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入口: 资讯 | 资源

红旗渠在光影里永远流淌

来源:河南日报客户端 来源作者:赵慎珠 编辑人:李 燕 发布时间:2021-07-16 17:04:53

著名摄影师魏德忠


图片来自网络


在为红旗渠拍照的摄影人中,魏德忠是最为人熟知的一位。作为河南日报社的一名摄影记者,他曾跟拍红旗渠十年,用影像见证了红旗渠的建设过程。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共青团员和少先队员代表集体致献词时,向红旗渠致敬;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文艺演出上,大屏幕上不断闪过的画面中,就有魏德忠摄影作品《凌空除险》和《喜悦》。这些,让87岁的魏德忠十分激动。

2020年12月20日,第十三届中国摄影艺术节开幕式暨中国摄影金像奖颁奖典礼上,魏德忠获得“中国文联终身成就摄影家”荣誉称号。荣誉的获得,缘于20世纪60年代,魏德忠十载为“人工天河”写真作传,真切生动再现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

镜头中一个个永恒的瞬间,带着历史的风霜呼啸而至,浓烈豪迈,让中华民族昂扬的风骨力透纸背,融入血脉,成为与苍穹比阔的磅礴力量。


千峰如削,万仞壁立,太行山极富传奇色彩,许多动人的远古神话在此产生:盘古开天、精卫填海、愚公移山……千百年来,它们以永恒的魅力昭示后人,续写出感天动地的时代篇章。

晋、冀、豫三省交界的林州,地处太行山腹地,山多水少,石厚土薄,水源奇缺。林州历史上“十年九旱”,《林州县志》载,这里自明朝建县始便“旱、大旱、连旱、凶旱、亢旱……”自明正统元年(1436年)到1949年间,林州发生旱灾100多次。旱灾频发致使林州民生凋敝,很多人为逃水荒而远走他乡。

水,是林州人世世代代的梦想。

1960年2月11日,农历庚子年正月十五,冰雪未融,时任县委书记杨贵带着林州人,拉开了“十万大军战太行”的序幕。那时正值“三年自然灾害”,是共和国最困难时期,缺水的林州人民不等不靠,迎难而上,向大自然开战了。

那一年的正月,河南日报社26岁的摄影记者魏德忠,随报社采访团来到了林州,来到“引漳入林”建设工地。

魏德忠一口气爬到山腰,站在烈烈北风的悬崖上,向下望去,数以万计的运料大军,正用独轮车,把修渠用的水泥、石料源源不断地运往工地。

“我心里很震撼,这不就是传说中的愚公、鲁班、大禹吗?这就是中国的民族精神,我很振奋!”回忆从前,魏德忠老人激动不已。

魏德忠拍摄了一幅《移山造海》,镜头中人物众多,很难看到每个人的表情,但从阔步前行的步伐上,能感觉到人们高昂的精神风貌。

1961年《移山造海》入选全国影展,之后入选中国摄影年鉴,1962年入选在德国柏林举办的国际摄影展。

一次次行走在红旗渠热火朝天的工地上,魏德忠一次次被感动着,创作的热情在他心中奔涌,他决定留在这里,为时代做见证。

这一留就是十年。


魏德忠,1934年出生在河南新蔡,1949年参军,1950年来到原沈阳军区开始从事摄影工作。他的第一台相机是德国蔡司,这是折叠式相机,还是部队的战利品。领导说:“这就是你的武器,要用它做到‘为兵服务,记录军史’这八个字。”

殷殷嘱托,伴随一生,他的镜头始终对准人民,为人民服务,为历史留影。

1956年,他转业到河南日报社任摄影记者,1959年任摄影组组长。他留下了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视察河南时的身影,留下了河南不同时期的真实记录。

拍摄红旗渠时,魏德忠住在农民家里。他说:“他们真苦呵,早晨汤、中午糠、晚上稀饭照月亮,干活之余,还四处挖野菜,捋树叶,杨桃树叶子太苦,要在水里泡几天才能吃,为了不挨饿,只好闭着眼睛往下咽。”

林州人民以太行山磨砺出的坚强,与大自然展开着艰苦卓绝的生命抗争。

没有住的地方,就睡在山崖下、石缝中,有时露天打地铺。

没有工具,民工们带着自家铁镢、铁锹、小推车上了工地。

没有石灰自己烧,没有炸药自己造,没有水泥自己制……他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诠释着生命的倔强。

一天晚上,任羊成去看望魏德忠,他穿了一件破棉袄,很多地方露着白棉絮,看上去白花花一片,像被公鸡啄过一般。任羊成把棉袄脱下来,抖落一地厚厚野枣刺,原来他在山上除险时,野枣刺把棉袄全扎烂了。副县长马有金拍了拍任羊成的肚子说:“羊成,别人的茧子长在手上、脚上,你的老茧却长在了肚皮上,麻绳磨出了水泡,水泡磨成了一圈伤痕。”

任羊成的老茧像一条赤褐色带子缠在腰际,魏德忠看得泪眼模糊,说不出一句话来。林州人不怕苦、不怕累、不怕牺牲,他要拍出他们的精气神!

