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入口: 资讯 | 资源

“出彩河南——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中国豫剧优秀剧目北京展演月”

“豫东红脸王”唱响新时代,“豫剧不老松”迈上新征程

来源:河南文化网 来源作者:胡玲娣 文/图 编辑人:胡玲娣 发布时间:2018-08-20 09:26:53

豫剧《打金枝》长安大戏院精彩唱响

豫剧《打金枝》专家研讨会现场

8月19日晚,长安大剧院座无虚席,来自全国各地两千多名戏曲爱好者相聚于此。“有为王(那个)坐江山非容易”,刚一开嗓,全场观众顿时沸腾,掌声雷动,好声连连。正在上演的是河南省商丘豫剧二团带来的豫剧传统经典名剧《打金枝》,该剧为“出彩河南——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中国豫剧优秀剧目北京展演月”的参演剧目。

《打金枝》演了40年,来京是首次

豫剧《打金枝》是75岁高龄的“豫东红脸王”刘忠河的经典代表作,该剧唱响中原40年来首次进京汇报演出,完整地展现在首都的舞台上和全国观众面前,也正是因为刘忠河的到来,使这场演出一票难求,许多他的戏迷不远千里赶到北京观看演出。 

该剧讲述了唐汾阳王郭子仪七秩寿庆,幼子郭暧因其妻升平公主自恃高贵不去拜寿,一怒之下打了公主。公主向父皇母后哭诉,唐皇佯怒要斩郭暧。公主本爱其夫,反求唐皇宽恕。后郭子仪绑子请罪,唐皇将郭暧带至后宫温言相劝,促使小夫妻和好的故事。

“豫剧《打金枝》演了40年,来北京演出还是头一次。为了此次演出,我们团从服装、道具、音响、灯光等方面做出调整,并以新时期的文艺工作者的引领作用为首都人民送去精神食粮!”商丘市豫剧二团团长汪珂说。

“三天不吃馍,也要看看刘忠河”

今年75岁高龄的刘忠河,是中国豫剧豫东调的“刘派”创始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他对豫剧豫东调的创始和传承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被誉为“豫东红脸王”、豫剧“马连良”等称号。他的唱腔古朴醇厚,表演洒脱大方,从事豫剧表演工作60余年,对于中国传统戏曲文化孜孜不倦半个多世纪的追求和坚守,在《打金枝》中饰唐王、《辕门斩子》扮演杨六郎,以成功经验为基础探索更为有效之法,在河南及周边省市传唱至今,特别在豫东地区更是家喻户晓,耳熟能详。百姓戏称“三天不吃馍,也要看看刘忠河”,他为丰富城乡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弘扬传统戏曲艺术作出了积极贡献,真正做到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扎根基层、服务基层、奉献基层。

刘忠河——扎根基层的“不老松”

演出结束后,在河南豫剧院李树建院长的主持下,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所长王馗,著名影视表演艺术家李法曾,中国戏曲学院副院长冉常建,中国文化报专刊中心主任高昌,北京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景俊美等同主创人员及演员连夜召开专家研讨会。与会专家对《打金枝》给予高度评价。

大家一致认为,这是部包含着中华民族优秀的精神的大戏,该剧经过40年的打磨,将戏曲的“一棵菜”精神得到完美体现。该剧以君臣情、夫妻情、儿女情贯穿全剧,和谐美好、忠孝节义、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是这部戏的主旋律,这也正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的体现。该剧把政治戏伦理化,宫廷戏家庭化,朝廷戏民间化,从老百姓的视角看待矛盾、解决矛盾,在唱词上深入百姓的心中,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演员的表演也很到位。演员们把中国戏曲的“唱念做打”掌握的很精熟。

刘忠河先生宝刀不老,精神矍铄,松弛幽默中睿智、有人情味儿的皇帝形象跃然舞台。剧团的其他演员也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表演才能,让自己的特色能够和饰演的人物达到完美结合,动作干脆,唱腔有力,把不同人物的性格惟妙惟肖地体现出来。京城百姓能看到这样精彩的好戏,享受到如此珍贵的艺术大餐,真为河南豫剧点赞!

据悉,本次展演活动由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河南省文化厅主办,河南豫剧院承办,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协办,全国各相关豫剧院团共同实施,河南文化网、戏缘APP、河南恭禧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对此次活动进行全程宣传及相关支持,共有来自全国6个省19个院团24台优秀剧目,于8月2日至27日在北京长安大戏院精彩上演。

【特别提醒】

8月20日晚19:30,周口市戏剧艺术研究院将携豫剧《口上的女人》亮相北京长安大戏院,该剧将由肖秀莲领衔主演,欢迎京城市民前往剧场观看演出。

公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