦里嫩而且里面没有面疙瘩,至今我都好奇他们是怎么做出来的?

卖羊肉烧卖的也是一手筐,一手梆。不同的是他是先喊后敲,“谁吃烧卖!当!当!”梆子也不晓得用什么木头做成的,声音有点与众不同。尤其特别的是他的叫卖,不知道是加了儿化音还是为了好吆喝,“烧卖”二字从他嘴里喊出来我一直都听成是“烧梅”!

…… ……

时至今日,很少再看见敲着梆子走街串巷的商贩。超市、网上的货物随你挑任你拣,即便有吆喝,也时髦的用上了录放机。可我仍然喜欢记忆里那种传统的叫卖吆喝,时不时地在家拿着孩子的竹板来上那么一嗓子,让自己穿越时光,返老还童,得意地笑上一笑!

上一篇 腊八粥 红枣情

下一篇 赤脚医生

公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