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入口: 资讯 | 资源

传承弘扬黄河文化

郑州市谋划构建黄河文化与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

来源:郑州日报 来源作者:成燕 潘振萍 编辑人:荆书剑 发布时间:2019-11-01 14:38:04

国务院近日核定公布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郑州市有9处上榜,进一步彰显了郑州华夏文明之源的历史地位。接下来,郑州市将进一步推动文物保护工作的开展,在深化郑州地区在华夏文明起源中的核心地位研究、建立文化遗产全域综合保护展示体系、持续推进“双百工程”建设等三个方面下足功夫。

目前,郑州市国保单位已达83处89项,总量居全省第一、全国前列。谈到近日核定公布的9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市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任伟介绍,该局将根据省文物局统一安排,尽快启动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划定工作,其次是利用市级专项资金,积极争取国家、河南省专项补助经费,尽快编制文物保护规划和本体保护方案,做好文物的保护利用工作。

据介绍,针对全市的文化遗产保护,我市将着重做好以下三个方面工作:

深化郑州地区在华夏文明起源中的核心地位研究。市文物局将开展嵩山地区文明化进程与华夏文明形成、以嵩山地区为中心的东亚现代人起源、中国古代城市文明等重点课题研究,实证郑州地区在中华文明延绵不断、多元一体、兼容并蓄发展脉络中的主线地位。依托老奶奶庙旧石器时代遗址、东赵夏代城墙遗址、西山仰韶文化遗址、郑州商城遗址等价值突出、内涵丰富、影响深远的文物遗产,实施一批在中华文化中具有文化地标和精神标识意义的重点工程,坚定文化自信,提升国际影响力和标识度。围绕国家文物局“考古中国”、省文物局“考古中原”重大研究计划,做好“寻找中国丝绸之源——双槐树遗址、青台遗址”“中华文明探源——大河村遗址”等重点项目的主动性考古发掘、保护、科研及考古成果转化工作。

建立文化遗产全域综合保护展示体系。郑州市谋划构建黄河文化与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站位中华文明和黄河文化全局,围绕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重点阐释、利用黄河沿岸双槐树遗址、青台遗址、汉霸二王城、西山古城址、大河村遗址、古荥大运河片区等在中华民族进入国家文明门槛阶段具有标志意义的古遗(城)址,建设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先行示范区,发挥引领示范作用,为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凝聚精神力量。将各级文物保护规划纳入城乡建设总体规划,构建不可移动文物本体动态保护机制,建立全市不可移动文物保护修缮、环境整治项目大数据库。全力做好四大历史文化片区相关文物保护展示项目,重点实施一批文化遗产保护展示项目,统筹开展一批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修缮和环境整治项目。

持续推进“双百工程”建设。在百家遗址生态文化公园建设方面,相关部门通过创新工作机制、完善政策措施、健全评估体系、强化监督考核、落实工作责任等,使全市遗址生态文化公园建设取得实质性成果。同时,郑州市还将持续探索文化遗址保护新模式,结合郑州全域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总体规划,形成从文化遗址点到遗址文化带保护的新格局,形成文化遗址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有机融合的工作机制,形成郑州市文化遗产保护的品牌支撑。在百家博物馆建设方面,将加快推进郑州运河遗产博物馆、郑州纺织工业遗址博物馆、老奶奶庙旧石器遗址博物馆等遗址博物馆建设,依托郑州博物馆老馆建设南水北调文物博物馆,利用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老院建设北伐战争纪念馆。市文物局将指导县(市)博物馆场馆建设,力争实现每个县(市)建有一座博物馆。同时推动智慧博物馆、数字博物馆、生态博物馆和社区流动博物馆建设,提高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人群的覆盖率;推动非国有博物馆健康发展,在古荥大运河片区范围内规划建设博物馆群。目前,全市非国有博物馆逐年增加,全市最终将形成以国有博物馆为主体、非国有博物馆为补充,门类齐全,多样化的博物馆体系,满足广大市民的文化需求。


公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