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入口: 资讯 | 资源

找准定位,“西安制造”勇闯市场

——西安演艺集团的改革创新之路

来源:中国文化报 来源作者:秦 毅 编辑人:荆书剑 发布时间:2017-12-12 16:15:12

在前不久闭幕的陕西省艺术节上,舞剧《传丝公主》和豫剧《秦豫情》同时摘得陕西省文华优秀剧目奖。加之在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上荣获文华大奖、之后又获得第十四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的话剧《******师》,西安演艺集团一时轰动演艺界。
改革激发内生动力
作为陕西省委宣传部重大文化精品扶持项目、陕西省文化厅重点文艺创作资助项目,《******师》《传丝公主》和《秦豫情》3部作品将发生在西安不同年代的故事艺术地展现在舞台之上。专家表示,这些“西安制造”的作品感动了观众,更让陕西一度低迷的文艺院团焕发出勃勃生机。
“只有改革才有出路,只有创新才有生命力,只有精品才有市场。”西安演艺集团领导班子在集团成立之初便明确了企业的发展思路。2012年,西安歌舞剧院、西安话剧院、西安儿童艺术剧院、西安豫剧团、西安说唱艺术团五大院团共同组建成西安演艺集团,成为陕西文化体制改革的先行军。
“体制改革带来的根本改变是观念的转变,我们需要不断增强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在苦练内功的阵痛中实现脱胎换骨。”西安演艺集团董事长寇雅玲表示。经过充分调研,西安演艺集团制定了一套适合文艺院团发展的制度:对员工实行全员竞聘上岗、绩效考核、末位淘汰制度;对下属院团按演出场次、演出效果、剧目生产能力、人才培养力度等方面综合评价;针对特殊人才制定专门的收入待遇政策,通过以老带新和为青年演员提供舞台实践等办法,推进人才梯队化建设。
从“要我干”转变为“我要干”,让能力说话打破了各院团此前按职称、职务、工龄的论资排辈,企业获得了发展动力。2017年,西安演艺集团的责任目标为完成各类演出800场,截至9月底,这一数字为1117场,完成比率为139.63%。与此同时,演出收入、实现利润等指标已提前超额完成。
多方布局演艺市场
8月1日,历经3年筹备,由西安演艺集团儿童艺术剧院创排的大型儿童秀《哪吒》在西安曲江海洋极地公园戏剧场首演,拉开了该剧常态化演出的帷幕,开启了院团与旅游景点携手开拓旅游市场的模式。近日,西安演艺集团儿童艺术剧院又携手太原市歌舞杂技团对该剧进行进一步打磨提升。西安演艺集团儿童艺术剧院院长王丽虹透露,太原市歌舞杂技团的4位演员将分别饰演剧中的相关角色,为表演注入更加专业的技巧,使剧目呈现更上一层楼。
这只是西安演艺集团坚持“多条腿走路”的一个缩影。面对市场,集团带领各院团不断探索符合规律的发展路径:歌舞剧院发挥在节庆活动方面的演出经验,通过承办大型文艺活动争取市场份额;话剧院独辟蹊径,以先进人物和感人事迹为创作题材,以企业定制和包场为运营模式开拓市场;豫剧团以文化惠民为突破口,开辟“一元剧场”“十元剧场”,为社区群众上演经典豫剧;说唱艺术团则将“金曲社”打造成为演艺集团的窗口项目。
拥抱互联网也成为业界共识。“深度挖掘现有艺术资源,精选广为人知的传统剧目进行二度开发,研发制作一批短小精悍的微演艺视听产品,以微剧、微演艺等形式,形成新媒体演艺业态。”寇雅玲表示,集团正在研究制定“互联网+演艺”的综合运营平台建设方案,整合文化产品、剧场、消费群体,开发APP服务平台,打造文化消费与“互联网+”结合的全新商业模式。
不忘初心回馈观众
作为2017年西安市“千场戏剧惠民演出”的内容供给方之一,西安演艺集团豫剧团近日为西安永兴坊的老百姓带来了综艺惠民演出和豫剧专场演出。在豫剧团11月的惠民演出计划中,传统古装豫剧《清风亭》、豫剧喜剧《小姑不贤》、经典豫剧《陈三两》等全本戏更是占了大头。据悉,该团今年深入各区县、社区开展的惠民演出已有100余场。
在惠民演出方面,西安演艺集团儿童艺术剧院今年成功举办了“2017西安国际儿童戏剧展演”,邀请国内外6家知名演出院团的8部儿童剧在西安市各大剧场及校园演出30余场,获得社会各界好评。
5年来,西安演艺集团始终牢记自身文化担当,广泛开展送欢乐下基层、文化下乡、戏剧进校园等文化惠民活动,完成惠民演出6000余场,观众达1000余万人次。在寇雅玲看来,认识和处理好承担社会责任与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关系,是文化企业必须做足的功课,文化企业一方面要将社会效益摆在首位,通过惠民演出,让广大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另一方面,也要用艺术实力保证演出收入,实现企业良性运转。

 

公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