为拍摄除险者,魏德忠站在一座山崖上,指挥部把他也绑起来挂在山头。他说,那时没有长焦,只能近距离拍摄,他不敢乱动,反复观察精心捕捉,还要在用光上下功夫,拍了三四次,都不理想。最后选择用剪影的表现手法,采用斜侧光拍照,把人物设置在太阳照射不到的地方,人物形成暗影,远山、云彩设置在阳光照射的地方,远近岩石都能看到层次。

这一方案角度好,光线好,只等着抓取瞬间了。工人不停工,他就不停拍,大约拍摄了2个多小时,工人收工时,魏德忠才被“松绑”放了下来,双腿早已麻木,没了知觉。

一个个凌空开凿的身影在舞动,头顶随时有落石,脚下是万丈深渊,作品《凌空除险》定格除险工人,画面昂扬着不畏艰险的精神,凸显出劳动者的壮美。

红旗渠彰显着人类顽强的意志和不屈的生命力,魏德忠则用影像书写了共和国史册上永恒的力量。

他去红旗渠80多次,用掉的胶卷数目无法计算,他说:“只有把镜头对准群众,对准人民,照片才能有生命力,作品才能拍得鲜活。”


魏德忠的作品中,《红旗渠工地铁姑娘》是最具传播力、影响力、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四个人物,身着粗布衣,双手粗糙,垫肩宽厚,身背铁链,肩扛木桩,笑容淳朴灿烂,生动再现了劳动者的时代精神风貌,成为红旗渠精神的标志性影像,是“劳动铸就中国梦”的生动写照。这幅作品被选为《口述影像历史——与共和国同行(1949—1978)》封面作品,曾是《中国摄影报》头版独幅大照片,还在中央电视台专题中展播。

魏德忠回忆,1962年春天,盘山村四个年轻姑娘,一起在羊肠小道上运料,山道狭窄陡峭,稍一失足就有生命危险。四个人抬着三四百斤大石头行走艰难,等到把石头抬到地点后,开心得笑了起来,垫肩上还搭着拉石头的铁链子。

魏德忠留下了这个精彩瞬间,他说,在姑娘们的眼里,把工作干好、把石料运到,就是最大的快乐。这张照片,真切表达出她们以苦为乐、以苦为荣的精神状态,洋溢着建设者的豪气。

历经半个多世纪,一幅充满激情与力量的作品,仍然带给人们深深的震撼、久久的感动。很多人想知道,当年成就经典、影响深远的四个动人形象,今在何处?

2020年12月,在中国文联党组的具体指导下,中国摄影家协会和河南省摄影家协会联合行动,寻访画面中的四个姑娘。

林州市任村镇南丰村村民张爱田指着照片说,第一个是张相云,第二个是刘爱连,第三个是张巧真,第四个就是她自己。那一年她们17岁。

当年的四个铁姑娘,已走了两位。如今,刘爱连住在北京孩子家里,张爱田仍住在红旗渠脚下,她刻满岁月风霜的脸上,仍时时荡漾着融融笑意,如同照片上年轻时的模样。

中国摄影家协会、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和河南省摄影家协会提出,共同收藏这张图片,同时将作品推向市场,版权收益捐献给红旗渠建设者。

很快,这幅作品通过公益义卖筹集到了2万元,魏德忠委托中国摄协,把这笔慰问金转赠给张爱田、刘爱连两位老人。

2021年1月29日上午,中国摄影家协会分党组成员、秘书长高琴向慰问了住在北京的刘爱连,并把慰问金交给了她。

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河南省摄影家协会主席刘鲁豫慰问了任村镇南丰村张爱田老人。适逢老人75岁生日,小院一片欢声笑语。

伟大的时代成就伟大的作品,正是四个顶天立地的铁姑娘,成就了镜头中的经典影像;正是一批无怨无悔的奋斗者,成就了今天的美好生活。

岁月可风化坚硬的太行山石,精神却不会随风而逝。那些蕴含在红旗渠影像背后的精神力量,早已挥洒在共和国的文艺画卷上,留存于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中。

公共文化